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峰峰

作品数:63 被引量:282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血防科研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4篇吸虫
  • 43篇血吸虫
  • 31篇虫病
  • 26篇血吸虫病
  • 26篇吸虫病
  • 20篇日本血吸虫
  • 10篇钉螺
  • 8篇日本血吸虫病
  • 8篇虫卵
  • 7篇血吸虫病流行
  • 6篇流行区
  • 6篇粪便
  • 5篇血吸虫病流行...
  • 5篇疫情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抗体检测
  • 5篇感染率
  • 5篇IHA
  • 5篇传染

机构

  • 63篇安徽省血吸虫...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皖南医学院
  • 3篇安徽省阜阳市...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 2篇湖南省疾病预...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江西省疾病预...
  • 2篇云南省地方病...
  • 2篇江苏省寄生虫...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疾病控制...
  • 1篇池州市贵池区...
  • 1篇安庆市血吸虫...
  • 1篇铜陵县血吸虫...
  • 1篇巢湖市居巢区...

作者

  • 63篇汪峰峰
  • 45篇汪天平
  • 36篇尹晓梅
  • 31篇汪奇志
  • 28篇张世清
  • 25篇章乐生
  • 15篇周莉
  • 14篇方国仁
  • 14篇王玥
  • 14篇操治国
  • 12篇孙成松
  • 12篇吕大兵
  • 10篇朱磊
  • 9篇王珍丽
  • 9篇张功华
  • 8篇朱海
  • 7篇周利
  • 6篇肖祥
  • 6篇吴维铎
  • 5篇周晓农

