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耀平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高压氧
  • 3篇小儿
  • 3篇高压氧综合治...
  • 2篇小儿急性
  • 2篇疗效
  • 2篇护理
  • 2篇急性
  • 2篇高压氧治疗
  • 2篇儿童
  • 1篇血清
  • 1篇乙酰胺
  • 1篇婴儿
  • 1篇婴儿捂热综合...
  • 1篇中毒
  • 1篇突发耳聋
  • 1篇突发性耳聋
  • 1篇偏瘫
  • 1篇综合征
  • 1篇捂热综合征
  • 1篇细胞

机构

  • 7篇武汉市儿童医...

作者

  • 7篇王耀平
  • 5篇张海强
  • 4篇殷祚生
  • 3篇刘莉莉
  • 3篇张雄英
  • 1篇吴家德
  • 1篇张秀萍
  • 1篇董宗祈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年份

  • 1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小儿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特点
2002年
王耀平
关键词:小儿高压氧护理
高压氧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疗效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中、重度氟乙酰胺中毒的疗效。方法 7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洗胃、使用特效解毒剂乙酰胺、抗感染、止痉、能量合剂等);HBO组35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HBO治疗,即将患儿置于加压舱内停留 100 min,治疗压力0.2 MPa(2 ATA),家长助其戴面罩吸纯氧50 min,中间休息吸空气10 min,每日1次,10次为 1个疗程,一般只需治疗5~10次。结果 HBO组昏迷清醒时间(h)明显快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52.66±19.02vs71.03±34.04,t=2.79,P<0.01);HBO组治愈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9.1±2.lvs12.8±4.1,t=2.57,P<0.05);HBO组治愈率88.6%高于对照组69.4%,有显著性差异(X~2=3.89 P<0.05)。结论 HBO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氟乙酰胺中毒,对促使昏迷患儿尽快清醒、缩短病程和提高疗效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殷祚生王耀平张海强刘莉莉张雄英
关键词:高压氧氟乙酰胺中毒儿童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急性偏瘫疗效观察
2001年
目的 :探讨提高小儿急性偏瘫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98例小儿急性偏瘫随机分成两组 :高压氧综合治疗组 (HBO组 ,n =5 0 )及对照组 (n =48)。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 (包括对症和支持治疗、溶栓治疗、使用脑血管扩张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和康复治疗等 ) ;HBO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 ,多人高压氧舱内停留10 0min ,治疗绝对压 (ATA)为 0 15~ 0 2Mpa(视年龄大小而定 ) ,戴面罩吸纯氧 5 0min ,中间休息 10min ,每日 1次 ,10次为 1疗程 ,一般为 3~ 5疗程。对HBO组不同的起病方式、病程与疗效关系及两组间的预后亦进行比较。结果 :HBO组总有效率为 98% ,对照组为 81 2 5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7.49,p <0 0 1) ;HBO组在轻型、急性型、暴发型伴惊厥持续在 30min以下和暴发型伴惊厥持续在 30min以上的治愈率分别为 5 3 33 %、5 0 %、36 36 %和 14 2 9% ,复发型无 1例治愈 ;HBO组在病程 <7d、~ 15d、~ 2 2d的治愈率分别为 72 2 2 %、33 33 %和 9 0 9% ,~ 30d无 1例治愈。在随访病例中 ,HBO组后遗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 45 45 %和零 ,而对照组分别为 5 5 %和5 %。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急性偏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尽早治疗、尽快控制惊厥持续状态 ,可提高疗效 ,预防和减少后遗症 ,降低病死?
殷祚生王耀平张海强张雄英刘莉莉
关键词:高压氧小儿急性偏瘫
高压氧综合治疗儿童脑损害41例被引量:4
2000年
殷祚生刘莉莉王耀平张雄英张海强
关键词:高压氧综合治疗儿童脑损害
高压氧辅治婴儿捂热综合征48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婴儿捂热综合征48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疗效满意.
张海强王耀平殷祚生刘莉莉何禄斌蔡晓芳郑军
关键词:捂热综合征高压氧治疗疗效观察
文献传递
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耳聋临床疗效及护理
作者对60例突发性耳聋患儿进行高压氧综合治疗,并同单纯药物治疗组相比较研究,同时探讨治疗各阶段的临床护理对策.
王耀平张海强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高压氧治疗护理方法
文献传递
骨结核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 3~ 7a骨结核活动期儿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对 42例结核 (TB)抗体阳性和 46例结核菌素 (PPD)阳性的骨结核儿进行了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IL 8、IL 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检测。结果 TB抗体阳性的骨结核儿上述 4项指标水平分别为 6 6 .2 8± 13.76ng/L ,6 4.74± 13.86ng/L ,5 2 .32± 16 .78ng/L和 5 87.6 4±12 1.6 4ng/L ,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 ,P <0 .0 1。PPD阳性的骨结核儿上述 4项指标分别为 87.6 4± 15 .36ng/L ,82 .34±18.5 6ng/L ,77.6 8±19.32ng/L和 76 8.73±15 3.86ng/L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也高于TB抗体阳性组 ,P <0 .0 1。两组TNF α和IL 8分别呈正相关 (r1=0 .6 3,r2 =0 .6 8 P <0 .0 1)。结论  1.急性感染期细胞因子变化与骨结核的病损程度及病理变化联系密切 ,可作为本病的分期、活动情况及判断预后指标之一。 2 .本疾病中IL 8和TNF α是一对辅助因子 ,在加强机体抗感染的过程中 ,激发的抗菌性炎症反应 ,对骨关节组织有所损伤。抗TNF α单克隆抗体和IL 8抑制剂可减少TNF α和IL 8合成 ,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吴家德王耀平董宗祈殷祚生张秀萍
关键词:骨结核细胞因子结核抗体结核菌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