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平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十堰市郧阳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稀硫酸
  • 2篇硫酸
  • 2篇解题
  • 2篇化学计算
  • 2篇化学平衡
  • 2篇教学
  • 2篇高中化学
  • 1篇电解
  • 1篇电解饱和食盐...
  • 1篇多解
  • 1篇学科
  • 1篇亚硫酸
  • 1篇亚硫酸钠
  • 1篇盐效应
  • 1篇氧化硫
  • 1篇一题多解
  • 1篇隐含
  • 1篇隐含条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分

机构

  • 12篇十堰市郧阳中...

作者

  • 12篇张平
  • 2篇吴晓霞
  • 1篇任康
  • 1篇王威

传媒

  • 5篇中学化学教学...
  • 4篇中学化学
  • 1篇数理化解题研...
  • 1篇数理化学习(...
  • 1篇高中数理化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科学素养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论述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一些功能。
张平
关键词:实验教学
化学妙趣——一题多答
2012年
在化学学科中存在一个奇妙而有趣的现象——“一题多答”.“一题多答”不同于“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指一道习题有不同的解题途径,但题目答案只有一个;而“一题多答”是指一道习题解题途径不同,答案最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张平
关键词:化学学科解题途径习题
石蜡油分解实验的改进
2015年
一、问题提出石蜡油分解实验是人教版《化学2》第三章第二节中的教师演示实验,其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将石蜡油加热分解产生乙烯等气体,进而探究乙烯的性质。其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到乙烯来自于石油,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学习乙烯的性质建立感性认识。此实验在学生学习乙烯性质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王威张平
关键词:石蜡油稀溶液稀硫酸
电解饱和食盐水微型实验设计被引量:2
2013年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3节科学探究要求学生“设计一套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并进行实验”,一般设计都是利用U型管进行电解并在两极检验电解产物。本实验利用试纸及铅笔设计微型实验,装置简单,反应迅速,现象明显,利于课堂演示,也方便学生家庭实验。
张平
关键词:饱和食盐水课堂演示家庭实验电解
关于蔗糖炭化实验的改进
2011年
1.原实验存在的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130页[实验6—4],是蔗糖的炭化实验。
张平
关键词:炭化蔗糖中学教科书全日制
化学平衡移动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的判断技巧被引量:1
2011年
在化学平衡中,当有气体参加并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在外界条件改变而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判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是许多学生倍感困惑的事情,特别是有液体或者固体时,平衡移动过程中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有增加或者损失,导致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难于判断。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用以下方法处理,效果甚佳。
张平
关键词: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平衡移动混合气体可逆反应
挖掘题目隐含条件 巧解化学计算题
2007年
在高考试题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类题目:表面看起来缺少条件无从求解,或者依常规方法求解过程复杂、计算量大.这类题目常常隐含有特殊条件,如何挖掘隐含条件成了解题的关键。
张平
关键词:隐含条件化学计算题高考试题计算量解题
对“二氧化硫溶于水及漂白性”实验的改进被引量:2
2015年
笔者对人教版必修1第90面实验4-7给出的"二氧化硫溶于水及漂白性"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无污染,可用于学生分组实验。一、实验用品矿泉水瓶、注射器、带支管的试管、橡皮塞、气球、胶头滴管、试管夹、酒精灯、品红溶液、Na2SO2、H2SO4、氨水、蒸馏水。二、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
吴晓霞张平
关键词:橡皮塞矿泉水瓶二氧化硫气体亚硫酸钠
极端假设法在解取值范围题中的应用
2011年
极端假设是从极端上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其特点是确定事物发展的最大或最小的程度,也就是上限或下限,化学计算中求取值范围题就是极端思想的具体运用.
张平
关键词:取值范围题极端假设法思维方法化学计算
铁的吸氧腐蚀实验改进被引量:2
2015年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选修4中的第四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中的实验4-3"铁的吸氧腐蚀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吸氧腐蚀等相关抽象知识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该实验在较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教材预期的"几分钟后,观察导管中水柱的变化"。另外,该实验通过观察导管中液面上升来说明氧气参与了反应,也是不可靠的,液面上升也可能是空气中其他气体参与了反应。
张平吴晓霞
关键词:吸氧腐蚀高中化学中学教学铁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