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日生
- 作品数:1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大众文化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危机
- 2018年
- 中国学界关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危机的讨论集中出现在2000年之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是引发这场"合法性"危机的最主要语境和动因之一。那么,大众文化如何引发了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危机?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依据何在?大众文化如何引发了文学理论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探索?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展开探索与思考。
- 毕日生
- 关键词:知识生产模式文学理论大众文化合法性中国学界
- 文化创意人才:未来世界经济的最主要推动力
- 2014年
- 21世纪将是创意经济的世纪,文化创意人才正在成为创意经济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世界最新兴的人才类型——"创意阶层"正在迅速崛起,文化创意人才是最新型的人才类型。本文就新型的文化创意人才的含义、分类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梳理。
- 毕日生
- 关键词:文化创意文化人才创意经济创意人
- 我与阿兰·巴迪欧的《非美学手册》
- 2020年
- 我与法国当代哲学家阿兰·巴迪欧[1](Alain Badiou,1937—)的"不期而遇"是在2008年。当时我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士一年级,在陈奇佳老师的课上,他要求每位同学讲一位思想家的文艺思想,我当时选择了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名字——阿兰·巴迪欧,从此就有了我与他的文艺思想代表作《非美学手册》[2]之间一段奇妙的"相遇相知"之旅。
- 毕日生
- 关键词:文艺思想
- 科学与审美是可以相通的
- 2011年
- 科学活动与审美活动是人类截然不同的两大领域,但两种活动中,主体的心理要素以及从中获得的内心体验都存在相通的方面。
- 毕日生
- 关键词:审美活动
- 诗与哲学之争的“非美学”构想——阿兰·巴丢文艺思想初探被引量:1
- 2010年
- 法国当代重要哲学家阿兰·巴丢对当代三大主流哲学(分析哲学、解释学、后结构主义)持质疑、批判的态度,他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关于单一性的哲学、事件哲学和现代新理性哲学"。关于艺术与哲学关系的问题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他的专著《非美学手册》就是试图寻找艺术与哲学关系的"第四种"方式——一种"非美学"的新构想,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新的艺术真理观和艺术主体观。
- 毕日生
- 关键词:文艺思想
- 艺术真理是始于事件的“艺术构型”——阿兰·巴迪欧的艺术真理观
- 2022年
- 阿兰·巴迪欧从集合论的“类性”事件哲学出发,认为真理来自艺术、科学、政治和爱四个真理程序中。真理是一个过程,一种信念。真理就是主体对事件的忠诚。艺术与真理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独一的”非美学关系。艺术真理是始于艺术事件的“艺术构型”(artistic configuration),“艺术构型”是无限“类性”作品的混合。艺术真理在诗歌中展现为思想的事件。巴迪欧的艺术真理思想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 毕日生
- 关键词:艺术真理
- 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
- 2017年
- 文化研究是一种新的知识探求领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跨学科性、对象的开放性和当下性。文化研究登陆中国具有历史必然性。它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模式2)。作为知识生产模式1的文学研究与作为知识生产模式2的文化研究是承续和互补的,文学研究在文化研究的重新激发下,正在进行着可能的知识生产新模式3的学术探索。
- 毕日生
- 关键词:文化研究知识生产模式文学理论
- 阿兰·巴丢“内美学”思想初探被引量:4
- 2011年
- 法国当代重要哲学家阿兰·巴丢在他的专著《内美学手册》中提出了"内美学"的思想。"内美学"思想既是艺术与哲学关系的"第四种图式",也是巴丢对艺术与真理关系的一种重新建构,同时也是对特定艺术作品"内在哲学效果"的一种解读方式。"内美学"与传统思辨美学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它是一种"反美学"或"准美学",是一种哲学策略。"内美学"对于思考当代艺术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也存在某些局限性。
- 毕日生
- 关键词:艺术真理
- 反思文艺美学的“合法性”问题被引量:2
- 2009年
- 世纪之交,文艺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合法性"受到了质疑,甚至有学者认为应该取消文艺美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集中暴露出文艺美学话语建构中的问题。本文在反思"合法性"问题的基础上,认为文艺美学应该面对已然的研究现状和社会文化(文艺)实践,进行话语范式转型,将文艺美学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 毕日生
- 关键词:文艺美学合法性文化美学
- 阿兰·巴丢解读"反哲学"(摘要)
- 巴丢认为尼采、维特根斯坦和拉康是反哲学的三位代表人物,他在"反哲学"系列著作中,对三位反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独特的解读。本文梳理了巴丢三部著作的主要思想,并指出他与三位反哲学家思想的根本分歧。
- 毕日生
- 关键词:尼采维特根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