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辉娟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血管
  • 5篇护理
  • 4篇基因
  • 3篇动脉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血管紧张
  • 3篇血管紧张素
  • 3篇血管紧张素转...
  • 3篇紧张素
  • 3篇护理学
  • 3篇基因I/D多...
  • 3篇汉民
  • 3篇汉民族
  • 3篇肺动脉
  • 2篇学法
  • 2篇慢性
  • 2篇内科
  • 2篇内科护理
  • 2篇内科护理学

机构

  • 12篇青海大学

作者

  • 12篇樊辉娟
  • 5篇高芬
  • 4篇支颜霄
  • 2篇李占全
  • 2篇杜发茂
  • 2篇拉周
  • 2篇李玉红
  • 2篇杨彩玲
  • 2篇华毛
  • 2篇安文静
  • 2篇王超平
  • 1篇贺启莲
  • 1篇葛付超
  • 1篇石海霞
  • 1篇孙丽
  • 1篇陈强
  • 1篇金先革
  • 1篇景钦华
  • 1篇申霖
  • 1篇刘娟丽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青海医学院学...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高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宁地区连续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2022年
探究对于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如何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有效连续护理模式。方法:以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实施连续护理,而对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的后期,分别调查、统计两组患者群体各自的再住院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St.George’s 呼吸疾病的发病情况;测定患者的呼吸状态。结果:比对观察组及对照组,以再住院率、生活水平等作为基本评价指标,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借助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高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身体状态,降低其再住院率并缓解呼吸困难的问题,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其实际寿命。
樊辉娟孙丽支颜霄金先革冯书娥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与汉族健康男性青年心肺功能比较被引量:9
2015年
青藏高原环境的特点是氧分压低、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其中氧分压低是影响人体肺功能的最主要因素。而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群对高原低氧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也是人类对高原的最佳适应模式〔1〕。以往研究表明,心肺功能是人类习服高原低氧环境的关键〔2〕。本研究探讨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与汉族健康男性青年心肺功能的差异。1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平均海拔为(2 970.83±333.96)m。
樊辉娟高芬
关键词:心肺功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I/D多态性与藏、汉民族高原低氧适应的关系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在世居高原藏族与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分布频率,以及其与肺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的关系,探讨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的机制,从基因水平进一步认识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类的影响。  ...
樊辉娟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酶联免疫法遗传学
文献传递
Seminar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提高学生学习内科护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做准备。[方法]将Seminar教学法合理应用于内科护理学部分章节中,学习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85.0%的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选题合适;75.0%的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比传统教学法优良;75.0%的学生认为参加Seminar教学收获很大;77.0%的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法有助于扩大知识范围;90.0%的学生认为有利于科研思维的培养;92.0%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内科护理学知识的掌握;90.0%的学生认为有增强信息处理能力。[结论]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可以进一步拓展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樊辉娟景钦华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SEMINAR教学法教学改革
seminar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我校护理学专业专升本班级中社区护理学课程中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Seminar教学法教学学时为24学时。课程完成后,采用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结果90%的学生喜欢Seminar教学法,建议继续实施;98.3%~80.0%学生对Seminar教学法持肯定态度;96%的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法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过低。结论Seminar教学法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樊辉娟孙丽支颜霄金先革
关键词:SEMINAR教学法社区护理学护理教育
浅论护理管理者在高山运动健康照护中的角色作用(英文)
2018年
护理人员通过与多学科团队的合作,承担着多种情况下的重要健康护理任务,而对高山探险者的健康照护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护理管理者在高海拔地区探险的高山运动员及登山者的健康教育、高山病预防和治疗护理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高原病、高原医学及高原护理的相关英文文献为基础,通过其量性及质性研究结论,结合临床指南,简述了高山运动者的健康照护需求及护理领导者应对这些需求所承担的角色作用。
贺启莲冯书娥金先革支颜霄孙丽樊辉娟玛丽莲.史密斯-斯托纳
关键词:护理管理者高原病护理
《介入科护理健康教育》出版:介入术中台上护理及术后康复研究
2024年
书名:《介入科护理健康教育》作者:何景萍、何晶晶、邵红岩出版社: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552891伴随时代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介入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介入术在肿瘤与血管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无论是穿刺活检、治疗还是急诊处理,都能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由于介入术护理具有高度精确性和高度风险性,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需要掌握专业的知识与技术才能精确地操作导管等工具,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因此介入术护理也逐渐得到重视,现今介入术护理已成为医疗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樊辉娟孙丽支颜霄辛喜萍
关键词:急诊处理介入术介入科护理健康教育血管性疾病
重返平原后慢性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建变化及分子机制
高芬华毛杜发茂葛付超申霖刘娟丽陈强石海霞杨彩玲拉周安文静李玉红王超平樊辉娟
首次长时间从血流动力学、组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系统地研究了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脱离高原环境后,肺血管重建的变化及发生机制。将280只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000m高原环境进行肺动脉高压造模。造模成功后将大鼠低转。分别在进入...
关键词:
关键词:肺血管重建分子机制
以评估为指导的《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的效果与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方法,提高见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以评估为指导的临床见习方法的实际效果。结果:57.1%学生认为以评估为指导见习效果较好,71.4%学生认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51.4%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54.7%认为对整体护理的理解有帮助,57.1%认为对以后的护理事业有帮助,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65.7%。结论:以评估为指导的《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方法是一种相对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樊辉娟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见习效果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I/D多态性与藏、汉民族高原低氧适应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在世居高原藏族与汉族人群中的基因分布频率及与肺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血浆ACE水平的关系,探讨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的机制。方法筛选世居高原的青海地区藏族、汉族健康男性青年各30例,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两组人群ACE基因的I/D多态性;用动脉血气分析仪测动脉血氧分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肺动脉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血浆ACE水平。结果藏、汉两组ACE基因的II、ID、DD三种基因型的频率为0.700、0.233、0.067和0.300、0.467、0.233,差异有显著性(x2=9.725,P=0.006);两组I/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16、0.184和0.534、0.466,差异有显著性(x2=10.227,P=0.001);两组人群肺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血浆AC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动脉血氧分压、肺动脉收缩压与ACE基因I/D多态性无相关性。ACE基因I/D多态性在藏、汉民族间存在差异,致血浆ACE水平差异,这种差异与藏族人群适应高原低氧可能相关。
樊辉娟高芬李占全
关键词:低氧适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