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艳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经贸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企业名称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 企业名称是区分不同商事主体的商业标识之一,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有关企业名称的立法保护却相对滞后,滞后的立法保护制度必然会使司法实践遭遇和面临许多的阻碍和困境,在司...
- 王艳艳
- 关键词:企业名称权商号法律保护
- 我国税收收入超GDP增长的原因分析
- 2007年
-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达到37636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1994-2006年间,税收收入增加了6倍多,而同期GDP增加了3.9倍。伴随着税收高速增长,税收超GDP增长的原因成为热点话题。文章拟从主要税种收入的高速增长、统计口径不一致、税收征收管理水平的提高、税制设计中的重复征税等原因进行分析。
- 王艳艳孟玉新
- 关键词:税收收入GDP
- 论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局限性
- 2007年
- 当前,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这一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且在继续拉大。面对这一问题,希望通过税收来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呼声高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某些局限性,其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究竟有多大,利用税收调控是否能缓解分配不公,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王艳艳孟玉新
- 关键词:收入分配不公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税收调控警戒线
- 与微信朋友圈有关的著作权问题研究
- 2021年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微信已然成为公众沟通、交流和互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信朋友圈的活跃程度和受欢迎程度自不待言,其中尤以微信朋友圈转发他人作品甚为盛行和备受推崇,随着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我们不禁要思考这些问题: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他人作品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权,侵犯哪些著作权,是否有抗辩的理由等。本文试着在理论上对该行为的法律性质予以界定和分析。
- 王艳艳
- 关键词:著作权法定许可默示许可
-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利用2000~2005年的各省数据,通过变异系数衡量省际间的财力差异,对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财力均等化作用,但其自身存在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编报不完整、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脱离人大监督、税收返还偏离均等化目标、专项转移支付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等问题,应压缩税收增量返还、界定均等化转移支付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制度、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公共领域服务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王艳艳张晋武
- 关键词: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税收返还公共服务
- 金融控股公司均衡与市场监管模式的研究
- 2008年
- 当今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再次成为主流,我国金融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成为我国金融业应对挑战的最佳选择。目前的研究涉及的领域很多,却没有对金融控股公司做出全面的综合性的描述。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这是首次在权威文件中出现"综合经营"的提法,标志着我国金融业的经营体制将实现一次转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将会有较快发展,其作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势必更加关注效益最大化问题。
- 王艳艳
-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
-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以我国地区间财力差距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初步探寻了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财力均等化作用,但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大削弱了其财力均等化效应。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财力均等化效应,提出了"取消税收返还、改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分流专项转移支付"的结构性整合思路。
- 王艳艳
- 关键词:政府间转移支付
- 博弈论视角下的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横向平衡效应分析
- 2008年
- 从转移支付的横向平衡效应来看,中央政府、落后地区、发达地区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是导致转移支付横向平衡功能失效的关键所在。尤其是转移支付中的税收返还是中央对发达地区既得利益的承认,在保证中央占财政收入大头的同时是以牺牲省际公平为代价的,并直接导致了转移支付在解决省际横向财力平衡上的失效。
- 王艳艳
- 关键词:博弈论转移支付
- 我国税收收入超GDP增长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陈齐龙王艳艳
- 关键词:重复征税价内税税制设计税制结构现行税制
-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政策选择
- 2007年
- "十一五"时期,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收入分配,经济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希望通过社会再分配的手段——主要是税收来缓解分配不公的呼声高涨。但税收只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在公平收入分配中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 孟玉新王艳艳
- 关键词:税收收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