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明
- 作品数:19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比率型亚硫酸氢根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生物成像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基于萘并吡喃-吲哚盐共轭体系设计合成了能够检测亚硫酸氢根(HSO_3^-)的新型近红外比率型荧光探针.该探针对HSO_3^-识别显示出优异的选择性、较高的灵敏度和超快速的荧光响应.加入HSO_3^-后,探针展现出21.6倍(I_(520)/I_(653))的相对荧光强度的增强,并伴随着溶液颜色由紫色转变为无色.此外,高分辨率质谱和核磁氢谱滴定共同证实了该探针对HSO_3^-的检测机制是HSO_3^-与探针的不饱和碳碳双键发生了亲核加成反应.最后,探针被成功地应用于活细胞和斑马鱼幼体中HSO_3^-的原位示踪.
- 张伟杰刘涛霍方俊宁鹏温莹孟祥明阴彩霞
- 关键词:近红外荧光探针生物成像
- 自由基环化制备β-内酰胺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使用密度泛函方法在UB3LYP/6-311++G(3df,2p)水平上对自由基环化合成β-内酰胺的四种反应途径进行理论研究.结合Marcus理论对影响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氨基甲酰基自由基4-exo环合反应是理想的动力学控制过程;酰胺自由基的4-exo环合反应与5-endo环合反应相比是动力学有利的转化过程;单取代的酰胺烷基自由基的4-exo环合反应是一类动力学和热力学都较为不利的反应;羰基自由基加成亚胺N=C双键的4-exo环合反应与5-endo环合反应相比动力学不利而热力学有利.
- 孟祥明俞一赟石景傅尧
- 关键词:Β-内酰胺密度泛函方法
- 大学《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14
- 2012年
- 探讨了类比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具体案例探讨形象教学法和归纳教学法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的优点和教学效果。
- 孟祥明张泽
- 关键词:有机化学归纳教学法联想教学法类比教学法
- 4-[4-(1-乙氧基酰基-1-甲基乙基苯) ]-4-氧代丁酸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4-[4-(1-乙氧基酰基-1-甲基乙基苯)]-4-氧代丁酸的制备方法,特征是按α,α-二甲基苯乙酸∶乙醇∶甲苯=1摩尔∶2.5~3摩尔∶250~300毫升,在甲苯-4-磺酸催化下共沸分水,生成α,α-二甲基苯乙酸...
- 孟祥明郭庆祥朱满洲吴其华蔡继元周祯国洪华斌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双光子吸收材料的合成、光学性质及生物成像
- 2019年
- 以4-溴-1,8-萘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N-吗啉乙基)-4-(4-羟基苯乙炔基)-1,8-萘酰亚胺(A),其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HR-MS(ESI)表征,并对化合物A在6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和甲醇/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发射光谱,以及A在四氢呋喃中的双光子诱导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具有溶质变色效应,随溶剂极性的增大,A的荧光发射峰发生红移,且荧光强度下降.并且A在波长820 nm处的有效双光子吸收截面为90 GM.此外,A可成功定位于溶酶体,与溶酶体商品化染料Lyso Tracker Red的共定位系数高达0.902 6.因此,化合物A作为一个新型的双光子吸收材料,可作为双光子溶酶体示踪剂用于细胞成像.
- 李宁宁宁鹏冯燕孟祥明
- 关键词:萘酰亚胺溶致变色双光子吸收生物成像
- 线粒体定位的比例计量型Zn2+双光子荧光探针
- 基于喹啉荧光团,设计合成了一种线粒体定位的比例计量型Zn2+双光子荧光化学探针(Mito-MPVQ)。当与Zn2+结合时,Mito-MPVQ的荧光谱图发生68nm的红移,同时探针在720nm处的双光子吸收截面达到150G...
- 宁鹏江嘉诚汪恕欣冯燕朱满洲郭庆祥孟祥明
- 关键词:锌离子
- 文献传递
- 线粒体定位的比例计量型Zn2+双光子荧光探针
- 基于喹啉荧光团,设计合成了一种线粒体定位的比例计量型Zn2+双光子荧光化学探针(Mito-MPVQ).当与Zn2+结合时,Mito-MPVQ的荧光谱图发生68nm的红移,同时探针在720nm处的双光子吸收截面达到150G...
- 宁鹏江嘉诚汪恕欣冯燕朱满洲郭庆祥孟祥明
- 关键词:锌离子
- 基于喹啉的双光子荧光化学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 陈小丽冯燕叶维鹏汪恕欣蔡玉磊崇汉宝孟祥明
- 关键词:荧光传感器双光子喹啉
- 金纳米团簇的液相可控合成
- 汪恕欣朱修怡许倩刘钊孟祥明朱满洲
- 关键词:金纳米团簇
- 新时期下《有机化学》教学初探
- 2008年
- 新时期下,面对有机化学研究发展中的新物质、新方法、新机理,有限的课时,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教师应通过打好基础、实施开放式教学、组建团结和谐的教学团队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世纪创新性人才。
- 周虹屏杨家祥吴志超潘忠稳许献云冯燕吴杰颖盛鸿婷孟祥明
- 关键词:有机化学开放式教学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