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华

作品数:126 被引量:3,629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31篇生物学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天文地球
  • 11篇经济管理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5篇土壤
  • 27篇青藏
  • 27篇青藏高原
  • 25篇生态系统
  • 15篇有机碳
  • 11篇湿地
  • 10篇氮素
  • 10篇土壤有机
  • 9篇气候
  • 8篇植被
  • 8篇生态
  • 8篇土壤有机碳
  • 8篇高寒草原
  • 8篇草原
  • 7篇生态系统健康
  • 7篇高寒湿地
  • 7篇层土
  • 6篇土壤氮
  • 6篇表层土
  • 6篇表层土壤

机构

  • 125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西藏农牧学院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国家环境保护...
  • 3篇浙江大学
  • 2篇东华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宁夏农学院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动物卫生...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21世纪...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125篇欧阳华
  • 31篇周才平
  • 17篇徐兴良
  • 17篇白军红
  • 13篇宋明华
  • 12篇王庆改
  • 11篇张锋
  • 10篇张宪洲
  • 9篇高俊琴
  • 8篇牛海山
  • 8篇张志诚
  • 8篇王忠红
  • 8篇钟志明
  • 8篇常天军
  • 8篇沈振西
  • 8篇王建林
  • 7篇田玉强
  • 7篇邓伟
  • 7篇曹宇
  • 7篇李鹏

