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莺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东西方
  • 1篇洞悉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分析
  • 1篇心理学
  • 1篇英译
  • 1篇游记
  • 1篇中国饮食文化
  • 1篇荣格心理学
  • 1篇生态
  • 1篇圣者
  • 1篇失乐园
  • 1篇孙悟空
  • 1篇自由意志
  • 1篇作家
  • 1篇威廉斯
  • 1篇文化交流
  • 1篇文学
  • 1篇文学作家
  • 1篇无意

机构

  • 3篇河海大学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5篇潘莺
  • 2篇彭桃英

传媒

  • 1篇江苏外语教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英语广场(学...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撒旦与孙悟空的不同遭遇洞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010年
撒旦和孙悟空分别是《失乐园》和《西游记》中的人物,都是反抗强权的代表,撒旦反抗的是西方的上帝,孙悟空遭遇的是东方的玉帝、如来佛以及观音菩萨。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撒旦从天上的天使长堕落为地狱的恶魔,而孙悟空从妖猴变为"斗战胜佛"。不同的遭遇,不同的命运,折射出的是中西两种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差异:西方强调个人自由意志,东方看重集体意识;西方因强调自由意志而注重事后的惩罚,东方则重视集体主义精神,注重社会和谐和秩序,因而采取种种手段教育改造叛逆者,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
潘莺彭桃英
关键词:孙悟空失乐园西游记
基于荣格心理学理论浅析小红帽蜕变之旅被引量:12
2020年
本文通过童话故事《小红帽》以及由之改编的美剧《童话镇》中小红帽的经历,利用荣格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了年轻女性如何实现从女孩到女人的蜕变。内在直觉、负面母性、内在欲望的吞噬性和阴影常常处于无意识的心灵之中,对于它们的觉察、转化和整合,不仅促成了女性的心灵向前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女性成为一个独立认知个体的蜕变。
潘莺
关键词:集体无意识
错位的圣者——对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白兰奇和布里克的心理分析
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为美国戏剧的发展和变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欲望号街车》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是田纳西最为成功的两部剧作。这两部作品沿承了其...
潘莺
关键词:美国戏剧戏剧评论
文献传递
中国菜谱英译浅探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餐馆为方便外国客人在中国的日常饮食以及餐饮事业本身的发展而提供英文菜谱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尤其是命名强调“三美”的菜谱命名文化,探讨了中国菜谱英译中,注意根据不同的中文菜名特点而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最后强调了翻译中需注意跨文化交流知识方面的问题。
潘莺彭桃英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汉译英跨文化交流
布莱恩特:一位早期美国生态文学作家被引量:1
2021年
在十九世纪的美国文坛,布莱恩特被推崇为最卓越,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然而二十世纪以后,虽然布莱恩特仍旧被收录于美国文学选集中,他却是以“炉旁诗人”的称号被轻轻带过。二十世纪末,少数学者开始挑战布莱恩特温和遁世的“炉旁诗人”的形象,分析他如何刻画那群注定被西进运动所征服的美国原始荒野来作为国家文化认同的基础。本文完全不同于以上的解读,试图指出布莱恩特在其许多文本,特别是被文学评论常常忽略的散文,书信和社论中,并非以征服荒野,而是以保存荒野环境,用生态认同策略来作为美国国家主体构建的基础。此文意图指出,布莱恩特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前瞻性的生态文学作家。
潘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