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晓军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噪声刺激对鼠行为及脑电活动影响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
- 2002年
- 洪晓军韩杰董晶琳李丹
- 关键词:噪声脑功能损害
- 脑血管病患者偏瘫的早期康复
- 1996年
- 运动障碍是目前脑血管病患者偏瘫后的重要问题。我们近年来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和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1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由CT或MRI及临床确诊。随机取样分为①A组56例,系3年前住院的患者,平均年龄66.5岁。缺血性脑血管病43例,脑出血13例。平均住院34.5d,并发病和既往史积分(按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草案)平均12.75分;②B组56例,平均年龄69岁。缺血性脑血管病44例,脑出血12例。平均住院天数30.5d,并发病和既往史积分平均13.2分。2组均不包括死亡及严重的心、肺、肝和肾疾病,排除TIA及RIND。 1.2 方法 A组按常规药物治疗,B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还运用心理治疗、理疗和运动功能训练。病后7~10d内开始,从被动运动、翻身、坐起、站立到步行。训练每天2次,每次10min。
- 王丽萍葛茂振洪晓军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偏瘫康复
- 基于概率判决极端学习机的癫痫发作预报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平均预报敏感度和误报率是癫痫发作预报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指标,针对在提高平均预报敏感度的同时误报率往往也会增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判决极端学习机的癫痫发作预报方法。该方法在利用平均相位相干指数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的基础上,采用概率判决极端学习机进行分类,得到定量的分类信息之后,通过确定分类阈值来维持平均预报敏感度与误报率之间的平衡,最后经平滑过滤得到发作预报结果。对21例难治性癫痫病患者的仿真实验表明,本方法的平均预报敏感度可达到80.4%,平均误报率可低至0.10 h-1,具有较好的预报性能;而且训练时间短,为临床的在线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韩敏王明慧洪晓军韩杰
- 关键词:极端学习机
-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水平动态变化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2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的测定和比较,探讨MMP-9水平与脑梗死TOAST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对照组20例,分别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第5天和第10天的血清MMP-9含量,记录患者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中风量表(NIHSS)评分;随访6个月,记录发病1个月时和发病6个月时的BI(Barthal Index)来评价预后。结果(1)发病后24h内,脑梗死组TOAST各亚型血清MMP-9含量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CE组和LAA组MMP-9含量持续至第5天仍未下降,而SA组已逐渐降至正常水平;第10天各组MMP-9含量均降至正常水平。(2)发病后24h内血清MMP-9含量与相应时段NIHSS评分具有直线相关关系(r=0.883,P<0.01)。(3)预后较好组其发病24h内血清MMP-9含量明显低于预后较差组(P<0.05)。结论(1)脑梗死后各组血清MMP-9的含量升高,但它们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2)发病后24h内MMP-9含量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3)脑梗死后24h内的血清MMP-9含量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 陶定波姜秀丽雷阳洪晓军吴丹孙晓培
- 关键词:脑梗死预后
- 基于AR模型和Lempel-Ziv复杂度的癫痫发作预报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及时的发作预报,对于建立新的治疗方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脑电分析算法存在计算速度慢、适应性差等问题,无法满足癫痫脑电发作预报的要求。方法本文应用自回归模型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作脑电各个时期分类器,并与Lempel-Ziv复杂度分析计算相结合,准确识别发作前期,以实现癫痫的发作预报。结果应用弗莱堡大学数据对上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发作漏检率、误报率较低,预报提前时间较长。结论将AR模型和Lempel-Ziv复杂度相结合,对癫痫发作预报的实现,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意义。
- 韩敏曹占吉孙磊磊洪晓军
- 关键词:癫痫脑电信号自回归模型
- 神经电生理技术在1例复杂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罗雅尹宋春莉周丽娜梁战华洪晓军周密胡艺潆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早期脑卒中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生早期脑卒中的危险性及早期抗凝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450例TI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TIA患者入院7 d内是否发生完全性脑卒中。结果①ABCD评分<4分的TIA患者366例,发生脑卒中21例(5.7%);评分≥4分的84例,发生脑卒中15例(17.8%)。②评分<4分TIA患者抗凝治疗93例,发生脑卒中18例(19.3%);非抗凝治疗273例,发生脑卒中3例(1.1%);评分≥4分TIA患者抗凝治疗60例,发生脑卒中12例(20.0%);非抗凝治疗24例,发生脑卒中3例(12.5%)。③频发TIA(发作频率>3次/日)50例,21例(42.0%)发生脑卒中;非频发TIA 400例,9例(2.2%)发生脑卒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频发TIA患者抗凝治疗39例,发生脑卒中15例(38.5%);非抗凝治疗11例,发生脑卒中6例(5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ABCD评分可预测早期脑卒中的发生,TIA发作频率与是否发生脑卒中相关;抗凝治疗可以降低频发TIA脑卒中的发生率。
- 洪晓军王爱明周旸张凤佳韩杰孙大勇李明
- 关键词:脑卒中抗凝治疗
- 神经科门诊抑郁症伴躯体症状分析被引量:2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抑郁症伴躯体症状的特点。方法 对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0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的73例神经科门诊患者进行临床及量表分析。结果 头痛头晕为本组突出的躯体症状,成为第一主诉者占43.8%.患者均肯定有抑郁表现,各种抑郁症状出现率为67.1%~97.3%,且以兴趣减退者居多。SDS平均总粗分为(50.38±8.50)分,HAMD平均(19.50±7.43)分。医院焦虑情绪自评量表(HAD-A)≥9分者明显多于<9分者,前者的SDS评分明显高于后者.结论 神经科门诊抑郁症伴躯体症状患者以头痛头晕为第一主诉最多.抑郁常见症状以兴趣减退为常见。多为轻度抑郁,常伴焦虑,伴焦虑者的抑郁程度较重。
- 曹红雷征霖洪晓军
- 关键词:门诊病人抑郁障碍症状
-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被引量:19
- 2013年
- 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黄嘌呤氧化酶系统,在急性脑梗死发作时,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启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等生化反应系统,产生大量尿酸及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近几年流行病学及国内多数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是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之一[1].WHO在1989年将高尿酸血症确定为急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目前仍有争议.现就其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 朱红凤王爱明张凤佳韩杰王哲洪晓军
- 关键词:尿酸高尿酸血症脑梗死一氧化氮预后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神经电生理的改变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改变。方法对21例ALS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前和移植后第1、3、6个月分别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运动神经传导中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增高,F波引出率增加,主要是第6个月以后改善明显(P〈0.05);而运动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末端运动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正常或轻度延长,移植前后无明显改变(P〉O.05)。结论ALS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短期内可见神经电生理改善,可能延缓病情进展。
- 孙大勇洪晓军宋春莉韩杰王哲
-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肌萎缩侧索硬化电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