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莹

作品数:1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细胞
  • 8篇淋巴
  • 8篇淋巴细胞
  • 7篇肝炎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慢性
  • 6篇T淋巴细胞
  • 5篇血清
  • 5篇病毒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患者
  • 3篇螺旋体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抗原
  • 3篇肝炎患者
  • 3篇肝硬化
  • 2篇乙肝
  • 2篇乙型肝炎肝

机构

  • 12篇杭州市第六人...
  • 2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浙江医院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西溪医...

作者

  • 15篇王莹
  • 10篇章松平
  • 5篇朱明利
  • 4篇徐爱芳
  • 3篇陈公英
  • 3篇喻建华
  • 3篇陈刚
  • 2篇李宏波
  • 2篇邱莲女
  • 2篇钮海莺
  • 2篇厉小玉
  • 1篇时代强
  • 1篇王芳
  • 1篇娄国强
  • 1篇王强
  • 1篇喻剑华
  • 1篇高锦
  • 1篇朱杰
  • 1篇王妙婵
  • 1篇张永乐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临床感染...
  • 2篇第五届中国病...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第5届全国检...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5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 淋巴细胞及激活亚群与基因型的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主要是T 细胞介 导的细胞毒作用或免疫复合物的作用[1]。已有关 于不同基因型患者HBEAG、HBV DNA 病毒载量 以及肝功能指标等关系的研究,但不同基因分型 与细胞免疫关系的报道较少[2-4]...
章松平王莹陈公英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T淋巴细胞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中的变化及意义
2010年
目的 研究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激活亚群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44例甲型HlNl流感患者和41例健康体检者淋巴细胞亚群,对其中83例患者进一步分析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及其激活亚群(HLA-DR+CD3+、HLA-DR+CD4+和HLA-DR+CD8+细胞).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H1N1并发肺炎组和H1N1组淋巴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H1N1并发肺炎组淋巴细胞数明显低于H1N1组;H1N1并发肺炎组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CD3、CD8细胞百分比和绝对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显著降低,CD4细胞数治疗前显著降低.③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激活亚群(HLA-DR+CD3+、HLA-DR+CD4+和HLA-DR+CD8+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 测定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激活亚群的变化有助于评价甲型H1N1流感患者感染早期的细胞免疫状况,可以作为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章松平朱明利喻建华王莹娄国强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T淋巴细胞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C chemokine ligand 11,eotaxin,CCL11)的变化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慢性乙肝患者为对照组,乙型肝炎肝硬化为研究组,同时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将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 A、Child B、Child C 3组。用ELISA方法检测6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21例慢性乙肝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血清水平,同时分析其与患者其他实验室参数、临床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相比慢性乙肝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CCL11血清水平显著增加(P<0.05)。同时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CCL11血清水平随着肝硬化导致肝脏储备功能下降而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CL11相关性研究显示,CCL11水平与评价肝脏生物合成能力的指标呈负相关;但是血清CCL11水平与炎症前因子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呈正相关;而且发现在肝硬化并发症中CCL11血清水平显著升高。结论血清高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从而提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能成为一个肝硬化诊断和治疗监测的潜在生物指标。
王芳王强王莹吴国友
关键词:慢性乙肝乙型肝炎肝硬化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趋化因子
慢性乙型肝炎T淋巴细胞HLA-DR抗原表达与HBV DNA和HBeAg含量关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 DNA、HBeAg含量不同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2008年9月-2009年10月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134例CHB患者,另外选取3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CD3+HLA-DR+、CD4+HLA-DR+和CD8+HLA-DR+T淋巴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HBeAg含量.所有患者根据血清HBV DNA载量分为HBV DNA阴性组(≤103拷贝/mL)、低载量组(>103~105拷贝/mL)、中载量组(>105~107拷贝/mL)和高载量组(>107~109拷贝/mL);根据血清HBeAg含量分为HBeAg阴性组(≤1 PEIU/mL)、低含量组(>1~100 PEIU/mL)、中含量组(>100~1 000 PEIU/mL)和高含量组(>1 000~10 000 PEIU/mL).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随着HBV DNA、HBeAg含量的升高,CD3+HLA-DR+、CD4+HLA-DR+和CD8+HLA-DR+细胞百分比降低,其中CD8+HLA-DR+细胞百分比降低尤为明显.与HBV DNA阴性组比较,高载量组CD3+HLA-DR+、CD4+HLA-DR+和CD8+HLA-DR+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86、4.592和3.216,P值均<0.01);中载量组CD4+HLA-DR+和CD8+HLA-DR+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61和2.862,P值均<0.01);低载量组CD8+HLA-DR+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5,P值<0.05).与HBeAg阴性组比,HBeAg高含量组、中含量组CD3+HLA-DR+、CD4+HLA-DR+和CD8+HLA-DR+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高含量=3.144、2.222和4.035;t中含量=3.311、2.362和3.374,P值均<0.05);HBeAg低含量组CD8+HLA-DR+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29,P值<0.05).结论 联合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含量以及T淋巴细胞HLA-DR抗原表达不仅有助于评价CHB患者的免疫
章松平张永乐朱明利潘熠健王莹陈公英
