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洲

作品数:1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免疫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后
  • 2篇缺血后肢
  • 2篇缺血后肢血管
  • 2篇组织化学
  • 2篇胃癌
  • 2篇细胞
  • 2篇下肢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结直肠

机构

  • 14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佳木斯市妇幼...
  • 1篇佳木斯医学院
  • 1篇海南省第二人...
  • 1篇同江市中医院

作者

  • 15篇王亚洲
  • 4篇陈玉强
  • 4篇金松
  • 4篇王跃生
  • 3篇张立海
  • 3篇孟凡石
  • 3篇王娇
  • 3篇吕鑫
  • 2篇王桂梅
  • 2篇陈振栋
  • 2篇钟敏
  • 2篇王树卿
  • 2篇陈福军
  • 1篇范东旭
  • 1篇何其勇
  • 1篇刘程伟
  • 1篇杨婷
  • 1篇江清林
  • 1篇张雪松
  • 1篇张雅军

传媒

  • 9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局解手术...
  • 1篇佳木斯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第八届全国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8
  • 1篇199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组织中NF-κB、P73表达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而紧要相关,目前幽门螺旋杆菌被认为感染是诱发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组实验从胃癌组织中Hp与NF-κB、P73表达两者存在正相关性。方法:(1)收集2012-01~2013-03间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胃癌手术住院病人100例。(2)Warthin-Starry银染法观察Hp感染情况,诊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3)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样本中有无NF-κBP65及P73蛋白的表达。(4)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Spearman等级相关对相应资料进行分析,取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有HP感染的胃癌组织、无HP感染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81%、20.58%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7,P<0.05);有HP感染的胃癌组织、无HP感染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P7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85%、17.65%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P<0.05),正常的胃黏膜无NF-κBP65和P73蛋白的表达。结论:(1)胃癌患者NF-κB表达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存在相关性。(2)胃癌患者P73蛋白表达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存在相关性。(3)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有NF-κB和P73的表达,而正常的胃黏膜组织没有NF-κB及P73的表达。
魏微微王亚洲孟凡石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旋杆菌NF-ΚBP73
肠内营养加入双歧因子及双歧杆菌对烫伤大鼠机体免疫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肠内营养进步之一就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免疫型、微生态型等新型肠内营养,目的更能有效地改善机体及细胞免疫功能和氮平衡状态,促进创口愈合,降低感染发生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而近年来国内外对双歧杆菌及双歧因子的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及其他因子对保持肠道正常微生物菌群平衡及肠黏膜屏障,增强机体非特异和特异性免疫反应,控制内毒血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王亚洲王明坤
关键词:双歧因子双歧杆菌肠内营养免疫力炎症反应
MTA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M TA 1基因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浸润转移及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中M TA 1基因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 TA 1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P<0.05),M TA 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M TA 1基因的过度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M TA 1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转移的重要指标。
张立海王娇孟凡石王亚洲王树卿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MTA1肿瘤转移免疫组织化学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93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药物辅助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对收治的9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111条下肢)急行手术取栓及药物辅助抗凝、溶栓、扩冠等治疗的效果。结果:术后82例患者感到患肢变暖,查体股、动脉搏动恢复;77例患者患肢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可触及搏动。术后6个月~5年,应用Doppler彩超对患者作远期随访,其中75例患者血管通畅,5例出现再阻塞,通畅率81%。结论:Fogarty导管手术取栓配合适时的药物辅助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可以取得较理想的远期疗效。
刘程伟张雪松金松孟凡石王跃生王亚洲王树卿
关键词:下肢动脉动脉栓塞药物治疗
糖尿病人急腹症的危险因素及围手术期处理
1998年
我科自1992年2月~1998年2月共收治糖尿病人急腹症96例。本文就其危险因素和围手术期处理中的几个问题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97例中男56例,女41例。年龄21~80岁,平均50岁,97例均为急诊手术。入院前病人已知患糖尿病者68例。其中胰岛素依赖型的6例,长期口服降糖药物者17例,间断口服降糖药物者31例,单纯饮食控制者14例。入院前病人无糖尿病史者28例,占29%。术前测定血糖>16.
王亚洲黄士杰赵志东
关键词:糖尿病围手术期
Smad-4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评价患者预后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借助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Smad-4的表达情况,评估Smad-4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7例结直肠癌组织及37例癌旁组织中Smad-4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肿瘤标本中Smad-4的表达量与患者术后总体无瘤生存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一定比例的(63例)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可见Smad-4蛋白的显著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64.94%[63/97],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在结直肠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例)16.21%[6/3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证实Smad-4蛋白表达高、低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Smad-4蛋白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在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Smad-4高表和低表达的两类患者中,其临床预后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Smad-4蛋白可以有条件的作为评估术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预后的蛋白标记物。
王星权王亚洲陈玉强王跃生吕鑫
关键词:结肠癌免疫组化
实验性兔动脉损伤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变化
本文对实验性兔动脉损伤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研究证实,动脉损伤后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井参与新生内膜形成,为血管再狭窄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金松杨婷王亚洲
关键词:动脉闭塞血管外科纤维细胞
文献传递
应用改良术式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45例体会被引量:2
2005年
于长波范东旭王亚洲
关键词:改良术下肢浅静脉曲张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和环氧化酶-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检测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KGF与COX-2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及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GF和COX-2蛋白表达,并采用CD34抗体染色检测MVD。结果 KGF和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6%(42/64)和79.7%(51/64),分别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23.3%(7/30)和13.3%(4/30)〕,P=0.046、P=0.008。胃癌组织MVD为31.8±8.0,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14.3±6.1(P=0.000);KGF与COX-2蛋白均表达阳性者MVD为35.9±5.7,明显高于两者表达均为阴性者的25.7±7.0(P=0.000)。胃癌组织中KGF和COX-2蛋白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及TNM分期有关(P<0.05、P<0.01),MVD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1),但均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KGF与COX-2联合表达者与胃癌的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KGF与COX-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10,P=0.000);胃癌组织MVD与KGF和COX-2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675,P=0.000;r=0.657,P=0.000)。结论 KGF和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通过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协同参与胃癌的浸润、转移。
陈振栋谭浪平王亚洲孙岩松邱堃
关键词:胃癌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环氧化酶-2微血管密度血管生成
去乙酰化胃肠激素联合G-CSF及bFGF促进糖尿病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去乙酰化胃肠激素(UAG)、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以120例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A、B、C三组,并将每组40例进一步划分出组1、组2,各组1均为正常后肢缺血模型、组2均为糖尿病后肢缺血模型。A1、A2组不予药物干预;B1、B2组予G-CSF联合b FGF干预;C1、C2组予UAG、G-CSF联合b FGF干预。术后1周,每组取10只大鼠,检测缺血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术后4周,余大鼠行激光多普勒检测后肢肌肉血流后,处死并检测缺血区组织毛细血管数量。结果:MMP-9及VEGF表达均呈现C组>B组>A组、各组1>各组2趋势,且C组与A组、B组与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C2组MMP-9及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B2组(P<0.05);组内对比,A1、B1组分别明显高于A2、B2组(P<0.05)。肌肉血流及毛细血管数量亦呈现C组>B组>A组、各组1>各组2趋势,且C1组与A1组,B1组与A1组,C2、B2、A2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A1、B1组分别明显高于A2、B2组(P<0.05)。结论:UAG联合G-CSF与b FGF可有效促进糖尿病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促进MMP-9、VEGF的表达有关。
张立海王娇陈福军钟敏金松王桂梅王亚洲王跃生
关键词:肢体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