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动脉瘤可脱落弹簧圈治疗术后随访MRA与DSA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通过与数字血管减影(DSA)对比,评价1.5T的MR血管成像(MRA)在可脱落弹簧圈治疗脑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65例接受可脱落弹簧圈治疗的患者在栓塞术后3至12个月行DSA和1.5T的MRA检查。MRA图像评价有无动脉瘤的残留,DSA作为参考标准。结果MRA评价动脉瘤残留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95%可信区间(CI):51.9~95.7%),100%(97.5%CI:93.5~100%)和95.7%(95%CI:88.0~99.1%)。阳性和阴性预测率为100%和94.8%。DSA与MRA的评价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5T的MRA是一种准确无创的脑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陈文华邢伟邱建国王栋张敏
- 关键词:MR血管成像脑动脉瘤随访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急诊外科夹闭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脉瘤急诊外科夹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3例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全部行16层螺旋CTA检查。运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评价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瘤颈形态及动脉瘤与颅骨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并根据16层螺旋CTA结果行急诊外科治疗。结果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够准确地提供颅内动脉瘤的部位、瘤体、瘤颈大小和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并且,能够帮助神经外科医师顺利找到动脉瘤后成功夹闭。结论16层螺旋CTA是一种准确微创的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并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指导动脉瘤的急诊外科治疗。
- 周智周忠义陈文华邢伟邱建国王栋张敏
- 关键词:CT血管成像颅内动脉瘤
- CT灌注在进展期NSCLC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早期改变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和分析CT灌注(CTP)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的早期参数变化。方法将进展期和晚期NSCLC患者15例,分为恩度联合化疗组(恩度组)和普通化疗组(对照组),其中恩度组9例,对照组6例。两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周期后行2次CTP检查,计算灌注参数BF、BV等参数值,对比治疗前后两组CTP参数的改变情况。结果恩度组治疗前的灌注参数BF的检测值低于治疗后(P=0.038<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TP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出现BF变化的比率不同,恩度组高于普通化疗组(P=0.028<0.05)。结论 CTP可发现进展期和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恩度联合化疗后,早期可表现为BF增高。
- 王栋单飞邱建国邢伟
-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灌注成像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