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
- 作品数:15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后腹膜包裹法治疗输尿管长段撕脱伤5例报道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后腹膜包裹法治疗输尿管长段撕脱伤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共诊治5例输尿管镜取石术中并发输尿管长段撕脱伤患者,均采用输尿管置内支架管,5-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输尿管断端恢复输尿管连续性,后腹膜全程包裹输尿管,输尿管内支架3个月后拔除。结果 1例患者拔除输尿管内支架管并发伤侧肾轻度积水,随访1年肾积水无加重;4例患者拔除输尿管内支架管后伤侧肾积水较术前均减轻,随访肾积水无加重。无伤侧肾感染患者。结论后腹膜包裹法可作为治疗输尿管长段撕脱伤的一种手术方式。由于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明确该手术方式优势和长期效果。
- 陈善群陈晓峰徐清伟邓旺龙邹义华李强许良余王栋郭小勇
- 关键词:输尿管撕脱
- 尿道下裂及前尿道狭窄患者行口腔粘膜游离代尿道治疗的临床效果
- 2020年
- 目的分析尿道下裂及前尿道狭窄患者行口腔粘膜游离代尿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尿道下裂及前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行口腔粘膜游离代尿道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尿流率和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治疗成功者共计48例,治疗总成功率为96.00%。50例患者治疗前的尿流率均值为(3.97±0.76)ml/s,治疗后的尿流率均值为(27.88±5.79)ml/s,治疗前后的尿流率变化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相较于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尿道下裂及前尿道狭窄患者,在其临床治疗中安排予以口腔粘膜游离代尿道治疗,不仅手术治疗成功率高,同时还能够收获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建议推广。
- 郭小勇陈晓峰邓旺龙王栋
- 关键词:尿道下裂前尿道狭窄
- 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的40例患者展开临床治疗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并对其采用钬激光碎石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评估。结果治疗后结石排净率高达85.0%(34/40),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0%(12/40)。治疗后患者最大尿流率、生活质量指数、残余尿量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对患者损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前列腺功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许足三陈善群邹义华王栋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结石电外科手术前列腺切除术碎石术
- 多房囊性肾瘤1例报告
- 2012年
- 病例报告:患者,女,21岁。以“发现右上腹部肿物1天”为主诉于2011年8月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上腹部、肋弓下可触及一肿物,约14cm×10cm大小,伴局部轻微胀痛,无放射痛,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咳嗽咯血,无胸闷心悸,无呼吸困难。体重无减轻。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无异常。
- 陈晓峰陈善群郭小勇邹以华邓旺龙徐清伟许良余王栋龚烨张威
- 关键词:肾肿瘤
- 阴茎切除术和同期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10例的近期疗效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总结阴茎切除术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同期治疗阴茎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术前5~7天使用抗菌药,阴茎局部及腹股沟区高锰酸钾溶液泡洗,先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或阴茎全切+会阴尿道造口术,同期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时皮肤切缘缝线作为牵引,沿浅筋膜浅层和浅筋膜深层之间少血管平面分离,术后皮瓣下置多孔引流管接负压吸引,皮瓣用丝线固定于相应位置的深筋膜处,皮缘处分浅筋膜浅层,皮肤两层缝合。结果中位术后住院日14天(范围10~18天),出院时伤口痊愈或仅有小的并发症。伤口部分裂开1侧。皮肤切口边缘坏死6侧(30%),无腹股沟皮瓣感染或深静脉血栓,无下肢淋巴水肿、淋巴囊肿或血肿。随访1~28个月,平均18个月。无瘤生存10例,无阴茎或腹股沟处复发。结论阴茎切除术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同期治疗阴茎癌,并发症发生率无增高。采用改良的腹股沟清扫术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对预防腹股沟淋巴结复发和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 陈晓峰陈善群许良余徐清伟邹以华李强王栋郭小勇邓旺龙
- 关键词:阴茎肿瘤淋巴结
- 肾结石合并错构瘤的腔内碎石治疗(附3例报告)被引量:4
- 2014年
- 2011年10月~2013年3月,对3例肾结石合并错构瘤行腔内碎石治疗。1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1例B超定位下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1例先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因未碎石完全而输尿管软镜故障留置双J管,1个月后B超定位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3例均未处理错构瘤,均手术顺利,结石取尽,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
- 许良余陈善群王栋邹义华龚烨张威
- 关键词:肾结石错构瘤腔内碎石
- 85例睾丸扭转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报告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措施,分析睾丸扭转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郴州市第--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情况。年龄10-58岁,中位年龄15岁;左侧56例,右侧29例;冬季发病32例,春季21例,夏季16例,秋季16例;主诉阴囊疼痛83例,伴放射痛28例,烦躁、出冷汗15例,恶心、呕吐6例,发热7例。院外首诊为睾丸扭转34例,首诊为炎症或外伤等51例。有详细记录的鞘内睾丸扭转患者38例,其中由外侧向中线扭转25例(左侧14例,右侧11例);由中线向外侧扭转13例(左侧11例,右侧2例)。结果行睾丸复位固定术30例,睾丸切除术50例,手法复位2例,自行复位1例,拒绝治疗2例。50例睾丸切除,33例睾丸保留,其中起病6h内就诊7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5例,手法复位1例,自行复位1例,失访1例,6例睾丸无萎缩。总体睾丸器官切除和功能丧失率达81.1%(60/74)。结论睾丸扭转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期,左侧多见,冬春季多发.主诉以阴囊疼痛为主(居多),多伴恶心呕吐放射痛,易误诊。睾丸扭转方向不全是由外侧向中线扭转,不推荐手法复位。起病6 h内早期手术复位多能挽救睾丸。睾丸扭转后总体睾丸器官切除和功能丧失率高。
- 陈晓峰张威邓毕华邓旺龙王栋邹义华
- 关键词:精索扭转睾丸固定术手法复位
- 腹腔镜联合肾镜同期处理肾结石合并肾囊肿26例临床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并分析腹腔镜联合肾镜同期处理肾结石合并肾囊肿疗效。方法:将2013年8月-2015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入院治疗的52例肾结石合并肾囊肿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n=26)与常规组(n=26),常规组采用常规手术疗法,联合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肾镜同期处理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在排石情况上,联合组一次性排石成功24例(92.31%),对照组一次性排石成功23例(88.46%),两组患者排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上,联合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结石合并肾囊肿的患者,在患者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采用腹腔镜联合肾镜同期处理法,该种疗法可以减少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的痛苦,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 王栋
- 基于尿控的改良1470 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在高龄高危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行保留尿控策略的1470 nm激光剜除术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70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患者采用保护尿控功能的改良1470 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作为保留尿控组,以同期35例采用常规1470 nm激光剜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各时点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分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5 d拔除导尿管。拔除尿管后24 h,保留尿控组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5.7%和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拔除尿管后1周分别为2.9%和20.0%(P> 0.05),拔除尿管后1个月,分别为0.0%和8.6%(P> 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均为0.0%,两组间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在拔除导尿管1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基于尿控的改良1470 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术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疗效显著,是一种适合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邓旺龙孙建明陈晓峰徐清伟郭小勇王栋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高龄高危尿失禁
- 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评价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对局限性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局限性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对照组实施开放性保留肾单位手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肾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情况、住院时长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和肾缺血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局限性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其创伤小,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 许足三陈善群邹义华王栋
- 关键词: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