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宗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汪宗
- 关键词:甲状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手术治疗
- 急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内科干预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 张梅余传庆杨立新汪宗曾昭波朱蕾
- 1、主要内容:研究目的:探讨药物干预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将285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与对照组,...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查及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张梅戴家兰余传庆汪宗邹梅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科治疗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干预治疗
- 桂枝茯苓胶囊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肌瘤36例疗效评价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评价桂枝茯苓胶囊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确诊的36例符合保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同时配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的肌瘤大小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7%。结论桂枝茯苓胶囊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服药方便,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 张红汪宗
- 关键词: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 彩色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检查及内科治疗评价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检查,并进行内科干预治疗的临床评价。方法将15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根据超声检查斑块的特点评价为不稳定性或稳定性斑块,并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5mg/d)、复方丹参、维生素C,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mg/d),阿司匹林(150mg/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颈总动脉IMT较发病初以及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小,颈动脉斑块趋于稳定。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判断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氟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具有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硬化、稳定斑块的作用。
- 汪宗张梅
-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氟伐他汀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结果55例乳腺肿块中,术前有彩色血流显示49例,元彩色血流显示6例。彩色血流显示诊断率与病理符合率为89.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图像特征:肿块呈不规则形,无包膜,后方回声衰减,有“毛刺征”、“蟹足状”等改变,肿块内多为不均匀性低回声,伴有微小簇状钙化或不规则光斑,后无声影,血流分布多表现为Alder Ⅱ~Ⅲ级,腋窝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淋巴门结构不清晰,收缩期峰值流速在12—80cm/s(平均35.1cm/s),阻力指数在0.62—0.92(平均为0.79±0.1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汪宗谢应海董林张润宗强
- 88例肝硬化与心功能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2年
- 汪宗
- 关键词:肝硬化心功能超声心动图病例分析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2例颈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查,发现斑块者根据超声表现分型.判断其稳定性;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史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56.99%),其次为颈总动脉主干(23.12%);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史者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生率大于无以上病史者(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HDL水平低于稳定性斑块组,而LDL水平则相反(P<0.05.P<0.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有关。
- 张梅余传庆薛敏汪宗戴家兰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彩色多普勒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