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彦君

作品数:26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磁共振
  • 11篇成像
  • 8篇磁共振成像
  • 7篇影像
  • 7篇关节
  • 5篇影像学
  • 4篇类风湿
  • 4篇风湿
  • 3篇血管
  • 3篇生物力学
  • 3篇生物力学分析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脊柱炎
  • 3篇关节炎
  • 3篇风湿关节炎
  • 2篇血管成像
  • 2篇影像学分析
  • 2篇运动学

机构

  • 24篇山西省人民医...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山西省卫生厅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煤炭中心...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太原钢铁(集...

作者

  • 26篇胡彦君
  • 11篇徐成
  • 6篇刘建军
  • 5篇高强
  • 5篇王峻
  • 2篇贺业新
  • 2篇李丁
  • 2篇温鸿雁
  • 2篇范智斌
  • 2篇唐笑先
  • 2篇甄俊平
  • 1篇李军霞
  • 1篇王宝红
  • 1篇邵晋凯
  • 1篇颜宝云
  • 1篇李小峰
  • 1篇宋洁富
  • 1篇张挺
  • 1篇张莉芸
  • 1篇李健丁

传媒

  • 10篇中国药物与临...
  • 3篇医用生物力学
  • 3篇实用医学影像...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影像评估正常育龄妇女骶髂关节特点60例被引量:5
2008年
正常育龄妇女由于受妊娠、分娩等内分泌变化的影响,骶髂关节的影像学改变较多,常会被误认为骶髂关节炎。实验对60例20~50岁正常育龄妇女进行骶髂关节CT检查,测量骶髂关节间隙宽度及骶髂骨皮质厚度,观察骶髂关节间隙清晰程度、骶髂骨皮质边缘光滑程度及皮质下骨质密度。结果显示正常育龄妇女关节间隙宽度为2.0~4.5mm,27%小于2.0mm,关节间隙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宽;骶髂骨皮质厚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厚,清晰度降低;33.3%正常育龄妇女为单侧或双侧关节面模糊、骶髂骨面皮质边缘毛糙、软骨下骨质密度不均;15%正常育龄妇女关节腔内可见线条样点状气体样低密度影。提示正常育龄妇女中部分表现为轻度骶髂关节炎改变,应当与骶髂关节炎改变加以区别。
牛丽萍李军霞甄俊平温鸿雁吴江张莉芸胡彦君李小峰
关键词:骶髂关节CT影像学
手、腕部运动姿势和角度的改变对腕管及正中神经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采用人体表面肌电结合运动学,形态学等方法探讨日常活动时腕关节、手指活动姿势和角度的改变对手、腕部肌肉及正中神经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10例,获取最大背伸位、最大屈曲位时MRI图像是数据,观察正中神经变化,测量横截面积、周长、圆度等形态学指标;应用8通道表面肌电和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腕部多种日常活动同步采集。
周丽哲郭媛张绪树胡彦君
关键词:正中神经屈曲位腕管表面肌电生物力学分析腕部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体会被引量:3
2014年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类慢性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较约为0.1%到0.9%[1,2],在涉及关节的各类疾病中,AS仅次于类风湿发病率为第二位.然而,AS的早期诊断始终困扰着临床医生,相关研究报告从发病到确诊,其时间往往长达8~11年[3].旧有的诊断标准,即临床广泛应用的1984年修订AS诊断标准,显然缺乏足够的敏感性.2010年新的诊断标准公布,新标准不仅扩大了AS的内涵,更强调了AS的早期诊断,将磁共振成像(MRl)作为AS早期诊断标准之一.本次研究对23例早期AS患者症状及X线片、MRI的影像改变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MRI在早期AS诊断中的应用.
王睿铸胡彦君智勇李建琴纪斌平张凯
关键词:早期诊断标准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医生MRI致残性类风湿
弥散加权成像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颜宝云李健丁徐成胡彦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弥散加权成像成像诊断血管常见疾病
高分辨率CT图像定量描述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跟骨形态学改变
2008年
