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萍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缬沙坦不同治疗时限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 6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入选病例在糖尿病饮食基础上给予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观察组给缬沙坦80mg/d,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2周及24周前后UAER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UAER有所下降(P<0.05),治疗24周后UAER下降更为明显(P<0.01),生化指标中SCr及BUN治疗后均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有益于减少糖尿病肾病UAER延缓DN进展及肾脏保护作用。
- 王瑞萍王煜李轶炜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
- 老年冠状动脉疾病双源CT检查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在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有症状拟诊冠心病心绞痛或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老年患者应用DSCT检查。对12例中重度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以SC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探讨2种检查方法在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58例老年患者DSCT检查显示冠状动脉583段,狭窄病变126段,其中轻度狭窄病变45段,中度狭窄病变39段,重度狭窄病变39段,闭塞3段。DSCT和SCA在检查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及闭塞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SCT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可靠的影像学的检查方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评价老年患者中重度冠脉狭窄上与SCA具有较高的符合性与一致性,值得临床推广。
- 王瑞萍金醒昉胡建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
- 蚓激酶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3
- 2003年
- 蚓激酶已被证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它是一种多分子重组口服制剂,与血栓(纤维蛋白)有特殊的亲和力,能够跟踪溶栓,有效溶解微栓,改善微循环,加强心、脑血管侧支循环,开放性修复血管受损内皮细胞,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管供氧功能,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血栓再次形成.
- 王瑞萍孙凌
- 关键词:蚓激酶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肾病综合征
- 糖、脂代谢异常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糖、脂代谢异常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并且观察糖代谢异常年限与其HRV的关系。方法入选人群为120例老年男性,其中单纯高血压组(A组)4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B组)40例、高血压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组(C组)40例,共3组。分别对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收集其HRV时域指标,之后进行对比分析,了解糖、脂代谢异常对高血压患者HRV产生的影响。在高血压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组中按总胆固醇(TC)<5.72mmol/L及TC≥5.72mmol/L分为非高胆固醇组及高胆固醇组两亚组,分析此两亚组HRV的差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按糖尿病患病年限分为<5年、5~10年、≥10年3亚组,分析3组间HRV的差异,了解糖尿病患病年限与其HRV的关系。结果(1)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高血压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组HRV时域指标减少(P<0.05);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相比,高血压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组HRV时域指标减少(P<0.05)。(2)高胆固醇组较非高胆固醇组HRV时域指标减少(P<0.05)。(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随着其糖尿病病程增长,HRV时域指标降低(P<0.05)。结论(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较单纯高血压组的HRV明显降低,提示糖代谢异常可能使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更加紊乱。(2)高血压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组较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HRV降低,高胆固醇组较非高胆固醇组HRV减少,提示脂代谢异常可能加重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胆固醇升高可能是其原因之一。(3)随着糖尿病患病年限的延长,高血压患者HRV进一步降低,提示随着糖尿病患病年限延长,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增加。
- 王煜邓洁李轶炜孙凌王瑞萍
- 关键词: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心率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