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磁共振
  • 11篇成像
  • 11篇磁共振成像
  • 4篇造影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平面回波
  • 3篇平面回波成像
  • 3篇肿瘤
  • 3篇肝肿瘤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病
  • 2篇型心
  • 2篇性病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图像
  • 2篇椎动脉
  • 2篇颈椎

机构

  • 15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熊茵
  • 14篇孔祥泉
  • 12篇肖学宏
  • 12篇刘定西
  • 11篇彭振军
  • 10篇于群
  • 9篇梁波
  • 6篇江利
  • 6篇常时新
  • 6篇徐海波
  • 3篇杨炼
  • 3篇冯敢生
  • 2篇曾祥阶
  • 2篇杨帆
  • 1篇董道玉
  • 1篇汤喜成
  • 1篇韩萍
  • 1篇石浩军
  • 1篇黄锐

传媒

  • 8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01
  • 8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激发厚层投射MR胰胆管成像及其应用价值被引量:20
1999年
目的:探讨单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显示胰胆管树的能力和对胰胆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用重T2加权单激发TSE序列、厚层投射直接成像技术做MRCP检查共150例,正常组50例,病变组100例。分析其对正常胰胆管各主要结构的显示率及对梗阻病变的检出率、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将结果与CT、US、ERCP/PTC及手术和病理相对照。结果:本法可显示管径1~2mm的胰胆管分支;准确显示胰胆管梗阻的部位、范围、形态及复合梗阻,总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3%和84.0%,优于CT和US(P<0.05);尤适宜于诊断肝外胆道梗阻,检出梗阻和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均达100%,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5.7%,明显优于CT和US(P<0.01);但对无扩张的胰胆管内的小结石和病变、早期胰胆管的微小狭窄的敏感性有限。MRCP与MRI结合,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高。结论:单激发厚层投射MRCP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可靠的胰胆管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必要的帮助。
石浩军冯敢生孔祥泉韩萍肖学宏梁波刘定西熊茵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梗阻性疾病胰胆管成像MRCP
弥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肝局灶性病变应用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表面弥散系数(ADC)评估肝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48例带有58个肝占位病变患者进行了弥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58个肝占位病变中30个肝细胞癌,16个肝血管瘤,12个肝囊肿。应用不同梯度因子b值(b=0,30,1000,1100秒/mm2)弥散图像拟合出ADC图,并获取ADC值。结果:肝细胞癌、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25±0.51×10-3、1.75±0.6×10-3和3.15±0.43×10-3mm2/秒,三者差异存在着显著性(P<0.01)。结论:弥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法对肝细胞癌、肝血管瘤和肝囊肿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但不适宜对小病灶定性诊断。
徐海波孔祥泉肖学宏杨炼杨帆江利梁波刘定西熊茵于群彭振军
关键词:肝肿瘤平面回波磁共振成像
门静脉癌栓的MRI及其门静脉造影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4
1999年
目的 评价门静脉( 简称门脉) 癌栓MRI和磁共振门脉造影(MRportography,MRP) 的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 例门脉癌栓形成的MRI和MRP表现,并与手术对照。结果门脉主干癌栓24 例,右支癌栓12 例,左支癌栓9 例,主干及右支均有癌栓9 例,主干及左支均有癌栓4 例,主干及左右支均有癌栓4 例。MRI表现为门脉增粗,其内失去流空信号,代之以肝癌信号充填。增粗的门脉呈团块状、竹节状或鹿角状。MRP表现为高信号门脉突然梗阻中断,梗阻端呈火柴头状、杯口状及不规则形状,并有丰富的侧支血管形成。结论 MRI及MRP对门脉癌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门静脉癌栓的重要方法。
孔祥泉徐海波彭振军刘定西梁波肖学宏于群熊茵董道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
MR相位速度图及心导管检查对肺动脉血液动力学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通过测量肺动脉瓣返流 (PR)、分析PR的峰值流速和计算肺动脉舒张压 (PADP) ,评价MR相位速度图检测肺动脉血液动力学的价值。方法 应用MR相位速度图测量了 45例患者的主肺动脉直径、流速及其最大返流速度并与右心导管检查进行了比较 ,通过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判断MR相位速度图测量PADP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  45例患者中 40例存在返流 ,MR相位速度图测定的PADP为 (4 82± 1 2 4)mmHg(1mmHg =0 133kPa) ,右心导管的测值为 (4 5 2± 2 0 0 )mmHg,二者间的相关性系数r=0 94(P <0 0 1) ,回归方程y =0 82x +4 5 8。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达 90 %。 2 5例肺动脉高压 (PAH)组主肺动脉的流速及肺血管的顺应性均低于非PAH组而返流的百分比显著性增高(P <0 0 5 ) ,返流量与肺动脉平均压呈正相关 (r =0 89,P <0 0 1) ,与肺动脉峰值流速呈负相关 (r =- 0 82 ,P <0 0 1)。结论 MR相位速度图是评价肺动脉血液动力学变化的一种非创伤性新技术 ,能较准确地评价PR患者的PADP。
常时新孔祥泉冯敢生于群刘定西彭振军梁波熊茵江利戴文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磁共振显像心脏导管插入术肺楔压
