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
- 作品数:16 被引量:18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水灾恢复力评估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被引量:16
- 2011年
- 依据恢复力和脆弱性的内在联系,提出适合水灾恢复力的评估模型,并选择湖南省长沙市为研究区进行恢复力指数构建的尝试.结果表明,"每一农业人口占有耕地""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和"城乡收入水平差异"3个指标是影响研究区恢复力的关键因子.研究区水灾恢复力在1980—2006年间总体情况较为平稳,1990年的恢复力水平最低,2004年的恢复力水平最高.估算得出的2007年研究区水灾恢复力空间分布结果为芙蓉区最高,长沙县最低.
- 葛怡史培军周忻辜智慧陈磊钱新刘婧徐伟
- 关键词:水灾恢复力脆弱性风险管理减灾
- 基于GIS的潍坊市洪涝灾害评估系统被引量:3
- 2008年
- 运用GIS理念,将GIS强大管理、显示、分析功能运用到洪涝灾害评估系统,以ArcGIS为空间数据开发平台,以Oracle为数据库,以Delphi等为基础开发工具开发了潍坊市气象灾害评估系统。
- 何永健邱新法路明月陈磊王潇宇
- 关键词:洪涝灾害评估系统GIS
- 山地地形对喀左PM_(2.5)重污染事件的影响模拟
- 2025年
- 县域是我国大气污染格局的基本单位,往往人口稀少,工业及交通均不发达,污染物的排放偏少,但是其污染状况却未必乐观.研究其污染成因对于我国污染总体控制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辽宁省喀左县作为研究目标,使用WRF-Chem模式,模拟了喀左县2021年1月19日—26日一次长时间的PM_(2.5)重污染事件,分析了此次污染事件中PM_(2.5)的来源、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当地独特山地地形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喀左县城位于努鲁儿虎山脉及松岭山脉环绕的山谷之中,本地污染排放较少,1月19日—22日的污染来源为西北方向的凌源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而1月23日—26日的污染来源为京津冀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城市群.②山谷地形是污染物堆积的重要原因,风向的转变导致两股污染物在山谷内叠加、抬升,造成喀左县当地PM_(2.5)小时观测浓度连续26个时刻维持在150μg·m^(-3)以上.③山谷风是导致污染物堆积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夜间山风使得喀左县PM_(2.5)污染聚集在谷中,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夜间的空气污染.④喀左县上空存在暖平流造成的逆温结构,夜间地表冷却以及山风吹来的冷空气进一步加深了逆温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抑制了污染物的垂直扩散,使得当地夜间PM_(2.5)的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
- 徐安宁王咏薇吕亚宁左天赐戴泽凯孟新杰陈磊
- 关键词:县城山地地形
- 2009-2010年江淮梅雨锋暴雨雨滴谱特征的观测分析
- 2009年和2010年梅雨期间,利用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在南京和淮南对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观测,利用阶矩法得到了梅雨锋暴雨的微物理参数,并结合同时期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自动站雨量计资料对梅雨锋暴雨的微...
