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海燕

作品数:126 被引量:672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天文地球
  • 4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3篇气藏
  • 23篇油藏
  • 22篇数值模拟
  • 22篇值模拟
  • 21篇油气
  • 16篇多孔介质
  • 16篇相平衡
  • 13篇低渗
  • 13篇凝析
  • 12篇注气
  • 11篇页岩
  • 1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1篇相态
  • 10篇油气藏
  • 10篇油气体系
  • 10篇油田
  • 10篇凝析气
  • 10篇流体
  • 10篇毛细管压力
  • 9篇低渗透

机构

  • 88篇西南石油大学
  • 37篇西南石油学院
  • 2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5篇中国科学技术...
  • 6篇中国石化
  • 5篇长江大学
  • 5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低渗透油气田...
  • 2篇中国石油长庆...
  • 2篇中国石油吐哈...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玉门油田
  • 1篇玉门石油管理...
  • 1篇大港石油管理...
  • 1篇青海石油管理...
  • 1篇克拉玛依红山...

作者

  • 126篇梅海燕
  • 101篇张茂林
  • 33篇孙良田
  • 23篇李闽
  • 23篇李士伦
  • 17篇郭平
  • 11篇吴清松
  • 11篇孙雷
  • 10篇杜志敏
  • 7篇邓江明
  • 7篇杨龙
  • 6篇董汉平
  • 4篇刘明高
  • 4篇郭立强
  • 4篇顾鸿军
  • 3篇钱根宝
  • 3篇刘琦
  • 3篇郭肖
  • 3篇顾鸿君
  • 3篇吕晓梅

