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兴华

作品数:47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文学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1篇文学
  • 11篇文学批评
  • 5篇文学概论
  • 5篇教学
  • 5篇发生学
  • 4篇小说
  • 4篇茅盾文学
  • 4篇茅盾文学批评
  • 3篇作家
  • 3篇文学批评学
  • 3篇课程
  • 2篇督导
  • 2篇心灵
  • 2篇院士
  • 2篇政治
  • 2篇知识分子
  • 2篇身份
  • 2篇缩影
  • 2篇内心
  • 2篇文论

机构

  • 26篇浙江万里学院
  • 12篇牡丹江师范学...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43篇周兴华
  • 2篇徐晓杰
  • 2篇夏中义
  • 2篇周汶
  • 1篇韩卫平
  • 1篇刘雪松
  • 1篇王素梅
  • 1篇陈诗佳
  • 1篇苏安娜
  • 1篇刘凯杰

传媒

  • 7篇浙江万里学院...
  • 6篇牡丹江师范学...
  • 4篇文艺理论研究
  • 3篇北方论丛
  • 2篇佳木斯大学社...
  • 2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文艺评论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文自学指导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粤海风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性质看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1997年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这就是说,唯物史观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还具有方法论性质。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社会生活及其发展规律的总观点,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历史、从事实践活动的总的方法指南。恩格斯在许多书信中都曾特别强调过这一点。
韩卫平周兴华
关键词:唯物史观文学研究方法方法论原则恩格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历史辩证法
《雷雨》精神分析批评中的两个误区
2023年
精神分析批评方法被引入以来,曾有多篇以此方法解读曹禺《雷雨》的文章,选择几篇典型文本为例,通过对立论前提及立论根基的分析,讨论批评范式具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易走入的误区。这个话题不仅是对精神分析批评个案的反思,而且还对其他范式的批评操作具有启示意义。
周兴华徐晓杰
关键词:《雷雨》精神分析批评
应用型大学文艺学课程的实践模式初探
2016年
应用型大学的文艺学课程主要是文学概论和文学批评学。为了实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的教学目标,文艺学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分步递进、多元体验为基本原则,以项目协作、“阵”前热身为操作方式的实践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视野的拓展和能力素质的提高。
周兴华
关键词:文学概论文学批评学
新形势下高校兼职教学督导的工作模式探析被引量:2
2013年
兼职教学督导是高校教学督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兼具多重身份的特殊性使兼职督导的工作方式无法与专职督导完全等同。本文以高校教学督导面临的新形势为前提,分析了兼职督导的特殊身份与工作特点,构建了一个教学改革背景下以"交流"、"引导"、"合作"为核心理念的兼职督导工作模式。
周兴华周汶
茅盾文学批评中的“同化”与“顺应”——中国现代“主流”批评生成演化的微观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政治追求是贯穿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进程的一条鲜明线索。茅盾一生的文学批评活动恰好提供了中国现代"主流"批评生成演化的个人证词。在文学与政治、个人与集体、权力意志与个人思考之间,茅盾一直处在不断的同化与顺应过程中,他的批评成果不仅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不断选择、不断徘徊、不断矛盾的心路历程,也显现了"主流"批评发展的历史轨迹。
周兴华
关键词:茅盾文学批评
夏中义的文献—发生学方法初探被引量:2
2013年
文献—发生学是夏中义创立的学术—思想史研究方法,其基本步骤是首先在文献层面发现各种学术"症候",再沉潜到价值层面去探寻其赖以发生的心理根源,并据此展现学术贡献与学人灵魂间的关系。它奠基于夏中义相关的学术积累,催化于内心的使命意识,生成于百年文论史案的研究实践,定型于方法论层面的系统阐述。文献—发生学方法不单给史案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工具,还为中西交汇时代将西学与中国经验的有机融合提供了一种示范。这种"以文读心"的方法,将科学分析与人本精神结合起来,不仅体现了21世纪学术研究中的新思路与新导向,而且在扭转空疏学风上具有特殊的效力。
周兴华
小说的陌生化形态与读者的阅读态度
1997年
周兴华
关键词:陌生化意识流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拳击手小说形态
批评的批评:世纪之交的反思与期待
2005年
临近世纪之交,反思九十年代文学批评的文章便开始不断涌现。与八十年代相比,九十年代对文学批评的反思主要已不是出于批评理论建设的目的,而是基于批评理念之上的现实衡量。或许是批评理论的参照系建造得不够超前,或许是批评现实的变化太大也太快,当人们刚从初具规模的批评理论大厦中抬起头来,要将批评的实践装入这所刚刚建好的房子时,却发现已几乎不可能了。
周兴华
关键词:文学批评对文
90年代新锐批评家的现代性转向
2012年
20世纪90年代,一大批新锐批评家崛起于批评界。他们以先锋、尖锐、鲜活的话语姿态活跃于文学评论界,不仅为批评本身,而且为整个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活力。这些新锐批评家不同于上一代批评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一、置身文学现场,关注文学的先锋性。二、坚持"文学性"的批评。三、具有鲜明的学院风格。无论批评的成就、影响还是所表现的批评风格,都表明这一代批评家已经成熟,某种意义上说,当代批评界正在更新换代。
刘雪松周兴华
关键词:新锐文学批评
茅盾观照文学的三种姿态
2010年
茅盾生命的不同时段,对文学观照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初时他在文学之外看文学,强调文学功能;随着创作的展开,他对文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于是开始走入文学之中看文学,在强调文学功能的同时,也强调文学效果,这使得他与只强调前者的革命阵营产生了激烈冲突。在担任了文化部长之后,茅盾只能在文学之上看文学,他的文学理解被意识形态挤压到一个狭小的角落,其自相矛盾之处也极为引人注目。
周兴华
关键词:茅盾文学批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