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杰

作品数:16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民国
  • 6篇民国后期
  • 5篇选举
  • 4篇司法
  • 4篇法律
  • 3篇诉讼
  • 3篇辛亥革命
  • 3篇民国初年
  • 3篇国初
  • 2篇抵押
  • 2篇地方选举
  • 2篇行政
  • 2篇争讼
  • 2篇政治
  • 2篇违法
  • 2篇法律观
  • 1篇代表大会制度
  • 1篇代书
  • 1篇档案
  • 1篇抵押债权

机构

  • 15篇南昌航空大学
  • 3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日本立命馆大...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6篇牛杰
  • 2篇任云仙
  • 1篇王能文
  • 1篇葛琴
  • 1篇冷喜娜
  • 1篇唐泽靖彦
  • 1篇钟志勇

传媒

  • 3篇求索
  • 2篇兰州学刊
  • 1篇人大研究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社科纵横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南昌航空大学...
  • 1篇北大法律评论
  • 1篇经济社会史评...
  • 1篇法律史评论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国初年的转押习惯和司法调整
2010年
清末以来的中国民事立法继承了法国和日本的传统,强调抵押权的附随性,抵押权不得离债权而流转。而在民国初年的民事实践中,存在抵押权脱离原债权而单独流转的转押习惯,其通常表现形式是抵押契据的转押。当时的大理院不仅承认转押习惯的合法性,而且在司法审判中确定了转押的若干规则。民国转押习惯和相关司法判例,为今天的抵押权问题提供了理论思考的线索。
牛杰
关键词:司法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廉政措施及其当代启示
2011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廉政建设的成功,与当年的生存环境和群体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党采取的价值引导、群众监督及严惩腐败等措施,在遏制贪腐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虽然当代社会和革命斗争环境局面已经大不相同,但新中国成立前党的廉政措施的合理内核在当代社会仍有适用性。
任云仙牛杰
关键词:廉政信仰群众监督
民国后期国统区选举诉讼程序研究
2016年
自清末资议局选举后,历届中国政府都试行了现代意义上政治选举,随着选举活动的开展,选举纠纷和选举诉讼也日益增多。选举诉讼因公众参与政治选举而引起,是近代西方政治法律文化冲击传统社会的产物,反映着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形态和法律文化的变迁。所谓选举诉讼,“乃选举人或候选人确认办理选务人员或其他选举人及候选人有威胁利诱或其他舞弊情事时,或确认当选人资格不符,或所得票数不实,及候选人确认其本人所得票数被计算错误的,于法定期限内向法定机关提出诉讼之谓”。[1]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2]广义上选举诉讼是既包含追究选举违法者责任的刑事诉讼,也包含选举无效和当选无效等事关选举效果的民事诉讼,还可涉及追究行政责任的行政诉讼。狭义上的选举诉讼仅是针对选举效力(选举无效、当选无效等)问题提起的诉讼。本文关注对象是狭义上的选举诉讼,具体而言,是民国后期国统区参照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选举诉讼的司法体制。
牛杰
关键词:民事诉讼程序政治选举民国后期国统区选举诉讼行政责任
清代的诉状及其制作者被引量:9
2009年
以"淡新档案"、"巴县档案"和"南陵县档案"中的诉状为主要考察对象,本文对清代诉状制作的实际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清代实行宫代书制度的本意,是为了在诉状制作过程中排除第三人的介入,但实际上,19世纪中国的诉状,很多是由那些靠读写能力糊口的下层识字阶层所制作。其中"(官代书)制作"一类诉状往往只占全部诉状的少数,而大部分诉状是由起诉人或某个有读写能力之辈事先以某种形式写成。这些诉状中往往使用定型化的表述和模式化的情节,显得虚构、夸张甚至危言耸听,而"讼师秘本"则提供了如何进行虚构和夸张的范例。地方官们由于频繁地接触到此类风格的诉状,习以为常,因此几乎都不必对混入其中的虚构性内容感到过于厌烦。
唐泽靖彦牛杰
关键词:诉状代书讼师讼师秘本清代司法
民国后期妨害投票罪及其刑事追诉程序研究——基于地方选举诉讼档案的考察
2017年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规定的妨害投票罪由清末民初的妨害选举罪变迁而来,包括妨害投票自由罪、投票受贿罪等七种罪行。妨害投票案件的刑事追诉启动方式包括受害人的控告、官方人员检举告发及他人告发等三种方式。此类案件由地方法院和县司法处管辖,高等法院不直接审理一审投票罪案。妨害投票罪的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对妨害投票罪的追诉,既是刑事法律体系内部的完善,也是对民国宪政体制的刑法性维护。
牛杰
关键词:地方选举争讼
民国后期选举争讼中的宪政话语和法律观念——基于地方选举诉讼档案的考察
2014年
民国后期,选举争讼案件大量出现。在控诉书中,控诉人表现出对宪政和选举制度的认同、对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强调以及对不法势力和权力滥用的依法抗争。与此相对,控诉书描述的违法行为显示了部分候选人和选举管理人员的违法舞弊行为及法律意识的单薄。相关资料还显示,处理选举争讼的政府官员有的能依法处理案件,有的则包庇违法行为。选举争讼的相关档案资料,展示了民国后期政治生态的复杂情况,也反映了民主选举实践的曲折与艰难。
牛杰
关键词:选举诉讼
论民国初年抵押债权优先受偿原则的确立
2010年
在民国初年的民间习惯中,抵押债权是否优先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全国没有一致的抵押规则,很多地区抵押债权没有优先权,在债务人破产时抵押权债券与其他债权处于同等地位。论文对民国初年的有关习惯进行了考察,并结合习惯与近代抵押立法的差异,重点分析大理院的司法判决,并试图展示抵押债权优先原则在近代中国法律制度中确立的细微过程。
牛杰
关键词:民国抵押优先受偿
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司法裁判观念的变迁被引量:1
2011年
辛亥革命至今的百年间,中国社会的主流司法观念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司法裁判观念发展轨迹是从传统性到西方化,再从革命性到专业化,今天则处于纷纭复杂的矛盾纠结之中。
牛杰
关键词:辛亥革命司法裁判西方化
民国后期选举纠纷的非正式解决方式研究
2019年
民国后期,有些选举纠纷并非通过选举诉讼等法定程序来解决,在选举争议各方矛盾尖锐化时,地方政府经常积极主动介入,平息选举中的宗族、派系纠纷。而在地方政府卷入选举纠纷之后,则会有参议会等其他机关和团体参与调解。政治压力和武力胁迫也是解决选举纠纷的手段,有时则是在舆论影响下双方妥协达成和解。这些非正式解决方式主要作用是维护选举秩序和社会秩序,并不能真正公正合理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政治权益。
牛杰
关键词:民国调解
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
本文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问题作以探讨。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及其法律冲突,主要介绍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特征和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并着重从合同当事人的缔约能力、合同的形式、...
牛杰
关键词:国际贸易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意思自治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