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亭亭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关系。方法根据是否合并心衰,将210例AECOPD患者分为单纯AECOPD组112例和AECOPD合并心衰组98例。抽取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计算NLR;抽取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检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釆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老年AECOPD患者并发心衰的危险因素;釆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对老年AECOPD患者并发心衰的预测价值。结果AECOPD合并心衰组收缩压冲性粒细胞计数、NLR、NT-proBNP、PaC02及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患者比例均高于单纯AECOPD组,淋巴细胞计数和Pa02均低于单纯AE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是否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高血压、NT-proBNP、PaC02及PaO2后,NLR仍是老年AECOPD患者合并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0R=1.952,95%CI,1.575~2.414,P=0.009)。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老年AECOPD患者并发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95%CI,0.761-0.897),最佳诊断截点值取6.79时,敏感度为79.6%,特异度为72.9%0结论老年AECOPD合并心衰患者NLR升高,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NLR是老年AECOPD患者合并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
- 凌玲吕荣汤金梅毕亭亭黄祺丁国宪韩乐乐
- 关键词: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老年
- 血脂指标比值对单纯餐后高血糖型糖尿病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并比较TG/HDL-C、TC/HDL-C、non-HDL-C对单纯餐后高血糖型糖尿病(IPH)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20例IPH者和216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者(NGT)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群均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收集空腹及糖负荷后120min血样本,并对入选者进行体格检查、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测定,计算TG/HDL-C、TC/HDL-C和non-HDL-C。结果:IPH患者收缩压、舒张压、BMI、腰围、TC、TG、LDL-C、TG/HDL-C、TC/HDL-C、non-HDL-C和2h-P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年龄和FBG无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血压、BMI、腰围和FBG后,结果显示TC(OR=1.734)、TG(OR=2.111)、LDL-C(OR=1.514)、TG/HDL-C(OR=2.535)、TC/HDL-C(OR=1.810)、和non-HDL-C(OR=1.781)是IPH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TG/HDL-C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其截断值取1.42时,诊断IPH的灵敏度为81.90%,特异度为69.20%,故TG/HDL-C为IPH最合适的预测因子。结论:血脂指标比值是IPH的危险因素,其中TG/HDL-C对IPH诊断预测价值最大,在临床上,对于TG/HDL-C大于1.42者,需进一步行OGTT实验,有助于早期发现IPH。
- 汤金梅毕亭亭周茜徐晓乔慧瑛杨绪枫吕荣
- 关键词:血脂异常
- 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采用LCBDE治疗的58例合并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及同期58例无糖尿病(非糖尿病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中转开腹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χ2=3.921,6.940,1.332,1.270,0.342,均P>0.05)。两组术后电解质紊乱、胆管炎、胆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38,0.537,0.342,1.036,0.342,均P>0.05)。两组均无术后结石残余、胆管狭窄及死亡病例。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术中仔细操作的前提下,行LCBDE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
- 刘岩毕亭亭王铮沈根海李志民高泉根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外科学腹腔镜
- 羽扇豆醇对人共刺激细胞及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共刺激细胞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的 NK样T细胞,既往研究表明羽扇豆醇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能改变NK细胞、γδT细胞的生长及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文中主要探讨羽扇豆醇对人共刺激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株 SW480的影响。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为共刺激细胞;不同浓度的羽扇豆醇在作用于共刺激细胞及结肠癌细胞株不同时间段后,甲基偶唑蓝( MTT)法检测羽扇豆醇对共刺激细胞及结肠癌细胞株 SW480生长的影响;乳酸脱氢酶( LDH)法检测共刺激细胞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杀伤活性。结果羽扇豆醇浓度在0.1~200.0μg/mL时对共刺激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有抑制作用;羽扇豆醇诱导后,共刺激细胞对SW480的杀伤活性增强,浓度为12.5 mg/L时与空白对照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vs 40%, P<0.05)。结论羽扇豆醇能促进共刺激细胞的增殖,抑制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生长,并能增加SW480对共刺激细胞的敏感性,增强共刺激细胞对SW480细胞株的杀伤能力。
- 毕亭亭刘军权陈复兴刘岩朱炳喜
- 关键词:羽扇豆醇结肠癌细胞株SW480杀伤活性
- 氧化苦参碱增强肝癌细胞对氟尿嘧啶的敏感性被引量:2
- 2015年
- 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是抗肿瘤治疗的难题,严重影响了化疗的有效率[1]。氧化苦参碱(OMT)是从苦参等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已证实其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2]。本研究旨在观察在OMT作用下,肝癌SMMC-7721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变化。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OMT、细胞培养基(DMEM)、胎牛血清、5.Fu、二甲亚砜(DMSO)、噻唑蓝(MTY)、膜联蛋白V(Annexin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蛋白提取及定量试剂盒、反转录试剂盒、蛋白激酶B(t-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及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抗体。
- 毕亭亭吕荣朱敖杨旭峰刘岩
- 关键词:5-氟尿嘧啶氧化苦参碱敏感性肝癌SMMC-7721细胞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