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德全
- 作品数:68 被引量:23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安徽省地震局重点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嘉山地震台大地电场资料真实性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分析嘉山地震台自2007年运行以来的大地电场观测资料,并对数据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分析部分干扰引起的电场变化的曲线特征,给出不同影响因素导致的曲线异常变化情况,为大地电场干扰排除提供依据。
- 程鑫何康赵桂宝洪德全周振贵
- 关键词:大地电场
- 1999年西藏6.6级地震的震源参数研究
- 2009年
- 利用Harvard和USGS矩张量反演的震源参数,计算1999年3月28日西藏6.6级地震体波波形并与记录到的波形对比。结果显示Harvard CMT得出的震源参数比较合理。
- 李军辉倪红玉洪德全
- 关键词:地震体波理论地震图格林函数震源参数
- 地震应变加速释放模型在华东地区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根据华东地区的地震活动特点,定义较简单的半径搜索方法,遵循一定的准则挑选出1976年以来华东地区满足震前累积应变加速释放模型(ASR)的14次ML≥4.5地震序列。将"破裂—时间分析"法的非线性方程分成两个线性方程,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参数k/m与主震矩的经验关系,确定华东地区的ASR模型,并用来预测主震的时间和震级。经检验该方法预测震级误差约为±0.3,发震时间误差约±1.68 a。
- 倪红玉刘东旺刘泽民郑先进洪德全
- 郯庐断裂带南段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对郯庐断裂带南段开展了分段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研究,总结了区域内显著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时序曲线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加卸载响应比表征了地下介质的损伤程度,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中小地震较为丰富的研究区域,加卸载响应比在显著地震前会出现短临高值异常;而在中小地震活动水平不高的区域,加卸载响应比在震前更多地表现为长期的背景高值异常。
- 缪鹏王行舟李玲利翟洪涛洪德全王俊
- 关键词:加卸载响应比
- 肥东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场地勘选被引量:1
- 2011年
- 按照《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和《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二部分,电磁观测)》(GB/T 19531.2-2004),对安徽省肥东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场地进行了勘选,采用十字电测深法勘探地下介质的电性结构分布情况,并对观洲环境进行电磁骚扰测试.经过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和初步分析处理后,认为该场地适合地电阻率台站建设。
- 王燚坤余勇王行舟张有林黄显良洪德全葛计划
- 关键词:地电阻率电测深电磁骚扰勘选
- 安庆4.8级地震前形变异常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超限率分析法,处理距离安庆地震较近的合肥、黄山地震台体应变和泾县水管倾斜仪及伸缩仪数据。结果发现:体应变数据均在震前20天左右出现明显异常变化,异常形态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水管仪东西向超限率分析结果具有异常变化,异常形态与体应变不同。
- 洪德全王雪莹李军辉何康
- 关键词:体应变
- 2011年安徽安庆M4.8地震前苏、皖典型前兆异常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通过对2011年安徽安庆M4. 8地震前震中400 km范围内前兆异常进行回溯性分析,总结了前兆异常特征。结果显示:时间上前兆异常具有显著的群体性、协调性等阶段性特征,震前12个月异常月频次逐步增加;震前3个月异常月频次加速上升,进入临震阶段;震前1. 5个月,部分异常结束,异常月频次转折下降。空间上,异常广泛分布,但主要集中在250 km空间范围内,异常具有迁移性特征。水位、水温测项映震效果较好,水位突降异常短临意义明显。
- 王俊缪阿丽缪阿丽李军辉何康郑海刚洪德全徐如刚
- 关键词:前兆异常水位
- 阜阳M_S4.3地震震源深度的确定及地震成因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2015年3月14日在安徽阜阳地区发生了M_S4.3地震,随后发生3月23日M_s3.6余震.主震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房屋倒塌155间,受损1万多间.主震震级不大,而造成的灾害巨大.本文使用CAP方法反演了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结果显示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深度一致.主震的机制解节面Ⅰ走向110°,倾角75°,滑动角—10°;节面Ⅱ走向202°,倾角80°,滑动角—164°;矩震级M_w4.3,余震矩震级M_w3.7,反演最佳深度均为3 km.最佳深度时波形拟合相关系数较高,表明反演结果是可靠的.使用sPn和sPL深度震相进一步分析了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显示,选取的7个台站的sPn震相与Pn震相的平均到时差为1 s,对应的震源深度为3 km.震中距为36 km的利辛台的sPL震相与Pg震相到时差约为1.1 s,对应震源深度约3~4 km之间.两种深度震相分析的震源深度与CAP方法的结果一致,表明本文给出的阜阳地震震源深度为3 km左右基本是可靠的.本次地震造成较大灾害的原因很可能与地震震源较浅有关.阜阳地区地壳结构相对稳定,地质构造演化形成3 km厚的沉积层,本次地震可能是区域应力作用下发生在沉积层里的一次地震.
- 洪德全赵朋倪红玉张炳汪小厉
- 关键词:震源深度地震成因
- 逼近式地震预测理论研究与实践
- 2015年
- 立项背景:几十年来,我国地震预测工作多以经验性预测为主,近些年来,随着地震监测台站及前兆观测手段的不断建设,以及地球物理学、地质学、信号处理技术、大地测量GP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震分析预测人员提取地震前后地球介质变化信息提供了更多手段。本项目结合安徽省地震实验平台,开展地震经验预报向物理预报的探索性逼近。该方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前兆信号异常指标库,融合各学科技术方法,尽力提取地震前兆异常短临信号。这一理论方法的核心是基于物理研究背景下对地震活动状态的科学把握,而非经验式概率判断。
- 李玲利王行舟洪德全缪鹏何康倪红玉郑海刚
- 关键词:地震预测信号处理技术地震前兆异常地球物理学地震活动状态前兆信号
- 防震减灾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一带一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涉及约65个国家(含中国),总人口约44亿,年生产总值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2.5%和28.6%。然而,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却是地震灾害频发区域,地震灾害的发生还可能引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社会、经济甚至政治的连锁反应,因此,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防震减灾工作,尤其是加强防震减灾各领域的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0级地震,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发生8.0级地震,这三次地震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震后中国政府都在第一时间通过不同形式组织中国公民撤离。这三次震后撤侨事件在国际和国内社会引起热议,当整个社会、网络、世界都在感叹"中国速度"、"中国崛起"、"大国责任"等观点时,引发我们关注的是:当国外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祖国首要关心的是震区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此引发了一个思考:当下全国都在大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如果此时在"一带一路"沿线某个国家发生破坏性地震,我们的国家将首先关注着什么?又会怎么做呢?
- 汪海涛洪德全李昊孙盼盼丁宜丽郭全丰
- 关键词:防震减灾一带一路地震事件破坏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