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玲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文学
  • 3篇小说
  • 2篇代文
  • 2篇意象
  • 1篇大学校园
  • 1篇当代文学
  • 1篇新历
  • 1篇新历史小说
  • 1篇学子
  • 1篇言说
  • 1篇耶稣
  • 1篇耶稣形象
  • 1篇政治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人性
  • 1篇少年
  • 1篇少年梦
  • 1篇神灵
  • 1篇生命
  • 1篇太阳

机构

  • 7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作家协会

作者

  • 7篇洪玲
  • 4篇杨剑龙
  • 1篇王晓芳
  • 1篇罗莉芳
  • 1篇郭海荣
  • 1篇汪宏桥
  • 1篇田炎

传媒

  • 3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呼兰师专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萧红笔下的太阳意象被引量:4
2003年
本文试图对萧红作品中的太阳意象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它对萧红作品主题、风格构成的意义与价值。萧红作品中的太阳意象不但体现了作者心中那种被社会抛弃之孤独荒凉感,而且用对毒太阳的诅咒来体现她对暴力的男权社会统治的愤慨,萧红作品中的太阳意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象征了男性权力的统治。而作品中朝气蓬勃的太阳则暗含了萧红对光明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太阳意象成了她作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的描述,又形成了一种悲凉、忧郁、甚至有些冷峻的气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她的作品风格的形成。
洪玲
关键词:太阳意象作品主题悲凉荒凉男权社会
海派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被引量:4
2004年
纵观海派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从京派海派之争的情绪化 ,到对于京派海派研究的冷静分析 ,到新时期以来研究的多元化色彩 ,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海派文学的态度有着一个逐渐客观化评价的过程。新时期以来 ,海派文学的研究虽然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杨剑龙洪玲
关键词:海派文学海派京派
幽幽少年梦 浓浓学子情——读长篇小说《少年梦》
2004年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为着一个美梦拼搏、竭尽全力。任冰的长篇小说《少年梦》就演绎了一个普通瑶家少年纯真的求学之梦,小说中的少年“为未来的希望去做一个美丽的梦”。
洪玲杨剑龙
关键词:长篇小说教育人性
传播与阐释: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耶稣形象
<正>如果从唐朝的景教算起,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已历经千余年。然而在传播过程中,当它试图以其教义来影响、改造中国社会时,它面对的是强大而又成熟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使得它在中国的传播充满了艰辛。然而无论基督教文化在中国受到怎样...
杨剑龙洪玲
文献传递
经典解构与历史戏说——关于当代文学中历史言说新倾向的讨论被引量:2
2005年
20世纪80年代“新历史小说”兴起后,当代文学对历史的言说又有一种新的观照和动向骤然凸显。这具体表现在对以往经典作品的解读上,很多小说家以解构的方式,采取搞笑手段,既轻松又随便地在戏说中任意涂抹、颠覆历史。于是,人们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调侃、对游戏人生给予认同,解构经典、戏说历史几乎成了近年影视剧创作的主流。鲁迅、巴金、曹禺、张恨水、张爱玲的名家名作以及所谓的“红色经典”被乔装打扮一番后,也开始粉墨登场。一种“泛娱乐化”“泛经典化”倾向在我国已呈愈演愈烈之势。如何看待这样一种现象,它的合理成分及不利影响何在?是应该大加挞伐、一概否定,还是分析其出现原因,理清其文化背景、社会心态、文学观点,正确对待?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剑龙先生带领他的一批弟子,就此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对话和讨论,甚有启发意义。本刊特予发表,企盼能为当前的经典解构和历史戏说现象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必要的反省,以引起更多的关注。
杨剑龙洪玲王晓芳郭海荣田炎罗莉芳汪宏桥
关键词:新历史小说
为青春作传——评“大学校园青春小说”创作被引量:2
2004年
通过对近两年来有代表性的“大学校园青春小说”的审美视域、写作风格、火爆原因、意义价值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大学校园青春小说用无厘头的写作风格、轻松幽默无厘头的语言,真实记录下大学校园里年轻人的生活状况、内心情感,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小说对于青春和校园生活的认识缺少深刻的内涵、缺少对生命本质的挖掘,但都表现了处于青春期的当代大学生或隐或现的迷茫、苦闷、冲动并存的状态,真实展现出对青春的浓浓回忆与留恋。
洪玲
关键词:青春小说写作风格苦闷大学校园校园生活
生命的诠释——文学中“桑”的意象浅析被引量:2
2004年
在文学作品里桑是一个时常出现的意象,它常与政治、爱情、思乡等主题甚至与死亡主题联系起来。本文试图对桑的意象作整理、归纳,从桑象征生存与桑隐喻死亡、失去两大方面来说明桑在文学中是生命的象征这一问题,并且阐述其社会意义与原因。文学是社会的反映,从千变万化的桑的生命意象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植物崇拜的思想,对桑的崇拜,也就是对生存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崇拜,桑的意象就是对生命的最好的诠释。
洪玲
关键词:生命意象爱情家乡政治神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