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征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应用现代油藏管理技术科学开发苏丹P油田被引量:1
- 2008年
- 介绍了苏丹P油田的开发策略和综合应用现代油藏管理技术的情况,根据该油田开发的特殊性,研究了适合该油田的高效开发配套技术,实现了合理、高效、快速和科学地开发油田。
- 张新征李薇郭睿李贤兵李香玲
- 关键词:油藏管理
- 高凝油藏注CO2开采理论与方法
- 张新征
- 关键词:高凝油藏注CO2数值模拟
- 苏丹1/2/4区块状强底水油藏高效开发技术被引量:16
- 2010年
- 苏丹1/2/4区块状强底水油藏经过8年的高速高效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开采期,油田产量递减趋势明显,稳产难度增大。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油藏地质综合研究、开发动态分析和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确定出油藏中剩余油纵向上主要集中在油层顶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井网稀疏区、局部构造高部位和断层附近。在此基础上,利用加密井、水平井、提液、卡堵水、低效井侧钻以及合理射孔等相适应的开发调整技术与策略,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块状强底水油藏高效开发调整技术。
- 李香玲郭睿杨学东张新征
- 关键词:底水油藏剩余油数值模拟油藏精细描述
- 高渗疏松砂岩油藏出砂规律及防砂对策研究
- P油田储层胶结疏松,成岩性差,属于高孔高渗储层,生产过程中易于出砂,将会影响油田正常生产,降低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油井出砂的问题,分析了P油田出砂机理,采用了两种出砂预测方法对油田的主力产层进行了出砂预测。根据疏...
- 张新征周虔彧
- 关键词:疏松砂岩出砂机理出砂规律
- 预测裂缝型有水气藏早期水侵动态的新方法被引量:26
- 2007年
- 四川盆地气藏地质情况复杂,储集层具有明显的低孔低渗特征,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程度差异较大,气井产量大幅降低并出现水淹现象。利用气藏开发早期的试采数据来研究水体的性质及早期水侵动态,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水侵动态预测模型,通过计算水侵强度系数得出气藏的水侵动态指标,避免了直接计算水侵量,运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进行求解并给出了相应的解法。针对实际气藏,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反映水侵动态的各项指标。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获得非均质气藏水体性质和水侵动态,其结果对提出早期控水措施很有帮助。对有水气藏的开发中实施早期控水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张新征张烈辉李玉林周虔彧
- 关键词:气藏裂缝水侵
- 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被引量:79
- 2005年
- 以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萨东过渡带300m地区的开发效果为例进行评价,根据实际开发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参数的权向量以弥补加权平均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难以确定权向量的不足,在评价水驱开发效果的同时,对影响开发效果的人为控制因素进行多级模糊评判,使评价结果更具公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 张新征张烈辉熊钰孙为全李玉林
- 关键词:高含水油田层次分析法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苏丹高含水辫状河块状底水油藏高效开发调整及接替技术研究与应用
- 赵国良1吴瑞坤孙天建王生宝周俊杰袁新涛蔡红岩晋剑利张新征李贤兵王强郭亚俊杨学东王瑞峰徐锋
- 苏丹石油项目是中石油海外合作的典范,曾相继建成两个1500万吨和1个300万吨油田项目,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针对苏丹项目日益突显的生产问题,以及辫状河储层隔夹层刻画、高速开发后底水油藏剩余油表征、高温油藏化学驱开发等技...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藏开发提高采收率
- 高凝油藏注CO2开采方式优选室内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高凝油具有高凝固点和高含蜡的特点,若开发方式不当,极易发生储层伤害,降低采收率。为针对研究区块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进行了连续注CO2驱、水气交替注入、CO2吞吐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油藏条件,CO2吞吐的驱油效率可达到甚至超过水气交替注入。为进一步研究驱替机理并证明宏观实验的结论,进行了微观可视驱油实验,研究发现随着压力增加,CO2对原油性质的改变以及良好的储层物性是驱油效率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结合该油田的实际条件和注CO2吞吐经济高效的特点,研究认为注CO2适合于该高凝油藏的开发。
- 张新征李薇郭睿李香玲
- 关键词:高凝油藏CO2驱水气交替CO2吞吐
- 高凝油藏注CO2吞吐影响因素数值模拟被引量:4
- 2009年
- 为深入了解CO2吞吐过程中各种注采工艺参数对高凝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针对某高凝油藏的地质及油藏特征,在PVT实验和相态拟合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5个敏感因素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凝油藏,CO2吞吐的注入速度、注入时间、焖井时间、井底流压等参数都存在最佳范围,最佳注气速度为60000m^3/d,最佳注入时间为40d,最佳焖井时间为16d,生产时合理的井底流压为600psi,计算比较了5个吞吐轮次的吞吐生产效果,从换油率指标来看前3个吞吐轮次的效果最好。
- 张新征冯明生李香玲
- 关键词:高凝油藏CO2吞吐数值模拟影响因素
- 苏丹Fula油田辫状河储层内夹层沉积成因及井间预测被引量:34
- 2013年
- 针对辫状河储层内隔夹层的复杂结构特征,依据沉积学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Fula油田辫状河储层内隔夹层的沉积成因及井间预测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河道、坝间泥、心滩落淤层、越岸沉积是构成辫状河夹层的主要沉积类型,泥质沉积物的保存与可容纳空间、沉积物供给速度有着密切联系;在沉积成因分析基础上,可根据单井测井解释和连井对比来描述各类夹层的空间形态,建立夹层的沉积模式;在辫状河相储层中,应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预测井间泥质夹层分布,可以更有效地体现夹层的几何形态和分布规律,其更加符合辫状河夹层的沉积模式。
- 袁新涛吴向红张新征晋剑利
-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夹层FULA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