传媒

  • 29篇热带病与寄生...
  • 9篇中国血吸虫病...
  • 6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环境卫生工程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血吸虫抗体结果判读设备的驱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吸虫抗体结果判读设备的驱动结构,安装在判读设备的壳体内,包括顶板、运动平台和升降组件;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顶板置于检修口上并与壳体固定连接;运动平台、升降组件置于壳体内;运动平台的上端与顶板固定...
汪天平操治国章乐生汪峰峰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HBV与血吸虫感染相关性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 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区HBsAg人群分布规律及其与血吸虫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在安徽省一中度血吸虫病流行村,采用病原学方法(Kato-Katz法,二送六检)和血清学方法(ELISA法、IHA法串联筛检方案)进行血吸虫感染情况检测,同时平行检测HBsAg(ELISA法),并进行相关个案调查。结果 1)居民HBsAg阳性率11.21%(105/937),其中男性12.38%(50/404),女性10.32%(55/533),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wald=1.545,P=0.214);25-34岁及以上年龄组HBV感染的危险度(OR)是5~14岁组的8.852~10.5ll倍(P均d0.001);2)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与HBsAg携带率年龄性别分布曲线走向基本一致,有随年龄增大而上升趋势;≥25岁居民血吸虫抗体阳性率、粪检阳性率、HBsAg携带率分别在30%、3.13%和10%以上;3)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与非血吸虫病患者HBsAg携带率分别为7.69%和9.96%,HBsAg平均A值分别为0.180(一0.005,0.364)和0.234(0,141,0.327),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血吸虫抗体阳性与阴性者HBsAg携带率分别为12.26%、10.66%,HBsAg平均A值分别为0,246(0,166,0.327)和0.241(O.182,0.301),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HBV与血吸虫感染有相关性,但≥25岁居民血吸虫合并HBV感染的潜在威胁不能忽视。
汪奇志姜庆五汪峰峰尹晓梅强广翔邓乐军张功华方国仁汪天平肖祥
关键词:血吸虫病乙肝病毒血清学
钉螺血吸虫感染率与粪便虫卵负荷、钉螺密度相关性的现场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自然条件下钉螺血吸虫感染率与粪便虫卵负荷、钉螺密度间的相关关系,探讨血吸虫病流行区达传播阻断所需的血吸虫负荷和/或钉螺密度阈值。方法采用两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L9(34):虫卵负荷设为1 000、5 000和10 000个/m^2,钉螺密度设50、100和200只/m^2,共设置9个实验组。于秋季10月份用含血吸虫虫卵粪便现场感染阴性钉螺,次年春季4月份回收钉螺并压碎镜检钉螺感染情况。结果 9个实验组钉螺感染率在1.09%~25.53%之间;同等粪便虫卵负荷下,钉螺感染率随钉螺密度的降低而增高,1 000只虫卵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方差分析,钉螺感染率与粪便虫卵负荷、钉螺密度无显著相关性且后二者无交互作用(F=3.930,P〉0.05)。结论当钉螺密度≥5只/0.1 m^2,秋季1 000个及以上血吸虫虫卵可致1 m^2范围内的钉螺感染血吸虫。在钉螺感染环节中粪便虫卵负荷的作用似大于钉螺密度。
汪奇志汪天平王珍丽汪峰峰李胜王玥尹晓梅周利张世清田月何结宝
关键词:钉螺虫卵正交设计
日本血吸虫感染兔尿液中具有诊断价值的循环抗原组分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感染兔尿液中具有诊断价值的循环抗原(CAg)组分,为建立尿液CAg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尿液中蛋白抗原组分;甘氨酸盐酸缓冲液(简称甘盐液)解离尿液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通过抗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e egg antigen,SEA)的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采用免疫印渍技术(Western blot)对解离后的CAg组分进行分析。结果 SDS-PAGE结果显示,正常兔尿液中未见明显蛋白条带:感染兔尿液在未作CIC解离前,有2条主带和3条次带,主带分子量为146kDa和60kDa,次带分子量为108kDa、72 kDa和67 kDa;而利用甘盐液解离感染兔尿液中的CIC后,仅见1条主带和1条次带,分子量分别为68kDa和86kDa。对甘盐液处理后的感染兔尿液作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其与日本血吸虫感染兔血清和抗日本血吸虫SEA特异性IgY抗体反应的蛋白条带均为68kDa,而与正常兔血清和免疫前IgY反应不产生条带。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兔尿液中存在具有诊断价值的CAg组分,有望建立基于IgY的尿液CAg免疫学诊断方法。
孙成松汪奇志尹晓梅汪峰峰刘晓明张世清汪天平雷家慧李雍龙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卵黄免疫球蛋白
IHA筛查结果作为血吸虫病疫情判定指标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IHA筛查结果作为血吸虫病疫情判定指标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安徽省自2007年以来19个县(市、区)的疫情控制达标考核资料、32个县(市、区)的传播控制达标考核资料以及9个县(市、区)的传播阻断达标考核资料,分析疫情控制地区IHA筛查阳性率与人群感染率之间相关性、比较不同疫情状况地区人群IHA阳性率差别及不同疫情状况地区IHA阳性率95%置信区间。结果疫情控制地区IHA筛查阳性率与人群感染率之间存在正相关(rs=0.687,P=0.001);疫情控制、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3个不同疫情状况地区IHA检查结果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 373.28,P=0.000);以1∶10为IHA阳性阈值,人群IHA阳性率95%置信区间疫情控制地区为9.48%~9.94%,传播控制地区为2.71%~3.03%,传播阻断地区为0.78%~1.02%。结论随着疫情逐步下降,人群IHA阳性率也随之逐步下降,IHA检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群体疫情状况。
何家昶张世清汪天平汪峰峰尹晓梅周莉章乐生张功华汪昊高风华代波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
