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
- 作品数:55 被引量:16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 一种用于基因表达数据分类的组合特征选择和神经网络集成方法
- 近来基于基因芯片数据构造有效的分类器在肿瘤分类问题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应用了多种特征选择机制和分类器设计策略.然而,绝大多数研究仅仅在某一数据集上应用某种的技术.本文试图结合神经网络集成用一种组合特征选择的方法普遍地提...
- 刘冰崔庆华蒋田仔马颂德
- 关键词:基因芯片集成神经网络
- 文献传递
- 基于功能核磁影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纹状体功能检测方法
- 本发明属于精神医学、神经影像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功能核磁影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纹状体功能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定量化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程度,从而无法指导个体化用药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提取预处理...
- 李昂饶光祥刘冰
- 文献传递
- 人工寒潮促发脑卒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3
- 2004年
- 目的 探索建立人工寒潮环境 ;探讨人工寒潮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观测用经改装的冷藏柜及人工气候箱模拟寒潮时所需条件及达标情况 ;分别将复制成功的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SP)及正常大鼠置于人工寒潮环境中 ,观察大鼠的血压波动、脑血管病变及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 冷藏柜与人工气候箱均能模拟寒潮 ,后者除能控制温度外同时能控制相对湿度 ;人工寒潮来临时RHRSP组大鼠血压波动大、自发性脑卒中明显增多 ,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人工气候箱较冷藏柜能更好模拟寒潮 ,人工模拟寒潮克服了季节限制且一致性好、易重复 ;人工寒潮可以使RHRSP发生脑卒中 ,可较好模拟气温骤降 (自然寒潮 )时的脑卒中 。
- 解龙昌黄如训李常新廖松洁刘冰陈立云温红梅王新叶钦勇施晓耕林健雯
- 关键词:人工寒潮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卒中
- 人工寒潮促发脑卒中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索建立人工寒潮环境;探讨人工寒潮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观测用经改装的冷藏柜及人工气候箱模拟寒潮时所需条件及达标情况;分别将复制成功的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及正常大鼠置于人工寒潮环境中,观察大鼠的血压...
- 解龙昌黄如训刘冰陈立云李常新温红梅王新廖松洁叶钦勇施晓耕林健雯
- 关键词:人工寒潮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信息势的图像配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信息势的图像配准方法,基于信息势和欧氏距离的测度来度量最近点的迭代最近点算法;用信息论中的信息势来度量两幅图像中的两个蛋白点灰度分布的相似性,衡量两个蛋白质点的相似性;将蛋白质点的灰度信息与几何信息结合...
- 蒋田仔史桂华朱万琳刘冰赵慧智
- 文献传递
- DISC1基因调控丘脑-前额叶环路的结构与功能连接
- 引言:DISC1(Disrupted-in-Schizophrenia 1)基因自2000年首次报导与精神分裂症关联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该基因与多种精神疾病存在显著关联,并且该基因与突触发育、髓鞘形成、轴突导向等多种...
- 刘冰樊令仲龙海霞李永辉于春水蒋田仔
- 脑卒中发作的预防研究
- 目的:分析脑卒中发作的诱因,观察药物干预脑卒中发作的效果及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1)回顾性总结20 年3059例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发病诱因:(2)寒潮来临前1天,给10周、12周、14周及16周的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
- 黄如训林健雯刘春岭陈立云刘冰李常新
- 关键词:脑卒中寒潮巴曲酶丁苯酞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 文献传递
- 一种图像数据仓库管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数据仓库管理方法,是利用基于文本的图像数据描述信息,对图像数据仓库进行高效管理,该管理过程包括图像数据索引文件的生成、上传、关键词检索及图像数据的下载;该方法分成图像数据上传和下载两路工作,客户端用户在...
- 左年明宋明刘勇刘冰蒋田仔
- 消化系统梭形细胞肿瘤7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梭形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对72例消化系统梭形细胞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复习,应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 72例消化道梭形细胞肿瘤中,51例为胃肠间质瘤(GIST),其中25例发生在胃,其次是直肠多发,小肠和结肠较少;13例为平滑肌瘤,其中9例发生在食管;4例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3例为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FT),1例神经鞘瘤。GIST中CD117阳性率为86.4%,CD34阳性率为88.9%,55.6%GIST伴有actin和desmin灶性(+)。10例平滑肌瘤中actin、desmin及caldesmon均(+),而CD117、CD34及S-100均(-)。4例IMT中vimentin均(+),3例actin(+),CD117、CD34、S-100和desmin均(-)。3例CFT中vimentin均(+),1例CD34(+)。神经鞘瘤S-100(+)。结论消化系统梭形细胞肿瘤以GIST最多见,发生在胃最多;其次是平滑肌瘤,发生在食管多见。GIST生物学行为分为4个级别:极低、低、中和高危险度。IMT生物学行为中间型。CD117、CD34、actin、desmin、Ki-67和S-100可作为消化系统梭形细胞肿瘤的常规标记物。
- 黄艳刘冰谭伟艳朱亚西黄瑞妍林汉良李初俊
- 关键词: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
-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脑疾病分类系统
-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脑疾病分类系统,旨在解决脑疾病分类诊断中需要对磁共振影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的复杂过程及其所导致的分类准确率不高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中的基于自注...
- 刘勇金丹蒋田仔刘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