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流变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硬皮病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素
  • 2篇微循环
  • 2篇结缔组织病
  • 2篇甲皱
  • 2篇甲皱微循环
  • 1篇胆汁
  • 1篇胆汁返流
  • 1篇胆汁返流性
  • 1篇胆汁返流性胃...
  • 1篇蛋白测定
  • 1篇蛋白原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损害

机构

  • 10篇南京铁道医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0篇王美美
  • 6篇刘天明
  • 5篇赖启明
  • 4篇周秀琳
  • 4篇岳晓玉
  • 3篇朱梁军
  • 2篇朱梁军
  • 2篇杨健
  • 1篇李基业
  • 1篇张祖贻

传媒

  • 4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铁道医学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5
  • 4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164例临床分析
1995年
对1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脏受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发现有心脏损害者占61%(100/164)。心电图(ECG)异常者占59.6%(90/151),其中以ST-T异常较为多见;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异常者占60%(36/60),以心包炎最多见,其次为二尖瓣受损;有临床体征者仅占14%(23/164)。提出对SlE患者常规作ECG、2DE等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心脏病变的诊断率,对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王美美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红斑狼疮
结缔组织病患者用蝮蛇清栓酶前后血液流变学及前列腺素的变化
1993年
用蝮蛇清栓酶治疗结缔组织病患者100例,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栓弹力图,血纤维蛋白原,TXB_2和6-k-PGF_1α。结果表明蝮蛇清栓酶治疗前结缔组织病患者均有血粘滞度增高,治疗后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观察表明蝮蛇清栓酶对干燥综合征和硬皮病有一定的疗效,而对皮肌炎无效。
岳晓玉周秀琳赖启明朱梁军林建曼王美美刘天明杨健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胶原病
南京地区某医院空气中优势真菌及其季节消长的初步调查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观察南京地区某医院空气中的真菌种类、数量及其季节消长。方法:应用曝皿和曝片方法进行全年调查。结果:曝皿调查收集到真菌菌落535个,鉴定为15个属种;曝片调查共收集到各类真菌孢子6533个,共23个属种。结论:优势真菌中以交链孢霉、黑粉菌、小球腔菌、芽枝菌、毛霉、镰刀霉、酵母菌、曲霉等数量较多,且大多数均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多数在5月~11月。
王美美刘天明
关键词:真菌
结核性和恶性胸腹水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1987年
本文报告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5例胸水进行了铁蛋白浓度的测定。9例恶性胸腹水(其中一例是腹水)的铁蛋白浓度为1429±264ng/ml,36例结核性胸水的铁蛋白浓度为515±51ng/ml,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胸腹水铁蛋白浓度>1000ng/ml即可考虑为恶性胸腹水(特异性为91%,敏感性为78%)。因此,胸水铁蛋白的测定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胸水的良好指标。
王美美张祖贻李基业
关键词:结核铁蛋白放射免疫测定
蝮蛇抗栓酶治疗硬皮病血液流变性改变及其机制初探
1993年
岳晓玉周秀琳朱梁军林建曼王美美刘矢明赖启明
关键词:硬皮病血液流变性甲皱微循环血纤维蛋白原扩血管作用口眼干燥
蝮蛇清栓酶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1993年
观察了11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在蝮蛇清栓酶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TXB2和6-K-PGF1α、甲皱微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SS患者血粘稠度、血纤维蛋自原和TXB2增加、6-K-PGF1α降低、有微循环障碍。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粘稠度、血纤维蛋白原和TXB2下降、6-k-PGF1α升高、微循环改善,由此看来、蝮蛇清栓酶的疗效机理可能与血粘滞度降低、微循环改善有关。
岳晓玉杨健周琇琳朱梁军王美美林建曼刘天明赖启明
关键词:血液动力学干燥综合征
蝮蛇抗栓酶治疗硬皮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1993年
岳晓玉周秀琳朱梁军林建曼王美美刘天明赖启明
关键词:硬皮病血液流变学蝮蛇抗栓酶甲皱微循环微循环状态
52例结缔组织病患者TEG、PAgT、Fg以及血液粘度变化观察
1991年
结缔组织病为全身多器官系统变化,并有自身免疫反应和血清蛋白异常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可出现发热、关节痛、浆膜炎、皮疹等现象。近期报道患者血液可见高凝状态的改变。我们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皮肌炎(Dm)
赖启明彭思毅王美美周秀琳朱梁军刘天明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PAGTFG血液粘度
实验室型流行性出血热——附三例报告
1990年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自然疫源地性传染病。按中间宿主类别的不同,可分为野鼠型、家鼠型和实验室型。实验室型EHF国内报道较少,且例数不多。本文三例为实验室大白鼠感染引起的一次EHF小流行,其临床表现呈轻型和非典型经过。现报告如下。
王美美刘天明
关键词:家鼠型自然疫源地少尿期胆汁返流性胃炎血管通透性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TXB_26-Keto-PGF_(1α)的变化
1992年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0例健康人和27例外源性哮喘患者血浆中 TXB_2,6-keto-FGF_(12)水平。结果表明,哮喘患者发作期与缓解期 TXB_2水平、TXB_2/6-Keto-PGF_1α比值均显著增高。6-Keto-PGF_1α水平发作期明显降低。提示哮喘患者存在 TXB_2-PGI_2之间平衡失调。缓解期 TXB_2水平增高可能是哮喘易复发的原因之一。
王美美
关键词:哮喘前列腺素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