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栋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乌龙茶
  • 4篇增湿
  • 4篇涩味
  • 4篇浓香
  • 4篇浓香型
  • 4篇萎凋
  • 4篇香型
  • 4篇苦涩味
  • 2篇艺术
  • 2篇人文
  • 2篇人文精神
  • 2篇书法
  • 2篇书法艺术
  • 2篇文化
  • 2篇茶树
  • 2篇茶文化
  • 2篇传统文化
  • 1篇动力疗法
  • 1篇多酚
  • 1篇药理

机构

  • 1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福...

作者

  • 11篇王栋
  • 4篇林金科
  • 4篇张泽兴
  • 4篇曾雅惠
  • 4篇杨淑彬
  • 4篇金心怡
  • 1篇涂良剑
  • 1篇黄学敏
  • 1篇林用松

传媒

  • 1篇茶叶科学
  • 1篇茶叶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2010年中...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6篇2010
  • 3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湿萎凋对浓香型夏暑乌龙茶苦涩味的影响
为了降低浓香型夏暑乌龙茶苦涩味,本实验研究一项加工新技术对乌龙茶苦涩味的影响。以八仙茶和凤凰单枞两个茶树品种的夏暑季鲜叶为研究材料,在萎凋前,将清水喷施于茶青,增湿量分别是鲜叶重的6%、9%、12%、15%、18%,以不...
林金科杨淑彬王栋张泽兴曾雅惠金心怡
文献传递
增湿萎凋对浓香型夏暑乌龙茶苦涩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为降低浓香型夏暑乌龙茶苦涩味,试验研究一项加工新技术对乌龙茶苦涩味的影响。以‘八仙茶’和‘凤凰单枞’2个茶树品种的夏暑季鲜叶为研究材料,在萎凋前,将清水喷施于茶青,增湿量分别是鲜叶重的6%、9%、12%、15%、18%,以不喷清水做对照,进行增湿萎凋,而后按传统工序加工成干茶,探索增湿萎凋新工艺对浓香型乌龙茶苦涩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湿量为鲜叶重的15%和18%的‘八仙茶’和‘凤凰单枞’加工成干茶,苦涩味降低3~4级,品质明显提高。
林金科杨淑彬王栋张泽兴曾雅惠金心怡
关键词:苦涩味
茶与书法
茶,这颗永远值得中国人民骄傲的“明珠”,书法,这门古老而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术,几千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逐渐兴旺发达,并形成了一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两者都融中国哲学、东方文化、华夏民族精神气质于一体,并在人文精...
王栋
关键词:茶文化书法艺术人文精神传统文化
高EGCG茶树品系杂交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高EGCG茶树新品系为杂交亲本,利用"剪花瓣显花丝、剪花丝去雄蕊"的人工杂交授粉法,获得了1619个茶树新种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杂交授粉技术,操作简便,座果率较高,平均为28.28%±16.26%,最高达46.34%,能够顺利实现茶树杂交育种目标,克服了杂交座果率低的难题;杂交亲本组合对座果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杂交苗炭疽病感染率和成苗率,而对种子饱满率和果实种子数影响相对较小。
涂良剑林用松黄学敏王栋郑金贵
关键词:杂交亲和性座果率
增湿萎凋对浓香型夏暑乌龙茶苦涩味的影响
为了降低浓香型夏暑乌龙茶苦涩味,本实验研究一项加工新技术对乌龙茶苦涩味的影响。以八仙茶和凤凰单枞两个茶树品种的夏暑季鲜叶为研究材料,在萎凋前,将清水喷施于茶青,增湿量分别是鲜叶重的6%、9%、12%、15%、18%,以不...
林金科杨淑彬王栋张泽兴曾雅惠金心怡
关键词:乌龙茶萎凋苦涩味
文献传递
乌龙茶中茶多酚和芳香物质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本论文以清香型铁观音为研究材料,建立了茶多酚的最佳浸提和纯化工艺,分析了芳香物质的成分及其含量,并对茶多酚和芳香物质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茶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
王栋
关键词:乌龙茶茶多酚芳香物质生物活性
文献传递
基于上转换稀土纳米材料的光动力疗法用于局部组织深部感染的治疗
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重要元凶之一。面对细菌耐药性的加剧,发展新型的抗菌药物用以治疗耐药细菌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1]。由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抗菌疗法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手段用于治疗耐药菌的感染,光敏剂在被可见...
张宇翔王栋陈锦灿刘雯珍胡萍黄明东陈卓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文献传递
茶黄素提纯技术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茶黄素提纯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基本流程,如Collier法、Ullah法、柱层析法、高速逆流色谱法等,简述了茶黄素的抗氧化、抗癌、抗炎、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理作用,并展望了茶黄素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前景。
王栋
关键词:茶黄素提纯技术药理作用
茶树抗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0年
综述了茶树叶片的形态及解剖结构、细胞膜透性、束缚水相对含量、细胞液浓度、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保护性酶类、冰核活性细菌等方面的茶树抗寒性机制,以及在资源筛选和品种选育方面的研究进展。
王栋
关键词:茶树抗寒性育种
增湿萎凋对浓香型夏暑乌龙茶苦涩味的影响
为了降低浓香型夏暑乌龙茶苦涩味,本实验研究一项加工新技术对乌龙茶苦涩味的影响。以八仙茶和凤凰单枞两个茶树品种的夏暑季鲜叶为研究材料,在萎凋前,将清水喷施于茶青,增湿量分别是鲜叶重的6%、9%、12%、15%、18%,以不...
林金科杨淑彬王栋张泽兴曾雅惠金心怡
关键词:苦涩味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