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江

作品数:90 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专利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6篇甘薯
  • 18篇矮化病
  • 18篇矮化病毒
  • 16篇甘薯病毒
  • 15篇斑病
  • 15篇病毒
  • 12篇引物
  • 12篇黑斑
  • 12篇黑斑病
  • 10篇薯块
  • 10篇株系
  • 9篇毒病
  • 9篇脱毒
  • 9篇病毒病
  • 7篇电泳
  • 7篇凝胶
  • 7篇凝胶电泳
  • 7篇琼脂糖
  • 7篇琼脂糖凝胶
  • 7篇琼脂糖凝胶电...

机构

  • 82篇河南省农业科...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职业...

作者

  • 90篇王永江
  • 78篇张振臣
  • 78篇乔奇
  • 70篇张德胜
  • 60篇田雨婷
  • 56篇王爽
  • 55篇秦艳红
  • 9篇靳秀兰
  • 9篇白瑞英
  • 7篇李中安
  • 7篇周常勇
  • 5篇赵晓立
  • 4篇李玲娣
  • 4篇刘金香
  • 4篇唐科志
  • 4篇蒋士君
  • 4篇周彦
  • 4篇张业辉
  • 3篇张盼
  • 3篇郑文明

传媒

  • 10篇植物病理学报
  • 7篇河南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植物保护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农药学学报
  • 2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农药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河南省植物保...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4篇2004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信息技术在吉林省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当今,信息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了信息现代化农业在全世界范围的发展都比较快速和广泛。信息化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经济成长能力以及...
王永江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业
文献传递
甘薯病毒病害SPVD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危险性甘薯病毒病害SPVD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先分别合成甘薯褪绿矮化病毒的引物、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的引物、甘薯羽状斑驳病毒CH株系的上游引物,然后提取感染SPVD的甘薯叶片的总RNA作为PCR模板,进...
张振臣张盼张德胜乔奇秦艳红田雨婷郑文明王永江
文献传递
烟粉虱对甘薯种薯带毒率及病毒病发生的影响
2024年
病毒病是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限制因素。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是危害我国甘薯的主要病毒。甘薯种薯感染SPCSV是甘薯苗期病毒病严重发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分析了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带毒率对种薯带毒率及病毒病发生的影响,建立了甘薯种薯感染病毒风险和苗期病毒病发生风险的早期预警方法。结果表明,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SPCSV带毒率与种薯SPCSV带毒率密切相关,在田间烟粉虱发生量和带毒率较高的情况下,即使种植不含任何病毒的脱毒试管苗,也会引起较高的种薯带毒率,但不会引起甘薯地上部植株的严重显症。甘薯种薯SPCSV带毒率以及SPCSV和SPFMV复合带毒率与苗期病毒病显症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以利用种薯带毒率预测甘薯苗期病毒病显症率。
王爽赵付枚田雨婷田雨婷张德胜乔奇张振臣
关键词: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一种评价甘薯黑斑病对苗床期薯苗影响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防控效果评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评价甘薯黑斑病对苗床期薯苗影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挑取无创伤、无病害、大小均匀的甘薯,称量获得甘薯鲜重;设置育苗池,并将育苗池分为单独调查区和常规调查区,采用人工接菌方...
张德胜张振臣王爽王永江田雨婷赵付枚乔奇
文献传递
三种甘薯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三种甘薯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分别合成甘薯潜隐病毒引物、甘薯G病毒引物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的引物,然后提取样品中病毒的总RNA,进行反转录;将病毒的上、下游引物分...
张振臣张业辉张德胜蒋士君乔奇王永江秦艳红
文献传递
河南郑州小麦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核糖体基因ITS序列和RFLP分析被引量:20
2008年
采用PCR技术对河南郑州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核糖体基因(ribosomal 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进行扩增,获得片段长度约为1 040 bp。利用UPGMA方法分析了河南郑州禾谷孢囊线虫群体与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中国Heterodera avenae群体,H.australis和H.pratensis亲缘关系很近。8种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zyme,RE)酶切禾谷孢囊线虫ITS的扩增产物,其中HindⅢ、AvaⅠ不能酶切PCR产物;AluⅠ酶切PCR产物,获得560 bp和480 bp 2个片段;RsaⅠ和HinfⅠ酶切后分别得到3个片段(700、320、20 bp和820、180、40 bp);CfoⅠ是3个酶切位点(740、150、110、40 bp);HaeⅢ和MvaⅠ能分别清晰地观察到3个片段(420、350、180 bp和400、340、280 bp),但有微小片段无法清晰观察到。9个种群所得RFLP图谱一致,说明郑州禾谷孢囊线虫群体可能是同一种群且不同于欧洲群体(type A)和印度群体(type B)的C型。
欧师琪彭德良李玉王永江
关键词:禾谷孢囊线虫核糖体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一种预测甘薯育苗期病毒病显症率和严重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甘薯育苗期病毒病显症率和严重度的方法,是在甘薯育苗前,随机抽取甘薯种薯样品,提取种薯样品的总DNA和总RNA,并分别采用PCR和RT‑PCR方法检测种薯携带的病毒情况,根据种薯携带的病毒种类和种薯的带...
张振臣赵付枚王爽田雨婷乔奇秦艳红王永江张德胜
文献传递
甘薯乔治亚曲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及Sweepoviruses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侵染甘薯的Begomoviruses与侵染其他植物的双生病毒明显不同。因此,把侵染甘薯的Begomoviru...
赵晓立田雨婷王永江王爽乔奇秦艳红张德胜张振臣
文献传递
5种杀菌剂对储藏期甘薯黑斑病的防效及对薯块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9
2015年
通过药液浸渍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杀菌剂对储藏期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调查了各处理甘薯的出苗情况和农药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储藏90d后,12.5%粉唑醇SC 80mg/kg、粉唑醇25mg/kg+甲基硫菌灵210mg/kg和粉唑醇25mg/kg+百菌清800mg/kg对黑斑病的防效可达90%以上,各药剂处理对甘薯出苗没有不良影响。720g/L百菌清SC、70%噁霉灵WP、50%多菌灵WP和70%甲基硫菌灵WP在甘薯薯块中的残留量符合相关标准。而12.5%粉唑醇SC 20mg/kg和80mg/kg两处理在甘薯薯块中的残留量高于欧盟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张德胜乔奇田雨婷王爽秦艳红王永江张振臣
关键词:甘薯黑斑病杀菌剂出苗
烟粉虱中甘薯褪绿矮化病毒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粉虱中甘薯褪绿矮化病毒的半巢式RT-PCR检测方法,包括设计合成SPCSV病毒的3条引物CSV70P1、CSV70P2、CSV70P3;用解剖针挑取烟粉虱,放入加有预冷RNA提取液的离心管中,提取烟粉虱的...
张振臣张盼乔奇秦艳红张德胜田雨婷王爽王永江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