扩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3
1999年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以及表面扩散系数(ADC)评估肝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48 例共有58 个肝占位病灶患者进行了扩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58 个肝占位病灶中肝癌30 个,肝血管瘤16 个,肝囊肿12 个。应用不同梯度因子b 值的扩散图像拟合出ADC图,并获取ADC值。结果 肝癌、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平均ADC 值分别为:(1-25±0-51)×10- 3 mm2/s、(1-75 ±0-60) ×10-3 mm2/s 和(3-15 ±0-43) ×10-3 mm2/s,三者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扩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对肝癌、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不适宜对小病灶作定性诊断。
徐海波孔祥泉肖学宏杨炼杨帆江利梁波刘定西熊茵于群彭振军
关键词:肝肿瘤磁共振成像血管瘤
同相位与反相位梯度回波T_1WI在肝脏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评估同相位与反相位梯度回波T1WI在肝脏应用的价值 ,尤其是评估其对肝内脂肪变的检测能力。方法  76例病人采用屏气同相位与反相位T1W梯度回波序列对肝脏扫描。将76例病人分成 3组分析 :(1)肝内无占位病变组 ,8例 ;(2 )肝癌组 ,34例 ;(3)血管瘤或囊肿组 ,共 34例。对 2种序列的图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  76例中发现 14例肝脂肪变 ,6 2例无脂肪变。在 14例肝脂肪变中 ,反相位MRI还显示了 4例低信号肿块周边环状高信号带 ,其中 3例肝癌 ,1例血管瘤。在肝脂肪变的反相位上显示肝与脾和病灶信噪比或对比信噪比值较同相位低 ,但肝与脾和病灶间信噪比 (SNR)或对比信噪比 (CNR)在同相位与反相位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同相位与反相位对显示肝脏病变和对脂肪成分的诊断是有价值的。两者互补 ,缺一不可。为避免肝脏病变在T1WI上的误诊或漏诊 。
徐海波孔祥泉刘定西肖学宏常时新熊茵于群彭振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肿瘤T1WI
MR相位速度图对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应用磁共振相位对比法 ,采用流动分析软件 ,通过测量椎动脉的流速、流量 ,评价正常及病理情况下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生理意义。方法 :测量了 8例健康人和 18例椎动脉狭窄时的椎动脉血流变化。采用K 空间段电影相位速度对比法 (SegmentedK spacecinephase -contrastMR )测量椎动脉的流量率曲线图 ,运用统计学分析 ,比较椎动脉横截面积、流速、流量及其返流量变化情况。结果 :MR相位速度图能准确地可重复地测量椎动脉的流速和流量。血流分析表明在病理情况下椎动脉的顺应性低于正常组 ,峰收缩期流速和平均流速明显降低 ,返流均百分比增加。结论 :MR相位速度图对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常时新孔祥泉肖学宏于群刘定西彭振军熊茵戴文
关键词:椎动脉血流动力学颈椎病
高场磁共振仪评估新生儿和婴儿的正常脑髓鞘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应用高场MR仪研究正常小儿不同月龄段的脑髓鞘与对应MRI信号特征。方法 :5 8例正常小儿在1 5TMR仪内行头部扫描。采用自旋回波 (SE)和快速自旋回波 (TSE)序列 ,获取T1和T2 加权像。结果 :①髓鞘形成中的MRI信号变化 :相对于灰质信号 ,未成熟的髓鞘呈短T1和长T2 ,在T1WI上呈高信号与灰质易区别 ,在T2 WI上与灰质信号相近 ;成熟的髓鞘呈短T1和短T2 ,在T2 WI上呈低信号 ,与灰质易区别。②髓鞘形成至成熟时间 :小脑上下脚、桥脑背侧、丘脑腹外侧和内囊后肢后部出生时已成熟 ,小脑自出生至 5个月 ,小脑中脚 2~ 4个月 ,内囊前肢 3~ 7个月 ,胼胝体后部、膝部分别是 3~ 5个月、4~ 7个月 ,半卵圆中心 2~ 7个月 ,枕顶叶白质 3~ 9个月 ,额颞叶白质 4~ 12个月。结论 :不同月龄段不同解剖部位正常脑髓鞘化具有各自MRI信号特征 ,有利于评判是否脑发育正常和患脑白质病 ,T1WI评估未成熟髓鞘较好 ,T2
徐海波孔祥泉熊茵肖学宏杨炼周承凯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发育脑髓鞘新生儿婴儿
腹部CTA检查的质量保证
1997年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 CT angiography,SCTA)技术,以期提高SCTA造影的质量。材料与方法:采用Somatom Plus 4螺旋CT扫描系统对10例病人行腹部SCTA检查。扫描技术和造影剂参数按病变范围和性质而定,三维重建采用最大强度投影法(MIP)或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或弯曲平面重建法(CPR)。结果:SCTA检查技术能可靠地显示血管形态和病变,评价腹部肿瘤与邻近血管关系。结论:SCTA是无创伤性的血管成像术,在很大范围可替代创伤性的血管造影。
熊茵曾祥阶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图像处理螺旋CT腹部
MR相位速度图及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对比性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评价MR相位速度图检测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价值及其诊断椎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测量 3 2例患者的椎动脉直径、流速及最大返流速度并与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进行比较 ,通过t检验判断椎动脉狭窄患者与对照组之间有无差异以及 χ2 检验评判MR相位速度图测量椎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 MR相位速度图与TCD的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 ( χ2 =0 .5 ,P >0 .0 5 ) ;2 0例椎动脉狭窄患者的椎动脉流速、流量及血管直径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返流的百分比显著性增高。结论 MR相位速度图是评价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可靠技术 。
常时新孔祥泉于群刘定西彭振军熊茵梁波肖学宏
关键词:TCD椎动脉血流动力学颈椎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