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为

作品数:73 被引量:438H指数:11
供职机构:解放军169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细菌过度生长
  • 12篇小肠
  • 12篇小肠细菌
  • 12篇小肠细菌过度...
  • 12篇肠细菌
  • 9篇肝硬化
  • 8篇肿瘤
  • 7篇末端回肠
  • 7篇末端回肠炎
  • 7篇溃疡
  • 7篇回肠炎
  • 6篇慢性
  • 6篇内镜
  • 6篇肠病
  • 5篇综合征
  • 5篇结肠
  • 4篇炎症
  • 4篇抑郁
  • 4篇易激综合征
  • 4篇幽门螺

机构

  • 34篇解放军第16...
  • 2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4篇解放军169...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南华大学
  • 2篇怀化医学高等...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五人...

作者

  • 73篇王为
  • 49篇周国华
  • 26篇周红宇
  • 22篇陈叶青
  • 19篇冷明芳
  • 19篇徐爱蕾
  • 7篇刘树旗
  • 6篇王丽姣
  • 5篇何学贤
  • 5篇雷丝丝
  • 5篇葛妍芹
  • 4篇蔡娜
  • 4篇魏平
  • 4篇韩龙
  • 3篇蔡娜
  • 3篇颜君
  • 3篇颜君
  • 3篇张晖
  • 3篇黄毅
  • 2篇廖娜娜

传媒

  • 17篇临床军医杂志
  • 11篇临床消化病杂...
  • 8篇医学综述
  • 7篇华南国防医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怀化医专学报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井冈山医专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胰腺病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1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殖型肠结核合并HIV感染2例
2010年
病例1,男,42岁,已婚.缘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以右下腹为甚,体温波动在37.2~38.1 ℃,午睡后、夜间有盗汗现象,精神、食纳、睡眠欠佳,大便2~3次/d,质稀,色黄,每次量约50~150 g,小便正常,体质量约减轻5 kg,曾于2009年8月13日入我院,当时肠镜示:"增殖型肠结核,病理示:回盲部肠黏膜组织结核性肉芽肿伴干酪性坏死";结核抗体、PPD试验均为阳性;其他检查未见异常,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可询.
王为周国华雷丝丝蔡娜
关键词:结核性肉芽肿黏膜组织结核抗体右下腹回盲部已婚
三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的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胃癌、肝癌三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小肠细菌过生长(SIBO)的情况。方法将16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食管癌组、胃癌组、肝癌组三组,通过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分别检测其SIBO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患者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较食管癌组和胃癌组明显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发生SIBO,特别是肝癌患者尤为明显,通过呼气氢浓度检测,可及时诊断SIBO,有利于解释疾病的部分临床症状,指导调整治疗用药。
王为刘峰徐爱蕾颜君蔡娜葛妍芹
关键词:恶性肿瘤
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蛋白(MA)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010分析186例糖尿病(DM)患者及45例健康对照组患者Cr、HbAlc和尿MA的浓度,分析它们在DN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DN组Cr、HbAlc和M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尿MA和HbAlc水平随病程的延长而呈逐步上升趋势,按高低顺序排列为病程10年以上组>病程6~10年组>病程1~5年组>病程1年以下组,HbAlc越高,MA水平也越高,两者具有关联关系。单项检测HbAlc或尿MA均有较高的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两者相比,尿MA的检测效果更佳,联合Cr、HbAlc和尿MA检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的阳性率为87.63%。结论检测尿MA和HbAlc在DN中,尿MA检测对DN的效果更好;若联合检测Cr、HbAlc和尿MA能有效提高DN诊断的阳性率。
徐爱蕾王为何学贤于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微量蛋白糖化血红蛋白
凝血三项在肝癌、结直肠癌中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恶性肿瘤患者常发生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失衡.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凝血指标的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1]。为探讨肝癌、结直肠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我们对我院近3年肝癌、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现报告如下。
徐爱蕾王为何学贤魏平李静于江王华忠
关键词:凝血三项肝癌结直肠癌凝血功能检测恶性肿瘤诊断凝血指标
血清学标志物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关于IB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可能与免疫、感染、遗传和精神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关于血清免疫特异性抗体标记物的研究较多,这些抗体包括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以及抗细菌抗原抗体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就IBD血清学标志物的研究作一综述。
王为周国华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血清学标志物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血清球蛋白/胆碱酯酶比值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血清球蛋白/胆碱酯酶(G/C)比值有无影响。方法:80例肝硬化患者按是否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周内行1~3次血浆置换治疗,并辅以常规护肝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肝治疗。两组治疗前测定血清G/C比值,治疗4周后复测,3个月后再次复查G/C比值,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G/C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G/C比值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G/C比值均回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护肝治疗短期内能降低血清G/C比值,是否有助于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需长期随访观察以明确。
周红宇周国华陈叶青冷明芳王为王丽姣
关键词:肝硬化人工肝血浆置换
肠上皮间淋巴细胞与慢性末端回肠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肠上皮间淋巴细胞与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关系。方法经结肠内镜及病理学确诊,收集部位相同的慢性末端回肠炎组织共49例,男34例,女15例,平均年龄33.0岁,其中轻度17例,中度16例,重度16例。正常对照组10例,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34.5岁。分别对两组肠上皮间淋巴细胞计数和末端回肠的炎症浸润程度分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临床症状的轻重与内镜、病理学下炎症程度无明显相关。②肠上皮间淋巴细胞的计数与内镜下慢性末端回肠炎的炎症程度成正相关(P<0.01)。③肠上皮间淋巴细胞计数与病理学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成正相关(P<0.01)。结论肠上皮间淋巴细胞可能在慢性末端回肠炎发病及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周国华胡咏陈叶青王为周红宇冷明芳
关键词:慢性末端回肠炎内镜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四例误诊讨论
2012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03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4例PS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有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不同程度的升高。4例均误诊,误诊为淤胆性肝炎2例、肝豆状核变性及胆结石各1例,误诊时间1~7年。均经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核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确诊,予熊去氧胆酸等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对疑诊PSC的病例应及时行肝病自身抗体检测、ERCP和(或)MRCP检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或减少误诊。
陈叶青周国华王为王丽姣
关键词:胆管炎硬化性误诊肝豆状核变性胆结石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重叠与焦虑的关系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重叠的发生率及焦虑、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对60例FGIDs患者进行性别、年龄、FD症状、IBS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问卷调查。结果①在性别上,女性多于男性;②在年龄段中,发病高峰以青年组、中年组常见;③重叠症状:FD组与IBS组中FD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FD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FD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FD组与IBS组中IBS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IBS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IBS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④焦虑、抑郁状态评分:FD组与IBS组中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FD组与IBS组中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FD、IBS患者容易发生症状重叠,重叠症状越多,焦虑、抑郁状态越明显。
周国华陈叶青周红宇王丽姣刘树旗冷明芳张晖王为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焦虑
空军某部官兵焦虑、抑郁障碍的抽样调查报告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调查空军某部基层官兵焦虑、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分层抽样调查162人,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对有焦虑、抑郁障碍的官兵发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飞行人员多于地勤人员,军官低于战士,战士低于士官,士官焦虑、抑郁发病率最高;文化程度越高,焦虑、抑郁障碍发生率越低。结论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与兵种、职务、文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周红宇周国华陈叶青颜君冷明芳王为王丽姣刘树旗
关键词:抑郁兵种文化程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