关键词:HLA抗原病毒载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及激活亚群与基因型的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基因分型(B型和C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激活亚群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1月~2010年12月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175例CHB患者,另选取4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和CD3+CD8+)及激活亚群(CD3+HLA-DR+、CD4+HLA-DR+和CD8+HLA-DR+)的表达,荧光PCR法检测HBV基因型,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HBeAg含量。结果 B基因型HBeAg(+)组与C基因型组间CD8细胞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C基因型患者CD8细胞高于B基因型。各组间CD3、CD4淋巴细胞及激活亚群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HB患者不同基因分型与机体细胞免疫尤其是CD8细胞存在一定的关系。
章松平王莹陈公英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淋巴细胞基因型
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合并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梅毒和艾滋病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 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 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P) 均可经血液、性接触、母婴途径传播,本研究对 HIV 合并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与HIV 感染...
章松平王莹喻建华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hiv/aids合并早期隐性梅毒患者T淋巴细胞及激活亚群表达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研究hiv/aids合并早期隐性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激活亚群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8例hiv/aids患者、66例hiwaids合并早期隐性梅毒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的t淋巴细胞及其激活亚群( hla-dr+ cd3 +/cd3+、hla-dr+cd4 +/cd4+和hla-dr+ cd8 +/cd8+),同时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 u检验(偏态分布).结果 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hiv/aids组(t=2.041和2.223,p值均<0.05),但在cd3+t和cd8 +t淋巴细胞计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d3 =0.362和0.692,tcd8=0.043和0.617,p值均>0.05).aids合并梅毒组hla-dr+cd4+/cd4+显著高于hiv合并梅毒组(t=2.647,p<0.05),但在hla-dr+ cd3 +/cd3+和hla-dr+cd8 +/cd8+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2和0.093,p值均>0.05).结论 hiv/aids患者感染隐性梅毒早期细胞免疫功能存在一过性增强的可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t lymphocytes and activated subsets in patients with hiv/aids and early latent syphilis. methods t lymphocytes and activated subsets ( hladr+ cd3 +/cd3 + , hla-dr+ cd4 +/cd4 + and hla-dr+ cd8 +/cd8 + ) as well as rapid plasma reagin (rpr) and 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ppa) test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in 78 patients with hiv/aids, 66 patients with hiv/aids and early latent syphilis, and 30 healthy subjects. spss 13.0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t (for normal distribution) or mann-whitney u (for skew distribut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compare between the groups. results the absolute counts of cd4+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hiv/aids and early latent syphili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iv/aids patients ( t = 2. 041 and 2. 223, p < 0.05 ), but no difference in the counts of cd3 + t cells and cd8 + t cells was observed (tcd3 =0. 362
章松平朱明利厉小玉王莹时代强喻建华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淋巴细胞HLA-DR抗原
艾滋病患者合并苍白密螺旋体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苍白密螺旋体(TP)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5份HIV/TP合并感染血清和57份单纯HIV阳性血清和全血,进行淋巴细胞、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测,分析两组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HIV/TP合并感染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为(431.6±127.8)109/L,HIV感染者为(527.0±156.2)109/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6,P<0.05),两组间其他检测指标T(CD3+)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数、CD4+/CD8+比值、B淋巴细胞、NK细胞、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汁酸及总胆红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TP合并感染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显著低于单纯HIV感染者,测定HIV/T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变化,有助于评价合并感染患者感染的免疫状况。
王莹徐爱芳陈刚李宏波钮海莺喻剑华章松平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苍白密螺旋体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肝脏是多种蛋白质和酶类合成的主要场所,各种急慢性肝病均可影响肝脏合成功能,引起机体内多种蛋白成分浓度和酶的活性变化。血清前白蛋白(PA)和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
陈刚王莹徐爱芳高锦王妙蝉李宏波
麻疹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杀伤细胞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麻疹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方法收集麻疹患儿174例作为病例组,以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细胞,用标记荧光的抗体进行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麻疹患儿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结果麻疹患儿CD8细胞百分率为(24.98±8.24)%,NK细胞百分率为(13.14±6.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CD3、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患儿中,麻疹病毒高活性组CD3细胞为(2586.54±1635.90)个/μL,CD4细胞为(1450.06±849.06)个/μL,均低于麻疹病毒低活性组〔分别为(3527.36±1912.88),(2046.43±900.92)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CD8细胞和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麻疹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变化有助于评价麻疹患儿感染早期的免疫状况,而且对判断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章松平邱莲女厉小玉王妙婵王莹朱明利
关键词:麻疹患儿T淋巴细胞NK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