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林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衰竭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2篇心功能
  • 2篇血压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高血压
  • 2篇慢性
  • 2篇高血压
  • 1篇地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机构

  • 10篇平顶山市第一...

作者

  • 10篇王林华
  • 2篇杨秋菊
  • 1篇李小静

传媒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3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司匹林与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对比阿司匹林与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2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内皮细胞相关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实验组治疗2个月后超敏C反应蛋白、内皮细胞相关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明显低于对照组21.57%(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有效改善心脏X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血管内皮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稳定。
王林华
关键词:心脏X综合征阿司匹林麝香保心丸
氟伐他汀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PS、U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9
2022年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P选择素(PS)、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CHF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各34例。对照A组给予氟伐他汀治疗,对照B组给予rhBNP治疗,观察组给予氟伐他汀及rhBNP治疗。统计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PS、UA水平、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目。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PS、UA、TNF-α、IL-6、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EPC数目显著多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rhBNP治疗老年CHF患者,可降低PS、UA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增加外周血EPC数目,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王林华李小静常建航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氟伐他汀P选择素内皮祖细胞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组(观察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王林华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螺内酯贝那普利临床疗效
前列地尔对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对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降压、降糖、强心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BNP)、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峰值(A)的比值、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NP、CRP、IL-6低于对照组,E/A、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减轻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水平以及氧化应激水平,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王林华
关键词:前列地尔心力衰竭心功能炎症因子氧化应激
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改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11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IMT增厚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连续治疗24个月,每3个月复诊1次.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均降至正常范围内.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6、12、24个月,颈动脉IMT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6、12、24个月,颈动脉IMT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0.96±0.12)mm比(1.03±0.13) mm、(0.88±0.11) mm比(1.02±0.11) mm、(0.84±0.09)mm比(1.00±0.09)mm](P< 0.05).两组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坎地沙坦可减小颈动脉IMT,延缓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王林华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坎地沙坦内膜中层厚度
心房颤动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调查心房颤动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平顶山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24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心房颤动患者就医延迟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心房颤动患者就医延迟发生率为36.1%;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房颤相关知识是心房颤动患者就医延迟主要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延迟就医情况较为严重,多发生在经济状况不佳、居住在农村、社会支持水平低及疾病认知水平不高的患者中,应引起医护人员及社区工作人员的重视,加强房颤知识的宣传和干预,提高患者及早就医的自觉性。
高曦杨秋菊王林华
关键词:心房颤动就医延迟疾病知识社会支持
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1日~2022年6月1日收治的165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干预前及干预后1、3、6个月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MMAS-8)]及饮食依从性、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1、3、6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评分、饮食依从性评分、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健康管理可提高AMI患者介入术后治疗依从性,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高曦杨秋菊王林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健康管理治疗依从性心血管事件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基础性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血清因子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胱抑素C(CysC)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每搏输出量、每博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基础性治疗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和心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其安全性较高。
王林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参芪扶正注射液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心功能
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甲磺酸氨氯地平(研究组)和非洛地平(对照组),每组各58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详细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及电解质紊乱。结论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王林华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甲磺酸氨氯地平非洛地平临床疗效
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并逆转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并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效果.方法 90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每次1片,每天1次;比索洛尔2.5 m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每次1片,每天1次.观察两组经过6个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A峰速度(PAV)、E峰速度(PEV)、A/E值变化幅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40/45),优于对照组的82.21%(37/45)(χ^2=5.64,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IVS、PWT、LVMI明显降低(t=4.12、3.36、5.34,均P<0.05),对照组IVS、PWT、LVMI也明显降低(t=3.83、2.66、4.15,均P<0.05).两组PAV、PEV、A/E值变化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3.12、3.45,均P<0.05).结论 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联合比索洛尔可以更有效降低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提高左心室的舒张功能.
王林华
关键词:培哚普利吲达帕胺比索洛尔肥大左心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