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民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4篇老年
  • 3篇心病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溶栓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3篇冠心病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溶栓治疗
  • 2篇介入
  • 2篇老年冠心病
  • 2篇老年人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病变
  • 1篇电图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疾病

机构

  • 10篇南阳市中心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0篇王伟民
  • 6篇杨清泉
  • 3篇杨守忠
  • 3篇郭华
  • 3篇王霞
  • 2篇卢才义
  • 2篇李纲
  • 2篇韩学华
  • 2篇李惠
  • 1篇王枫岭
  • 1篇杨东伟
  • 1篇刘成群
  • 1篇郑喜胜
  • 1篇冀元元
  • 1篇刘志远
  • 1篇张金盈
  • 1篇张钊
  • 1篇陈学云
  • 1篇张锋
  • 1篇李玉东

传媒

  • 2篇河南医药信息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医学信息(西...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及多支病变的介入治疗探讨被引量:1
2004年
杨守忠李惠王伟民杨清泉郭华卢才义
关键词: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老年人
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2006年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快速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24例AMI快速房颤患者,先给静脉推注负荷量胺碘酮150 mg,继之持续静脉泵入,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情况、血压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用药后30 min6、h、24 h心室率分别为(120±12)次/min(、85±9)次/min(、75±10)次/min,较用药前(130±13)次/min显著降低。血压无明显变化。其中18例患者在24 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75%。1例出现窦缓,1例出现窦性停搏。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快速房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措施。
杨东伟李玉东李纲韩学华王伟民杨清泉
关键词: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心房纤颤
辛伐他丁在急性心梗溶栓患者中的早期应用
2002年
目的 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中 ,将辛代他丁与溶栓治疗联合应用 ,观察其对梗死相关动脉短期开放和日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 33例AMI溶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二组基线水平差异无明显著性。第一组 :16例 ,不考虑其血脂水平 ,入院后在溶栓治疗时即开始给予辛伐他丁 2 0mg/d ;共服用 6个月 ;第二组 :17例 ,仅给予溶栓治疗 ,不给予降脂治疗。随访 6个月 ,观察辛伐他丁与溶栓治疗联合应用对梗死相关动脉开放和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复发性心绞痛 )的发生的影响。结果 在AMI溶栓患者中 ,早期联合应用辛伐他丁 ,一个月后血管造影显示不影响近期动脉开放作用。但是随访 6个月 ,辛伐他丁与溶栓治疗联合应用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于对照组 ,发生率分别为 31 3% ,5 8 8%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王伟民王霞刘成群
关键词:心肌梗塞辛伐他丁溶栓疗法心血管事件
通心络胶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通心络胶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浆BNP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BNP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O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张一帆杨清泉冯文化王伟民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通心络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
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
2002年
王伟民陈学云王霞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律失常老年心电图
尿激酶-肝素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2003年
目的 :比较尿激酶 (UK) 肝素溶栓与传统方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各自的疗效 ,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UA的合理方案。方法 :入选UA患者 92例 ,采用随机分组 ,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 4 6例。观察两组治疗后近期及远期心绞痛的发生频度、程度、心电图改变及再住院率和转化为稳定型心绞痛的几率。结果 :溶栓组HR、BP等生命体征无改变 ,心肌耗氧量不增加 (P均 >0 .0 5 ) ,但是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发作程度、降低S T段下移的幅度 (P <0 .0 5或P <0 .0 1) ,减少心绞痛发作时伴随的室性早搏、心动过速以及再住院的几率等 ,显示溶栓治疗抗心绞痛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低剂量缓给UK加肝素维持的溶栓方案适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王伟民张金盈王枫岭
关键词:尿激酶肝素溶栓不稳定型心绞痛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的影响
2002年
目的 :比较AMI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 ,评价溶栓治疗对AMIQTd的影响。方法 :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前后心电图的QTd和QTcd。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QTd为 5 8 43± 8 84ms ,溶栓后为 3 4 3 5±10 .62ms(P <0 .0 1) ;溶栓前QTcd为 61 49± 12 .0 3ms ,溶栓前为 3 8 72± 10 .3 1ms(P <0 .0 1)。结论 :溶栓治疗能够明显缩短QTd和QTcd ,可能与梗死血管再通 。
王伟民王霞张宝丽
关键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
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2007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85例患者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正常对照组。分析各组之间冠脉病变程度与相应的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冠心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越高,冠脉病变狭窄程度越严重。结论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评价和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刘志远李纲韩学华王伟民杨清泉郑喜胜冀元元郭华
关键词:D-二聚体冠心病冠状动脉
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探讨
<正>目的:老年冠状动脉(冠脉)多支病变、复杂病变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探讨。方法:入选患者为2001年11月至2003年1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的住院患者,52例患者(男3...
杨守忠李惠王伟民杨清泉郭华卢才义
文献传递
老年人急性心肌再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2004年
目的 :对老年人急性心肌再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 ,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程度 ,并积极干预 ,降低发病率。方法 :对 3 2 6例诊断明确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首发组与复发组 ,比较两组发病危险因素 (血压、血脂、血糖、吸烟、饮酒及肥胖 )。结果 :高血糖、高血脂是老年人急性心肌再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发病率显著高于首发组 (P <0 0 5 ) ,高血压、吸烟、饮酒、肥胖均是首发与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首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在干预高血压、戒烟、酒 ,控制体重的同时 ,积极治疗高血脂 ,控制理想血糖水平 ,才能进一步降低老年人心肌梗死发病率。
张钊杨守忠杨清泉张锋李慧王伟民
关键词:老年人首发高血脂吸烟肥胖急性心肌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