- 陈磊
- 关键词:梅雨锋暴雨雨滴谱分布
- 文献传递
- 近51a鄂西宣恩地区气温变化特征
- 2011年
- 宣恩地处长江中上游,具有山地、水系、气候等方面的区位特殊性,利用1959~2009年的观测资料,分析宣恩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和平均日较差的变化趋势和特点。结果表明,近51 a来宣恩平均温度(除冬季)1980年代中期前降温,后增温,冬季呈持续增温趋势。最高温度与平均温度变化趋势相似,不同的是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增温幅度要大于平均温度。不同于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呈持续升高趋势。年平均日较差先减小后增加,冬、夏季日较差减小,而春、秋季却呈增加趋势。分析认为,小城镇的增温现象不可忽视,宣恩最低温度变化受人为影响更加显著。
- 费冬冬骆亚军杨军熊守权郑炜滕华超陈磊
- 关键词:山地温度变化MANN-KENDALL法
-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研究——以上海市为例被引量:37
- 2012年
-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模型(PPC),结合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对上海市进行了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的尝试。结果表明:①灾害社会脆弱性最高的为崇明县,其次为宝山区和金山区;②灾害社会脆弱性最低的是黄埔区,其次是徐汇区和静安区;③总体而言,灾害脆弱性较低的地区集中于上海城市中心区,而城市边缘区的社会脆弱性一般较高。
- 陈磊徐伟周忻马玉玲袁艺钱新葛怡
- 关键词:自然灾害
- 内蒙古中西部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Ⅰ——背景场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09年4月23日-24日出现在我国内蒙古中西部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高低空环流系统配置、风速场方面对沙尘暴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次强沙尘暴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蒙古气旋;高空动量下传对沙尘暴发展有重要作用。
- 陈磊顾润源姜学恭周伟灿宋桂英
- 关键词:沙尘暴蒙古气旋急流
- 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螺旋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NCEP/NCAR每日4次全球再分析网格点资料以及常规观测资料,对发生在内蒙古中西部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沙尘暴发生区上空,强沙尘暴发生时,螺旋度的绝对值达到最大,这与强沙尘暴发生的时间是基本一致的,且此时螺旋度的垂直分布呈明显的上负下正的形式,而在沙尘暴发生前和减弱时,或者螺旋度的垂直分布值较小,并且没有形成螺旋度明显的上负下正的分布形式;强沙尘暴天气爆发时,沙尘暴发生区上空螺旋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在对流层下层为正值区,对应正的垂直速度,而在对流层中上层为负值区,对应负的垂直速度,则低空深厚的上升运动区对应的螺旋度垂直分布形势十分有利于沙尘暴的发展;高低层螺旋度与强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在时间上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就说明螺旋度作为一个反映动力参数的物理量,在强沙尘暴预报中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且螺旋度的水平分布特征可以反映强对流天气的位置,与天气系统关系密切,故可以将其投入业务使用。
- 陈磊周伟灿顾润源姜学恭宋桂英
- 关键词:螺旋度沙尘暴
- 强沙尘暴成因及其热力动力结构研究
-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本世纪初,东亚地区在2002年后沙尘暴发生频数表现出一定的波动,还难以得出沙尘暴减少的结论,这就表明人类的治理并没有对沙尘暴产生明显的遏制,沙尘暴依然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环境问题。...
- 陈磊
- 关键词:沙尘暴螺旋度热力动力结构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中西部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物理量场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09年4月23日-24日出现在我国内蒙古中西部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物理量场方面对此次沙尘暴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沙尘暴的垂直速度、散度、涡度和相对湿度的分布情形与沙尘暴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此次沙尘暴发生之前,大气低层是下沉运动区,成为弱辐合和辐散并存之势;高层为上升运动区,随着低层的下沉运动转为上升运动,形成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导致强沙尘暴的发生。从地面至高层转变为下沉运动区时,沙尘暴减弱至消失。涡度场上,沙尘暴发生前,低层是弱的正涡度分布,在沙尘暴发生期间正涡度迅速增强,对应蒙古气旋的发展增强,之后,正涡度减小,此时气旋中心移出内蒙古境内,至24日夜间,气旋东移入海,内蒙古地区的沙尘天气结束。此次沙尘暴发生前和发生期间的低层大气相对湿度在30%以下,近地层的干燥大气,也是内蒙古中西部出现强沙尘暴的条件。由于相对湿度迅速增大至50%以上,沙尘暴开始减弱以至消亡。在沙尘暴发生期间的上空,螺旋度的绝对值达到最大,且螺旋度的垂直分布呈明显的上负下正形势;而在沙尘暴发生前和减弱时,或者螺旋度的垂直分布值较小,或者没有形成螺旋度正负相间的明显分布。
- 陈磊顾润源姜学恭周伟灿宋桂英
- 关键词:沙尘暴物理量场螺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