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勘探
  • 3篇地震
  • 3篇地震波
  • 3篇地震采集
  • 3篇震波
  • 2篇地震波能量
  • 2篇地震观测
  • 2篇地震观测系统
  • 2篇地震射线
  • 2篇信噪比
  • 2篇油气
  • 2篇油气勘探
  • 2篇油气勘探领域
  • 2篇损耗
  • 2篇勘探领域
  • 2篇高损耗
  • 2篇补给
  • 2篇补给区
  • 1篇地震波衰减
  • 1篇地震采集技术

机构

  • 5篇中国石化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石化石油工...
  • 3篇中石化石油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1篇涂远艮
  • 5篇李华科
  • 1篇王达远
  • 1篇吴朝容
  • 1篇杨继友
  • 1篇刘胜
  • 1篇王斌
  • 1篇王斌
  • 1篇段文燊
  • 1篇曾涛
  • 1篇梁正洪
  • 1篇李祥明
  • 1篇张志锋
  • 1篇刘胜

传媒

  • 3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石油工业技术...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石油物探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层勘探中地震采集技术面临的问题被引量:1
2012年
提高深层勘探精度是当下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深层勘探的主要难点是上覆地层影响大,使激发和接收记录深层地震波信息更加困难,常导致后续的资料处理有"隔靴挠痒"之感,当下必须尽快提高深层采集资料精度。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深层勘探中采集技术面临的困难,系统总结了深层资料采集中所面临和需要考虑的问题,目的是想建立合理的深层地震采集技术方法,为提高深层地震勘探精度提供可靠的第一手采集资料。
涂远艮李华科
关键词:振幅信噪比接收技术
提高川西海相地震勘探精度采集方法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由于川西地区海相地层埋藏深度较深,储层厚度较薄,目前采集资料分辨率无法满足勘探要求。这里总结了其它地区高精度勘探经验,展示了川西地区海相地层进行高精度勘探方法探索效果,包括激发、接收、观测系统方法试验效果,并结合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进行了吸收衰减分析,解释高精度勘探方法探索应用效果。通过方法探索和原因分析,得出了通过"小道距、高覆盖次数"的高精度地震勘探提高资料信噪比,从而提高川西海相地层勘探精度的结论,为今后川西地区海相地层地震勘探提供了借鉴经验。
涂远艮李华科
关键词:分辨率
川西坳陷地震波衰减定量估算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川西坳陷海相勘探目的层埋藏较深,反射资料频带窄,地震分辨率无法满足勘探要求,地层吸收衰减是导致分辨率低的主要原因,为了解深层地震波的衰减情况,首先根据低降速带资料和测井资料建立川西坳陷地层模型,然后定量估算球面扩散、吸收衰减和透射损失引起的地震波衰减量,以估算的衰减值为参考,同时结合地震采集资料、井中零偏VSP和Walkway-VSP资料来分析影响深层反射波高频信号接收的因素。分析指出1 500 m以上浅层强吸收衰减是造成川西坳陷深层反射波高频成分缺失的主要原因,5 000 m以下海相地层反射波频带只能达到40Hz左右,深层资料采集应以降低背景干扰为重点,并在提高资料采集密度上下功夫,以达到增强深层弱反射信号、提高地震勘探精度的目的,而不应单纯强调提高分辨率。
涂远艮王达远李华科
关键词:地震波品质因子VSP
川西南页岩气勘探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质量提升措施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川西南地区页岩气勘探面临的激发条件变化较大、地表障碍物较多和外界干扰较大等影响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质量的问题,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与试验,设计了经济适用的细分面元复合模板观测系统,从3个方面针对性制定了质量提升措施。(1)分析影响激发的主要因素,开展全工区系统试验,优化工区不同位置激发参数,确定适宜的炮井井深和炸药用量等措施优化激发参数;(2)确定煤矿、河流、水库、城镇等地表障碍物分布区域,细化观测系统方案,减少丢炮、丟道面积;(3)做实检波器埋置,控制人文和自然环境噪音,提升接收质量。一系列措施落实后,地震资料的采集质量显著提升,所采集的JY三维工区的原始单炮记录一级品率大于90%,PSTM(Pre stack time migration,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成果剖面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分辨率和较强的层次感,对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段文燊吴朝容涂远艮
