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青
- 作品数:43 被引量:138H指数:6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实用化全固态266nm激光器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报道了W级实用化全固态266nm紫外激光器的设计和应用。在简单紧凑的平平直腔内,使用声光Q进行调制,通过LD端面抽运Nd:YVO4激光晶体产生平均功率8W的1064nm近红外光。采用Ⅱ类临界相位匹配的KTP晶体进行腔内倍频,产生平均功率5W的532nm绿光。然后,采用Ⅰ类临界相位匹配CsLiB6O10(CLBO)晶体进行腔外四倍频,产生平均功率1.3W、脉宽约11ns和重复频率20kHz的266nm紫外激光。用该紫外激光器清洗发光二极管(LED)基板,结果表明:激光器性能稳定,清洗效果良好。
- 耿爱丛张鸿博王桂玲薄勇许祖彦王晓青沈德忠
- 关键词:激光技术四倍频ND:YVO4紫外光
- 阳极氧化法制备TiO_2有序多孔薄膜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二次阳极氧化工艺,以含有氟化铵和水的乙二醇体系作为电解液,在纯钛表面制备有序的TiO2多孔薄膜。通过改变预处理方式、电压、氧化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实验参数来探究其对TiO2多孔薄膜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抛光后Ti基片制得的TiO2多孔薄膜表面更加平整;TiO2纳米孔的孔径和孔间距随着阳极氧化电压升高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增大;TiO2纳米孔的孔径随着阳极氧化时间延长增大,孔壁随时间延长减薄,通过控制氧化时间可以实现纳米孔薄膜向纳米管阵列的转变;搅拌速度在400 r/min时,能够获得有序的自组织TiO2多孔薄膜。
- 耿翀严清峰王晓青沈德忠
- 关键词:二氧化钛阳极氧化法多孔薄膜纳米管阵列
- 离子束刻蚀处理CLBO晶体抛光表面的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作用时间、不同工件转速、不同入射角度等条件下离子束对CLBO晶体抛光表面的处理效果.用原子力显微镜来观察和比较了CLBO晶体抛光表面处理前后的形貌和粗糙度.试验结果显示,离子束刻蚀的时间并非越长越好;较大的工件转速使晶体表面粗糙度变大;当离子束入射角度在30~60°之间时,处理后晶体表面粗糙度均变小,90°入射时,粗糙度明显增大.试验证明,离子束处理对晶体抛光表面粗糙度Rz值影响较之Ra值更大.
- 袁欣沈德忠王晓青沈光球
- 关键词:离子束刻蚀入射角原子力显微镜抛光表面处理
- 利用纳米球光刻制备大面积有序的纳米孔阵列
- <正>大面积有序纳米结构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在太阳能电池、光子晶体、高密度磁存储等领域都有潜在应用前景,因而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纳米球光刻技术是以二维胶体晶体作掩膜制备有序微纳米结构的一种简单、快捷、成本低、产出高...
- 余洁严清峰沈光球王晓青沈德忠
- 关键词:胶体晶体微透镜阵列
- 文献传递
- 球形尖晶石LiMn_2O_4掺杂钇的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利用控制结晶方法,在前驱体碳酸锰中共沉淀掺杂适量的钇,得到球形掺杂钇的碳酸锰,在540℃预烧后,与锂盐一起焙烧,可以得到高活性的掺钇球形尖晶石LiMn_2O_4.XRD分析表明,产物中无杂相产生.研究表明,掺杂钇与掺杂其它金属离子的特性不一样,钇具有催化特性,掺杂钇可以提高尖晶石LiMn_2O_4中锰的活性.掺钇使得更多的Mn^(3+)参加电化学反应,增加容量;但同时也使更多的锰与电解液反应,造成锰的溶解,容量损失.掺钇量越多,锰的溶解量越大.因此,合适的掺杂量对于保证产品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实验证明,掺钇0.5%的产品Li(Y_(0.005)Mn_(0.995))_2O_4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其常温初始比容量为130mAh·g^(-1),大于纯相的锰酸锂的125mAh·g^(-1),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120mAh·g^(-1),容量保持率为92.3%.
- 何向明蒲薇华蔡砚王晓青姜长印万春荣
- 关键词:钇电化学性能锂离子电池
- 一种非线性光学晶体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线性光学晶体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化合物,该化合物较容易得到大尺寸单晶。本发明所提供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化合物是硼酸镉锌,分子式为(Cd<Sub>x</Sub>Zn<Sub>6-...
- 潘峰沈德忠王晓青沈光球尉京志
- 文献传递
- 纳米球刻蚀胶体模板的热改性研究
- <正>纳米球刻蚀是一种利用化学自组装胶体晶体单层作为掩膜的一种低成本且快速制备有序纳米结构的技术,在微纳米加工中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一种调节聚合物纳米微球间隙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SEM)对聚
- 耿翀严清峰沈光球王晓青沈德忠
- 关键词:胶体晶体
- 文献传递
- 金属酶中双氧活化的模型研究及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金属酶活化双氧的过程对生物体内新陈代谢、信号转导等一系列功能至关重要。生物体内实现双氧活化功能的金属酶主要有血红素酶和非血红素酶两类。对模型化合物催化双氧活化过程中间体的表征及催化反应产物的分析可以揭示金属酶的双氧活化机理;对模型化合物的反应活性与配体电子效应的研究将为配合物催化剂的配体设计提供指导。特别是血红素酶和非血红素酶可以实现对C—H键的选择性活化,这是化学反应的难题之一。因此这些模型化合物可以被用做催化剂来解决药物发现、工业生产以及能源转化中的难题。本文介绍了血红素酶和单核非血红素酶模型化合物在机理研究上的近期进展,分析了卟啉类似物、二组氨酸一羧酸面式结构酶模型化合物等模型的设计思想和高价金属氧合中间体的电子结构,总结了配体电子效应和模型化合物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目前模型化合物在双氧活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对其在基础研究及应用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王志鹏张艳王晓青
- 四硼酸锶SrB4O7的晶体结构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质被引量:2
- 2001年
- 采用Kyropoulos法生长出高质量大尺寸的SrB4O7晶体,以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讨论了与文献报道的晶体结构测量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指出了前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该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潘峰王如骥沈光球尉京志王晓青沈德忠
- 关键词:晶体结构非线性光学性质
- 浅析对血红素氧合过程认识的几个争议被引量:4
- 2014年
- 血红蛋白是高等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载氧蛋白,其活性中心是血红素,氧分子可与血红素中的铁可逆结合实现载氧。虽然人们对血红蛋白运载氧气的生物化学作用机制已有系统的认识,但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与分析数据的差异和分歧,对于血红素中心铁离子与氧分子配位的键合结构及相关性质变化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就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部分争议进行梳理总结,同时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几种血红素氧合过程的结构模型进行合理性分析。
- 王志鹏张艳王晓青
- 关键词:血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