传媒

  • 9篇生态学报
  • 7篇地理学报
  • 7篇自然资源学报
  • 6篇中国生态农业...
  • 5篇资源科学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林业科技
  • 4篇地理研究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山地学报
  • 3篇前进论坛
  • 2篇Acta B...
  • 2篇土壤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宁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2篇2010
  • 10篇2009
  • 12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12篇2005
  • 31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50年来气候变化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影响被引量:33
2010年
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是长期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相应发生变化,对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分析区域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为充分利用热量资源以及指导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西藏"一江两河"农区是西藏最重要的农作物集中分布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必然对该区作物和牧草的生长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一江两河"地区主要站点的气象数据,采用平均气温、≥0℃和≥10℃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作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指标,分析"一江两河"地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年际变化趋势及其热量资源变化在年内的分配。结果表明:①"一江两河"地区气温显著升高,增温以冬季最为明显;热量资源年际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②研究区主要代表气象站点表现出≥0℃和≥10℃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的趋势;③从研究区各站点逐月积温年际变化来看,≥0℃积温在春季增幅明显,尤其以3月积温增加明显;≥10℃积温8-10月增加幅度较其他月份明显;④热量资源的增加正值作物或牧草生长始末期,热量的增加将影响作物或牧草的生长,如拉萨地区适宜冬小麦播种期明显推迟。
张戈丽欧阳华周才平徐兴良张宪洲武俊喜
关键词:气候变化积温
温度和湿度对长白山两种林型下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24
2001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 ,将不同含水量的两种森林类型的土柱分别置于 5、15、2 5和 35℃条件下培养 30d ,分析培养前后的NH+4 N和NO-3 N含量 ,确定土壤的净矿化速率 .结果表明 ,在温度为 5~ 35℃范围内 ,N的矿化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 .在一定的含水量范围内 ( 0 46~ 0 5 4kg·kg-1) ,净矿化速率随湿度的增加而升高 ,当含水量超过该范围 ,净矿化速率则随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 .温度和湿度对土壤的矿化和硝化过程存在较明显的交互作用 .建立了二维的方程 (T ,θ)来描述温度和湿度对土壤N矿化速率的影响 .阔叶红松林土壤N矿化的最佳条件是温度 35℃、含水量 0 .5 1kg·kg-1;云冷杉林土壤N矿化的最佳条件是 35℃、含水量 0 .5 2kg·kg-1.
周才平欧阳华
关键词:矿化作用温度林型
放射性碳同位素在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4年
文中介绍了放射性碳同位素方法在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分析了在土壤有机质、土壤CO2气体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和模型,并指出土壤有机质的放射性测定可以研究较长时间尺度的碳循环(十几年、几十年至更长时间尺度),而土壤CO2气体的放射性测定可以研究短期(季节变化和年变化)内碳的动态。放射性碳同位素用于土壤中细根周转时间的计算、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方法也在文中分别作了介绍和分析。最后提出了国内研究应加强的领域和未来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方法研究土壤碳循环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王琳欧阳华周才平宋明华田玉强
关键词:土壤碳循环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高寒草原是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本文以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为对象,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影响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0~2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0~2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含量为2.61±0.31 g·kg^-1; 影响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的地形因子是海拔和坡度, 植被因子是0~10 cm、10~2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 物理因子是0~10 cm、10~20 cm土壤含水量和0~20 cm土壤容重, 化学因子是土壤全钾含量。其中0~10 cm、10~20 cm土壤含水量和0~20 cm土壤容重影响达显著水平。在海拔4 421~4 598 m范围内, 随着海拔升高, 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表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分布特征。
王建林欧阳华王忠红常天军李鹏沈振西钟志明
关键词: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地形因子植被因子青藏高原
温度和湿度对青藏高原若尔盖沼泽湿地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2004年对若尔盖沼泽湿地两种典型土壤(沼泽土和泥炭土)进行了碳矿化和氮矿化培养实验,实验采用未干扰的PVC原状土,在4个温度梯皮(5℃,15℃,2.5℃,35℃)和3个湿度梯度(干,中,湿)条件下进行为期30天的室内培...
高俊琴欧阳华徐兴良周才平张锋白军红
文献传递
基于生态地理分区的青藏高原植被覆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72
2010年
基于1982~2006年GIMMS NDVI数据集和地面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整个区域及各生态地理分区年均NDVI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偏相关分析研究不同生态地理分区植被覆被变化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1)近25年来,高原植被覆盖变化整体上趋于改善;高原东北部、东中部以及西南部湿润半湿润及部分半干旱地区植被趋于改善,植被覆盖较差的北部、西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呈现退化趋势;(2)高原植被变化与气温变化的相关性明显高于与降水变化的相关性,说明高原植被年际变化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3)高原植被年际变化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植被覆盖中等区域全年月NDVI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最强,相关性由草甸向草原、针叶林逐步减弱,荒漠区相关性最弱。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与气温的相关性和全年相关性较一致,降水则不同,生长季期间高原大部分地区植被变化与降水相关性不显著。
张戈丽欧阳华张宪洲周才平徐兴良
关键词:青藏高原NDVI气候变化
典型农林复合系统氮素平衡污染与管理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采用田间试验、定位监测和参与式农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农林复合系统氮素平衡和非点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目前旱地和整个农田子系统氮素略有盈余,水稻田和复合系统有少量亏缺,林地亏缺较大。而20世纪60年代农田氮素严重亏缺,水土流失是产生亏缺的主要原因。模型评价表明,旱地和水稻田目前的氮素平衡基本合理,但化肥施用的剧增已导致农田气态氮素释放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非点源污染风险的增加。研究显示,林地极大地减轻了系统水土流失,促进了氮素在各系统间的合理分配。合理施肥、保护林地、实施水保耕作和完善养分管理政策体系是减少农业氮素非点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彭奎欧阳华朱波Erle C.Ellis
关键词:氮素养分平衡非点源污染养分管理农林复合系统
中国与俄罗斯木材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中国与俄罗斯的木材贸易合作是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中重要的领域之一。该文从供给方面,运用赫克谢尔-俄林模型,探讨了中俄木材双边贸易合作的资源禀赋要素;从需求角度分析了目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双边贸易的拉动作用;同时探讨了中俄两国贸易政策变化和国际环保意识、森林认证、国际贸易壁垒及中国汇率变动等国际市场因素对中俄木材贸易合作的影响。
李剑泉陆文明李智勇段新芳欧阳华
关键词:中俄关系木材贸易影响因素
西藏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梯度分布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被引量:6
2009年
基于西藏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以水分为主要驱动力的东西样带和以温度为主要驱动力的南北样带内采集土样的实测数据,分析了表层(0-20cm)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8°46′-31°40′N的南北样带内,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纬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则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呈现出南北低、中间高的分布特征。在80°02′-91°50′E的东西样带内,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着经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经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则随着经度的增加而减少,呈现出东西低、中间高的分布特征。影响南北样带内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是年均气温,而影响东西样带内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则是年均降水量。
王建林欧阳华王忠红常天军李鹏沈振西钟志明
关键词:土壤活性有机碳
沈阳市多介质环境铅污染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系统研究了沈阳市大气、土壤、灰尘、加杨叶和儿童血铅等多介质环境中Pb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市区铅暴露普遍,各环境介质铅污染较严重.铅浓度空间分异大,从市中心到郊区铅污染由重到轻,局部污染十分严重,已经形成4个高浓度中心.儿童血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大气铅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季节变化是冬>春>秋>夏,年变化呈下降趋势.土壤、灰尘、加杨叶介质中的铅浓度重心相距较近, 且都远离几何中心.儿童血铅与大气铅相关性最大,其次是土壤和灰尘.实行无铅汽油之后,大气铅污染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土壤和灰尘中的铅容易以扬尘的方式再次进入大气,成为二次污染源.
王春梅欧阳华王金达刘景双张学林严登华
关键词:铅污染多介质环境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