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利军 作品数:45 被引量:27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锌钙复合制剂治疗婴幼儿佝偻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对锌钙复合制剂和单纯钙荆在治疗婴幼儿缺钙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在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保科做体检的216名诊断为佝偻病的婴幼儿进行研究。被研究儿童分为实验组106例,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葡萄糖酸钙锌口溶服液;对照组110例,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其他单纯钙剂,用药2个月后复查临床症状和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儿童表现为多汗67例(63.21%)、夜惊24例(22.64%)、夜啼37例(34.91%)、食欲差42例(39.62%),血清骨碱性磷酸274±158U/L,血清钙1.49±0.28mmoVL,身高和体重分别为75.1±2.81cm和10.7±5.6kg;对照组儿童有多汗60例(54.55%)、夜惊29例(26.36%)、夜啼36例(32.73%)、食欲差47例(42.73%),血清骨碱性磷酸酶285±165U/L,血清钙1.42±0.19mmol/L,身高和体重分别为75.1±2.63cm和10.9±6.3kg。两组经比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儿童各项指标都明显好转,其中实验组儿童在夜啼(2.83%)、食纳差(10.37%)、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减少(80.2±32.4U/L)和身高增加(2.93±0.91cm)方面优于对照组的夜啼(10.00%)、食纳差(24.54%)、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减少(69.1±27.4U/L)和身高增加(2.51±1.12cm),均P〈0.05。结论生理剂量的锌钙同时补充时,锌不会干扰钙剂的吸收。对生长发育较快的婴幼儿,补钙同时补充适量的锌剂有助于佝偻病的康复。 史晓薇 胡长江 帖利军 刘黎明关键词:婴幼儿 低钙 佝偻病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治疗反应的预后价值 目的:评价诱导治疗第19天及血液学完全缓解时骨髓存在形态学可辨认的幼稚淋巴细胞数及微量残留病监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预后价值. 帖利军 顾龙君 宋得莲 蒋黎敏 薛惠良 汤静燕 董璐 潘慈 陈静 叶辉 王耀平 陈静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量残留病 预后价值 幼稚淋巴细胞 文献传递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新生鼠大脑的表达 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研究甲状腺激素缺乏对新生鼠大脑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他巴唑复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 )大鼠动物模型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对正常及甲减新生鼠大脑内神经生长相关蛋白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甲减新生鼠顶叶皮质及海马结构内生长相关蛋白的分布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似。顶叶皮质表现为分子层染色最深 ,海马结构表现为腔隙层、放射层及始层梯度染色 ,神经元胞体一般不染色。图像分析显示 :生后 15 d甲减鼠大脑生长相关蛋白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生后 30 d,其灰度值虽低于正常对照组 ,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甲状腺激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神经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甲状腺激素可能通过调控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进而影响 G0 蛋白信号转导系统及第二信号系统 ,调控鼠脑的发育。 帖利军 潘建平 闫晓彩 张瑞娟 葛玲关键词: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免疫细胞化学 新生大鼠 甲状腺功能减退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早期白血病细胞及微量残留病监测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评价诱导治疗第19天及血液学完全缓解(CR)时骨髓存在形态学可辨认的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数及微量残留病监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中的预后价值。方法以1998年1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进入ALLXH99方案的193例新诊治ALL患儿为研究对象。联合化疗第19天及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行骨髓形态学检查以及血液学CR时用四色多参数流式细胞仪监测微量残留病。结果①诱导治疗第19天骨髓原始、幼稚淋巴细胞≥0.050与<0.050的患儿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42.59±14.28)%和(74.2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诱导缓解治疗结束达血液学CR时骨髓存在形态学可识别的原始、幼稚淋巴细胞与此时无形态学可辨认的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患儿5年EFS率分别为(63.47±9.23)%和(76.41±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诱导缓解治疗结束血液学CR时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10-4与<10-4的患儿骨髓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数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缓解治疗结束血液学CR时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10-4与<10-4的患儿22个月EFS率分别为(23.81±20.26)%和(94.44±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诱导治疗第19天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数≥0.050在儿童ALL治疗中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 帖利军 顾龙君 宋得莲 蒋黎敏 薛惠良 汤静燕 董璐 潘慈 陈静 叶辉 王耀平 陈静关键词:预后价值 血液学 微量残留病 淋巴细胞 门冬酰胺合成酶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07年 细胞内门冬酰胺合成酶(asparagines synthetase,AS)的表达水平与白血病细胞对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耐药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筛查发现AS启动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研究它们对AS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及寻找对L-asp治疗反应具有影响的个体遗传因素。对82份白血病标本和45份非白血病标本直接测序,筛查AS启动子区的SNP;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相应标本中的ASmRNA水平。通过对被筛SNP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AS表达水平的统计分析,判断被筛SNP是否对基因表达产生影响。结果发现:被测AS启动子片段内共发现3个SNP位点。分别是-239C/T,-92G/A和-62A/T。其中-92A等位基因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发生频率高于非白血病(P<0.05)。AS表达在该SNP的各种基因型个体间存在差异,基因表达水平由高到底依次为GA杂合子型>AA纯合子型>GG纯合子型(P<0.01)。