关键词:四川盆地页岩气三维地震勘探
龙门山前带地震采集攻关成效及建议
龙门山前带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地形起伏剧烈、浅部地层高陡、出露岩性变化大,深部地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具有典型的"双复杂"特征,导致地震波场异常复杂和资料采集困难,前陆隐伏断褶带地震资料品质普遍较差,单...
王斌涂远艮刘胜唐建明段文燊黄鹏汪仁富邹少锋刘传山
关键词:地震地质条件地震采集推广应用
三维观测系统属性联合定量分析及其应用
2024年
观测系统设计是地震勘探中资料采集中重要的一环,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资料获取是否满足地质任务要求以及是否满足资料品质需求。常规的三维观测系统属性分析一般根据设计观测系统的炮检点几何分布属性(炮间距、道间距、炮线距、接收线距、接收线数、炮点数、接收点数)以及面元内部的覆盖次数、炮检距等多种因素结合进行独立评价来支持技术设计,但由于每个因素之间是相互制衡且紧密关联的,独立分析评价结果可能出现混淆模糊的情况。笔者引入观测系统属性定量分析评价方法,综合三维观测系统的炮检点分布属性、覆盖次数分布、面元属性及针对目的层的设计,最终获得观测系统属性综合定量因子值,直接进行不同种类观测系统针对地质任务的优选比较,在地震采集前期设计观测系统评价中减少了观测系统设计人员的经验判断,使得设计结果的评价更加简捷、科学、合理,经实际地震勘探设计应用检验,这种多属性联合定量分析是可行性。
钟家均李华科涂远艮
关键词:地震采集
重型外源机械干扰噪声分离技术及应用
2024年
近年来地震勘探野外采集工区范围内覆盖了越来越多的各种大中型厂矿,给野外采集地震记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外源重型机械干扰,严重降低了原始资料信噪比。常规基于去噪思路的压制方法要么去噪力度不足,要么容易伤害有效信号,难以适应重型机械干扰的情况。将重型机械干扰视作正常单炮的交涉混叠单炮,将去噪问题转化为数据分离问题,采用以广义曲波变换和同步压缩变换为核心的稀疏反演数据分离技术对有效信号和机械干扰进行精准分离和去噪。数值模拟及龙门山前带YC工区实际资料应用表明,稀疏反演方法较常规去噪对重型机械干扰压制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单炮信噪比,改善成像质量。
肖盈涂远艮王斌钟家均曾涛李华科
关键词:噪声分离信噪比
一种基于能量损耗最小化目标的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及油气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能量损耗最小化目标的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法。针对高损耗地质体对地震波能量剧烈吸收衰减而引起下伏岩体能流或能量密度急剧变小的情况,提出的一种“能量损耗最小化”为目标的能量低损耗观测系...
杨庆道涂远艮 刘传山 杨恕 甘其刚 李华科 韦瑞表 罗章清 钟钧
表层多波模型调查方法被引量:4
2012年
为满足多波勘探中转换横波静校正的需要,开展了以多波微测井为主的表层多波模型调查方法研究。按照传统叩板式横波震源原理研制了实用的横波激发装置,分析了横波敲击激发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与雷管激发方式的时差,总结了横波激发、接收、处理及解释的技术方法,形成了一套以研制SH横波震源为重点的表层多波模型调查方法技术。通过川西XC地区现场数据采集,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将上述方法获取的横波静校正量应用于研究区三分量地震勘探资料采集现场监控资料处理,使该区转换横波剖面叠加效果得到了显著改善。
张志锋刘胜杨继友李祥明梁正洪涂远艮
关键词:多波勘探三分量检波器
一种基于能量损耗最小化目标的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及油气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能量损耗最小化目标的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法。针对高损耗地质体对地震波能量剧烈吸收衰减而引起下伏岩体能流或能量密度急剧变小的情况,提出的一种“能量损耗最小化”为目标的能量低损耗观测系...
杨庆道涂远艮刘传山杨恕甘其刚李华科韦瑞表罗章清钟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