传媒

  • 18篇断块油气田
  • 1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0篇天然气工业
  • 10篇新疆石油地质
  • 8篇特种油气藏
  • 4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内蒙古石油化...
  • 4篇天然气勘探与...
  • 3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天然气与石油
  • 2篇石油工业计算...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中国海上油气...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中国海上油气...
  • 2篇吐哈油气
  • 2篇新疆石油天然...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油气藏评价与...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 16篇2004
  • 14篇2003
  • 16篇2002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吸附相视孔隙度的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被引量:4
2017年
页岩气藏储量是确定气藏开发规模和开发设计的必要参数,对于合理有效开发页岩气藏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吸附相视孔隙度、基质和裂缝孔隙体积随压力变化以及吸附相密度等因素的物质平衡方程。通过实例计算可知:考虑吸附相视孔隙度后,计算得到的基质中自由气储量大幅度减少,吸附气储量大幅度增加,总储量增加;而且吸附相密度、基质孔隙度和裂缝压缩系数对于储量的计算结果也有较大影响。
张茂林杨龙梅海燕王董东
关键词:孔隙度物质平衡方程储量计算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郭平孙雷王仲林梅海燕刘建仪陈小凡孙玉凯杜建芬刘滨张茂林李闽熊钰郭肖黄全华李士伦沈耕田邹振
该项目建立和改进了注气相态与油藏模拟理论模型,通过与DBR-PVT仪配套,建立激光测试固相沉积技术,首次导出基于状态方程为基础的气相和液相热力学模型与以溶液理论为基础的固相热力学模型有机统一的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
关键词:
关键词:低渗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
ZT2油藏开发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首先对ZT2油藏流体高压PVT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确定了适合描述该油藏流体相态行为的流体组分特征参数;利用地质资料及其研究成果所得到的地层物性参数,并且通过油藏精细描述提供的物性数据,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地质模型;在完成了油藏地质储量拟合以后,为了研究ZT2油藏未来的开发动态,从井数、采油气速度、边水侵入强度、注采比等多个方面对该油藏的开发指标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其研究结果为该油藏的生产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刘培武张茂林梅海燕都燕
关键词:油藏数值模拟
B16油藏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2009年
B16油藏于1989年3月投产,1990年4月开始注水开发,截止2008年6月累积产油206.4674×104t,累计产气2.9871×108m3,原油采出程度和溶解气采出程度分别为23.12%和44.14%。为了高效开发该气藏,以获取较高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对该油藏进行了开发数值模拟研究。利用地质研究成果对B16油藏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储量拟合。对该油藏的生产历史数据进行历史拟合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拟合效果。对油藏"保持现有井网"继续开发20年,模拟预测相关的开发指标,总结剩余油的分布状况。从注采井网完善、地层压力保持程度、初期注采比等几个方面对该油藏的开发技术政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所得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指导该油藏实际开发生产。
刘琦张茂林梅海燕邓江明
关键词:油藏开发数值模拟
一种便携式孔渗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孔渗仪,包括底箱,所述底箱内部一端转动连接有面板,所述面板表面设置有岩心夹持器,所述岩心夹持器一侧设置有转子流量计,所述转子流量计顶部设置有环压表与上流压力表,所述转子流量计底部设置有放空阀、环...
潘毅张旭梅海燕孙雷惠栋郭红强张露张浩
文献传递
Young-Laplace方程推导的新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5
2002年
Young Laplace方程成熟的推导方法是从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基本原理出发 ,根据热力学基本方程和化学位的定义 ,得到存在界面相时的热力学平衡判据和著名的Young Laplace方程[1] 。从整个物质体系的界面能和位能计算出发 ,根据热力学平衡条件下整个物质体系的总能量应该达到最小 ,同样可以得到著名的Young Laplace方程。
张茂林梅海燕李闽孙良田李士伦吴清松
关键词:热力学界面能相平衡油气田
吸附测试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2004年
根据吸附位势 (位能 )理论 ,利用Dubinin吸附势定义 ,对于同一种类型的吸附剂 (多孔介质 ) ,对不同吸附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吸附实验数据 ,将吸附量和吸附势相关联 ,拟合得到相应的回归方程。并利用拟合得到的回归方程 ,针对某个气藏 (Case2 ) ,在确定的平均气层岩心参数条件下 ,生成该气藏在给定气层温度下所有组分的吸附等温线。此项研究工作为开展考虑多孔介质中吸附现象作用的各种研究 (如吸附平衡相态模拟和油气藏数值模拟研究等 )
梅海燕张茂林熊中辉杜志敏孙良田
关键词:等温线气藏多孔介质
不同注入气对裂缝性油藏原油高压物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裂缝性油藏的原油储量非常丰富,但由于其非均质性严重,如何有效开发该类油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注气是现今比较受关注的一种有效开发方式。为了解裂缝性油藏注入不同气体后原油物性变化,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类油藏分别注CO2及伴生气之后的原油高压物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注CO2,注伴生气的饱和压力上升速度更快,即随着注气比例的增加,注伴生气越来越难达到混相。CO2对原油物性的影响更明显,如界面张力在注气比例为77.94%时已经消失,理论上已经达到混相,即注CO2的驱油效果要好于注伴生气。研究表明,注气能使裂缝性油藏中的原油黏度降低,界面张力下降,饱和压力升高;但不同注入气对原油高压物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郭沙沙梅海燕王怀龙张茂林
关键词:裂缝性油藏注CO2
老君庙油田M油藏挖潜调整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根据老君庙油田M 油藏顶部区的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生产历史,利用油田注水开发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其剩余油分布规律,在平面上和纵向上找到剩余油饱和度的相对富集区,提出了针对性的调整方案和选定新井井位,并预测其将来的开发生产动态,比较了开发效果;目前经生产实践证明此次数值模拟研究为该油田挖潜调整提供了科学的指导,达到了控水稳油的目的,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茂林吴清松梅海燕孙雷邹振吴树强熊湘华李炼文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油藏注水开发油田开发
南翼山E_3凝析气藏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气藏驱动类型的确定是气藏储量计算和开发方案编制的基础。我国目前常用的方法———视地层压力法和水侵体积系数法对水驱作用的敏感性较差,往往造成对驱动类型的误判,故利用早期生产动态资料准确判断气藏驱动类型一直是油藏工程师的一个难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气藏开发初期,在较小采出程度条件下,识别气藏驱动类型的新方法———视地质储量法,它不仅适用于正常的压力系统气藏,而且还适用于异常高压系统气藏。通过大量的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对气藏的水驱作用十分敏感,其判别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的方法。
张茂林吴青松梅海燕李仕伦孙雷李忠春马力宁
关键词:气藏类型气田开发凝析气藏数值模拟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