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丽莎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专项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小型底栖生物
  • 2篇生物量
  • 2篇物量
  • 2篇夏季
  • 1篇东太平洋
  • 1篇多金属结核
  • 1篇叶绿素A
  • 1篇深海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外事
  • 1篇外事管理
  • 1篇西南印度洋
  • 1篇离心分选
  • 1篇粒级结构
  • 1篇南印度洋
  • 1篇海洋领域
  • 1篇分选
  • 1篇丰度
  • 1篇春季

机构

  • 6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6篇洪丽莎
  • 4篇王小谷
  • 4篇王春生
  • 3篇张东声
  • 2篇曾江宁
  • 2篇周亚东
  • 2篇毛洋洋
  • 1篇宋迅殊
  • 1篇杨丹
  • 1篇林钟扬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管理观察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长江口及其陆架春季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被引量:26
2010年
2007年4—5月对长江口及其陆架海域小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有18个类群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1117.19±820.36)个/10 cm2,平均生物量为(754.87±546.37)(μg.干重)/10 cm2,其中线虫是绝对优势类群,占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95.42%,占总生物量的55.35%。其他优势类群分别是桡足类、多毛类和动吻类。垂直分布研究表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其数量的65%分布于0—2 cm层,其中线虫分布于0—2 cm层的数量约占64%;桡足类集中分布于0—2 cm层,占该类总量的88%以上;多毛类分布于0—2 cm层的数量约占61%。各区块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东海陆架深水区>长江口近岸>杭州湾。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盐度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线虫丰度成显著的正相关,与多毛类,桡足类丰度以及小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近底溶解氧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多毛类,线虫丰度以及小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桡足类丰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调查海域沉积物的中值粒径,粘土粉砂含量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多毛类,线虫丰度以及小型底栖生物生物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位沉积物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含量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线虫丰度、多毛类丰度,桡足类丰度相关不显著;沉积物中异养细菌含量与多毛类丰度呈显著负相关。
王小谷王春生张东声洪丽莎杨丹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
中国对推进非洲海洋领域能力建设的进展情况分析及发展建议被引量:2
2017年
非洲同中国具有传统友谊,中非之间海洋合作是中非合作大框架的新内容,是促进世界和平格局与应对全球海洋灾害的必然选择。文章从非洲国家对海洋能力建设的需求入手,分析了其海洋科技基础和面临的挑战,回顾了中国与非洲国家间的海洋合作与对非援助情况,提出了对推进非洲海洋能力建设的建议,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过充分有效利用中非海洋科技论坛机制、培养非洲海洋科技人才、开展联合调查等几个方面的努力,将能较快速地提升非洲沿海国家的海洋建设能力,从而促进非洲沿海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中非海洋科技合作。
洪丽莎曾江宁毛洋洋
关键词:海洋领域
2005年夏季东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区小型底栖生物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大洋一号"调查船于2005年7月在太平洋结核区中国合同区东、西小区调查中共进行了12个站位的小型底栖生物的取样。研究表明:调查区域小型底栖生物共有13个类群。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生物平均密度分别为(104.4±20.48)个/10 cm2,(40.26±25.84)个/10 cm2,线虫平均生物量分别为(5.25±0.99)(μg.干重)/10 cm2,(1.68±0.77)(μg.干重)/10 cm2,东小区小型底栖生物平均密度、线虫生物量明显高于西小区。线虫是绝对优势类群,分别占东、西小区小型底栖生物总密度的93.13%和91.36%,其它优势类群有桡足类,多毛类,介形类等。小型底栖生物密度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其数量的75%以上分布在0—2 cm层,东小区深层的小型底栖生物所占比例比西小区要大。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调查区域的小型底栖生物密度,线虫密度,线虫生物量,桡足类密度,多毛类密度与经、纬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脱镁叶绿素呈显著正相关,与沉积物微型生物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小型底栖生物密度,线虫密度,线虫生物量,多毛类密度与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桡足类与叶绿素a相关性不显著。脱镁叶绿素与沉积物微型生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
王小谷周亚东张东声洪丽莎王春生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生物量
夏季西南印度洋叶绿素a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12年
分析了2011年1月西南印度洋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及其粒级结构,并结合水动力学环境和营养盐数据探讨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南印度洋副热带涡流(IOSG)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较低,不超过0.07 mg/m3,次表层叶绿素a浓度最大值所在水层较深,超过100 m;副热带聚集区(SCZ)表层叶绿素a浓度较高(0.164—0.247 mg/m3),次表层叶绿素a浓度最大值出现在50—70 m层。硝酸盐是该海区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微微型(pico)粒级的浮游植物占绝对优势,所有站位其对总叶绿素a的平均贡献率为71.1%,微型(nano)粒级次之(24.2%),小型(net)粒级所占比例最小(4.7%),其中IOSG区pico粒级对总叶绿素a的平均贡献率为77.9%,SCZ的pico粒级对总叶绿素a的平均贡献率为66.7%。IOSG区和SCZ海区之间水动力学环境的不同,可能导致了这两个海区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及粒级结构的较大差异。
洪丽莎王春生周亚东林钟扬王小谷宋迅殊
关键词:西南印度洋叶绿素A粒级结构
涉海科研院所外事管理经验总结
2018年
涉海科研院所的外事管理工作,是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和进行科研创新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涉海科研院所外事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总结了涉海科研院所外事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工作经验,从法规的制定、组织结构的健全、外事管理人员能力提高等层面,提出完善涉海科研院所外事管理体系的具体方法,还从拓宽外事管理工作渠道的角度提出建设外事管理平台,扩大对外交往。
毛洋洋洪丽莎曾江宁
关键词:外事管理
深海小型底栖生物Ludox离心分选方法的改进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使用Ludox@HS-40作为介质,对一系列深海小型底栖生物进行了离心分离实验,对小型底栖生物分选率在不同密度和离心速度条件下的双因素方差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该种试剂的最佳密度和最佳的离心速度。结果表明:Ludox@HS-40介质密度和离心速度对小型底栖生物的分选率影响显著,但密度和离心速度间交互效应对分选率的影响却并不显著,Ludox@HS-40介质的最佳密度应大于等于1.18 g/mL,最佳离心速度为1 800-2 000 r/min,此时小型底栖生物分选率将大于等于97%。
王小谷王春生张东声洪丽莎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