安徽省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研究安徽省有钉螺无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简称"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的易感性,为制定该类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4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0只,以本省日本血吸虫毛蚴在实验室内进行钉螺群体感染,两组钉螺与毛蚴比例分别为1∶20和1∶40,感染时间为4小时,感染时的温度为24~28℃。以同样方法感染该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宣城市有螺有病地区钉螺作为对照。感染后将钉螺置于室内常温下饲养60天,观察有螺无病地区和有螺有病地区钉螺感染率和死亡情况。结果在1∶20(钉螺/毛蚴)组和1∶40(钉螺/毛蚴)组中,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均未能成功感染日本血吸虫毛蚴,而有螺有病区钉螺感染率分别为5.89%(2/51)和16.67%(7/42),且两组中有螺有病区钉螺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观察期结束时,在1∶20(钉螺/毛蚴)组中,有螺无病地区钉螺与有螺有病地区钉螺死亡率分别为77%(154/200)和74.5%(149/200),两地钉螺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661,P>0.05);在1∶40(钉螺/毛蚴)组中,两地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1%(162/200)和78%(156/200),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7,P>0.05)。结论尽管本研究中有螺无病地区钉螺未能成功感染日本血吸虫毛蚴,但今后仍需加强有螺无病地区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染源的监测工作。
操治国汪天平吴维铎王恩木章乐生朱磊汪峰峰
关键词:钉螺日本血吸虫易感性
安徽石台县山丘型血吸虫病区疫情回升及传染源感染现状调查被引量:16
2008年
石台县位于皖南山区,总面积1403km^2。境内主要有清溪河、秋浦河和黄湓河三大水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9℃,年降雨量1656mm。辖13个乡镇,127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总人口11.02万。石台县是安徽省典型的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2000万m^2以上,流行较为严重。经多年防治,1994年经省级考核全县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钉螺面积减少到44.1万m^2,人畜感染率均降低至1%以下。
汪天平汪奇志吕大兵汪峰峰尹晓梅张世清
关键词:山丘型疫情回升传染源血吸虫病流行区
中国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家庭卫生厕所建造资金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解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卫生厕所建造资金的管理状况,对目前仍然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四川7个省,每省随机抽取2个县,每县分别选取2个完成改厕的村,每村随机抽取30个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家庭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显示: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833个不同类型无害化卫生厕所,不同来源投入差异较大,卫生厕所类型、政府投入、家庭收入、施工方式和家庭人口对卫生厕所造价有显著性影响。政府投入是中国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卫生厕所建造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主导、个人参与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建造卫生厕所的主要模式。应重点加强政府投入资金管理,提高改厕资金的使用效率。
魏海春付彦芬李洪兴孔林汛田洪春李秋娟汪峰峰杭德荣黄涛熊孟韬
关键词:血吸虫病卫生厕所资金管理
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确定安吉医药公司新包装试剂盒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方法对不同储存温度(2~8℃、25℃以及37℃)与储存时间下的试剂盒主要组分冻干致敏红细胞和稀释液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冻干致敏红细胞2~8℃2年、251年、37℃60d,各项观察指标均保持不变;致敏红细胞悬液2~8℃保存3d后,阴性符合率几乎降为0;新鲜配制的稀释液2~8℃2年、25℃与37℃60d,间断性敞口稀释液2~8℃、25℃与37℃各60d,各项观察指标均保持不变,长期敞口稀释液2~8℃、25℃以及37℃,3d后出现杂质,15d阴性符合率降为0。结论新包装试剂盒的主要组分稳定性好,其在2~8℃可保存2年,25℃与37℃可保存60d:稀释后致敏红细胞2~8℃保存3d有效:间断性敞口稀释液60d内可反复使用。
周莉汪奇志王珍丽尹晓梅汪峰峰王玥罗俊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试剂盒稳定性
日本血吸虫低感染度动物粪便排卵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低数量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实验动物后在其体内存活和粪便排卵状况,为了解低水平流行态势下血吸虫低感染度动物传播能力奠定基础。方法取新鲜逸出的尾蚴2、4、6、8条,分别感染小鼠和家兔,饲养至感染后42d收集小鼠和家兔粪便,连续收集3d,利用浓集法镜检计数每克小鼠粪便虫卵数量(EPG),尼龙袋集卵孵化法观察家兔粪便毛蚴孵化率,以判定粪便中血吸虫卵排出情况。解剖全部实验小鼠与家兔,灌注法收集成虫,计算小鼠和家兔的感染率、体内合抱成虫检获率及虫负荷水平;同时观察小鼠和家兔肝脏表面虫卵结节,并收集家兔血清进行血吸虫抗体检测。结果小鼠感染尾蚴数量为2条时,其感染率、体内合抱成虫检获率、肝脏虫卵结节率和粪便排卵率分别为66.67%、58.33%、58.33%和58.33%,随感染尾蚴数量的增加四者趋于10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55,3.135,3.135和3.135,均P>0.05);小鼠体内平均虫荷和粪便平均EPG随感染尾蚴数量增加而增加(r值分别为0.588和0.533,均P<0.01)。家兔尾蚴感染数量为2条时,其感染率、体内合抱成虫检获率、肝脏虫卵结节率、血检阳性率和粪便孵化阳性率均为40%,除粪便孵化阳性率外(χ^(2)=0.003,P>0.05),其他指标均随感染尾蚴数量的增加趋于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73,4.473,4.473和6.758,P<0.05或P<0.01);随着感染尾蚴数量的增加,家兔体内虫荷增加(r=0.421,P<0.01)。结论感染一对日本血吸虫的小鼠和家兔即可检测到粪便排卵,提示小型适宜哺乳动物宿主传病能力强,应加强监测与控制,消除潜在的传染源隐患。
孙成松王毓洁朱海王玥汪峰峰尹晓梅周莉汪奇志张世清汪天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家兔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