结论:-92A等位基因变异可能与白血病的某些特征相关,并且这个等位基因变异的存在与AS基因的高表达相关。 罗长缨 李本尚 帖利军 顾龙君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转录因子PAX5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006年 为了观察了解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转录因子PAX5的表达特性,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测定了6个血液肿瘤细胞株以及6例正常儿童、58例初发和4例复发急性白血病儿童(其中包括39例B-ALL,10例T-ALL和13例AML)骨髓细胞中PAX5和CD19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Namalwa(B细胞系)细胞株中,PAX5和CD19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5%和2.52%;而在T-和髓系细胞株中几乎不表达。在临床样本中B-ALL组比T-ALL组和AML组的PAX5mRNA表达高(P=0.029和P=0.013)。T-ALL组和AML组的PAX5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T-ALL组与AML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在B-ALL患儿中,PAX5mRNA表达的个体差异很大。此外还发现,初发治疗前组和复发组的B-ALL患儿PAX5mRNA表达高于化疗完全缓解组(P=0.011和P=0.006)。由于在CD19基因的启动子上有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的结合位点,研究发现在B-ALL中PAX5表达水平与同样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的CD19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运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在B-ALL的临床标本中检测和定量PAX5基因的表达。研究中发现部分B-ALL中PAX5mRNA表达明显升高,因此它可将其作为进一步研究B-ALL发病机理的另一个切入点。 张蓓 帖利军 叶启东 顾龙君 汤静燕 袁向亮 沈立松关键词:转录因子 PAX5 CD19 急性白血病细胞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表现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分析列入 ALL-XH-99治疗方案患儿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比较其与国外 ALL 患儿细胞遗传学特征的差异。方法根据细胞遗传学表现将115例 ALL 患儿分为4组:正常核型组、超二倍体组、亚二倍体组及假二倍体组。结果①正常核型患儿53例(46.09%),超二倍体患儿29例(25.22%),亚二倍体患儿9例(7.83%),亚二倍体与超二倍体共表达4例(3.48%),假二倍体患儿20例(17.39%);4组患儿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78.28±6.34)%、(86.07±6.47)%、(53.85±13.83)%与(40.10±1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1)。②4组患儿临床特征及对治疗的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死亡及第二肿瘤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亚二倍体组与非亚二倍体核型组患儿5年 EFS 率分别为(53.85±13.83)%与(69.98±5.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115例 ALL 患儿中,7例有确定的 Ph 染色体,其与 Ph 阴性患儿的4年 EFS 率分别为(28.57±17.07)%与(70.85±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9)。⑤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1岁或>12岁)、不同染色体倍体、Ph 染色体、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诱导治疗第19天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数≥0.050均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结论纳入 ALL-XH-99治疗方案患儿的细胞遗传学表现与国外报道的 ALL 患儿细胞遗传学表现基本相似,细胞遗传学表现特别是 Ph 染色体核型可有效地用于评估 ALL 患儿的预后。 帖利军 顾龙君 陈静 董璐 潘慈 叶辉 薛惠良 汤静燕 王耀平关键词:儿童 细胞遗传学分析 预后 泼尼松诱导试验评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泼尼松诱导试验评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的价值。方法126例ALL初治患儿按ALLXH99治疗方案行泼尼松诱导试验,口服泼尼松(60mg/m2)7d和氨甲蝶蛉加阿糖胞苷鞘内注射1次后外周血涂片计数幼稚淋巴细胞数。若幼稚淋巴细胞数<1000/μL,为泼尼松反应良好;如幼稚淋巴细胞数≥1000/μL,为泼尼松反应不良。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各组生存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各生物学特征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双尾)。结果110例患儿表现为泼尼松反应良好,16例患儿表现为泼尼松反应不良;5年无事件生存率(pEFS)分别为73%±5%与4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1)。结论泼尼松诱导试验简单,易操作,可方便地评估早期治疗反应。 帖利军 顾龙君 宋得莲 薛惠良 汤静燕 邹佳音 陈静 董璐 潘慈 叶辉 王耀平 陈静关键词:泼尼松 预后 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临床科研能力的知-信-行现状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的临床科研知识、态度及行为,为有针对性提高其临床科研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7月在儿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2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医师对临床科研的态度及行为问卷,以临床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知识为考查知识点,个人访谈提高住院医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其进行知-信-行现况调查。应用(均数土标准差)、百分比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资料,使用分类归纳法分析定性资料。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①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临床科研基础知识总成绩为(54.14±23.06)分,以31〜60分的人数为最多。②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对临床科研的态度是积极接纳的;100%的规培医师认为临床科研在医师成长过程中是重要的,规范化培训阶段开展临床科研培训是必要的。③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目前对临床科研有行为但并无产出。④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希望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临床科研能力。结论规范化培训儿科医师接纳临床科研,但临床科研基础知识水平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其临床科研能力。 帖利军 丁玎 杨永华 廉国利 曹芙蓉 王家宜 黄燕萍 黄燕萍关键词:儿科 知-信-行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期身高、体重发育的影响,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婴儿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儿保门诊定期体检的0~1岁健康婴儿为研究对象,以生后6个月内的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 史晓薇 胡长江 帖利军 岳婕 刘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