背景:近年来,骨代谢疾病趋向于骨组织形态学研究,CT技术特别是高分辨CT的发展使非创伤性检查骨微观形态成为可能。目的:评估高分辨CT所获骨结构参数在研究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跟骨微细结构形态学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6-10/2007-10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进行。对象:选择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未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16例作为病例组,均为男性,年龄50-60岁,平均(54.00±1.75)岁;身高(170.87±2.87)cm;体质量(70.06±4.69)kg。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16例为对照组,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4.25±1.77)岁;身高(170.06±3.53)cm;体质量(68.31±6.19)kg。方法:两组均经64层螺旋CT扫描获取高分辨CT图像进行分析及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查。避开周围皮质,在应力骨小梁后组区及中央三角区,各选定一矩形感兴趣区,所有测量均在感兴趣区中进行。主要观察指标:骨小梁各项表观结构参数。结果:病例组中央三角区的骨小梁面积/感兴趣区面积低于对照组、病例组骨髓面积/感兴趣区面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应力性骨小梁后组表观结构参数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央三角区骨小梁表观结构参数骨小梁面积/感兴趣区面积与骨密度呈正相关、骨髓面积/感兴趣区面积、单位面积欧拉数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跟骨高分辨CT图像能客观反映糖尿病非胰岛素治疗患者跟骨微观形态学方面的改变。
胡彦君王峻甄俊平唐笑先范智斌
关键词: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XAHRCT活体形态学
腓豆骨综合征的磁共振表现及文献复习
2020年
许多患者因为膝关节疼痛而进行磁共振检查。磁共振(MR)对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因包括关节内半月板韧带损伤、关节炎、滑膜炎以及骨性、软骨性和肌肉性病变的诊断并不困难。然而,对于一些罕见的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可能会被影像科医生忽略,这通常会导致临床医生为查明膝关节疼痛原因而进行关节镜检查,以明确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原因。腓豆骨是膝关节影像检查中较常见的籽骨,但在少数的患者会出现由于腓豆骨与股骨外侧髁后部相互摩擦或撞击而导致疼痛,它是导致膝关节疼痛的少见原因之一。本文回顾性研究分析腓豆骨综合征的MR表现,为今后其MR诊断提供有利的影像学支持。
刘建军胡彦君高强徐成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膝关节疼痛疼痛原因影像检查常见病因
自体骨-髌腱-骨韧带移植物供区不同处理方式效果对比
2012年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 ligament,A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ACL损伤成为临床最常见的膝关节韧带损伤。A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解剖结构,ACL功能不全将引起膝关节不稳,加快关节退行性变。
张挺宋洁富胡彦君
关键词:移植物自体骨ACL损伤供区髌腱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MR征象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MR征象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省人民医院、第二医院患者资料,随访至明确诊断为早期RA患者32例纳人研究。收集所有病例首次双手、腕关节MRI平扫图像,共64只手、腕关节,以及扫描时间近期内抗CCP抗体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早期RA患者的MR征象,探讨抗CCP抗体与早期RA患者MR征象的相关性。结果32例早期RA患者(共64个手、腕关节)MRI平扫异常征象包括:腕骨骨质侵蚀189处,骨髓水肿227处,腕关节积液64处,腱鞘积液58处(包括屈肌腱鞘受累36例,伸肌腱鞘受累22例,二者均受累者8例),上述征象中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抗CCP抗体与骨质侵蚀、骨髓水肿r值分别为0.586与0.454(P〈0.01),而骨质侵蚀与骨髓水肿问呈正相关,r值为0.625(P〈0.01)。结论腕关节MRI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骨质侵蚀、骨髓水肿征象是与抗CCP抗体一致的早期RA的表现,在早期RA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胡彦君彭坤徐成刘晓朋刘建军
关键词: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磁共振成像抗CCP抗体
磁共振成像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病。在AS的骨关节病变中,骶髂关节几乎全部较早受累。所以,尽早发现AS骶髂关节病变.对于A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研究显示.
范智斌王峻胡彦君温鸿雁
关键词:骶髂关节病变强直性脊柱炎基质金属蛋白酶-3磁共振成像中轴关节慢性炎症血清
足弓塌陷患者步态分析
2021年
目的通过进行正常人与足弓塌陷患者,以及足弓塌陷患者使用足弓衬垫前后的步态分析,探究足弓塌陷对日常步态的影响,明确足弓衬垫的使用对下肢肌骨系统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AMTI测力台采集正常人、足弓塌陷患者穿戴足弓衬垫前后步行过程;使用生物力学分析软件AnyBody,建立下肢肌骨系统模型。利用运动学、动力学数据,进行人体步行过程的逆向运动学、逆向动力学分析,得到正常人、足弓塌陷患者穿戴足弓衬垫前后步态过程中踝关节。
秦华郭媛徐强张绪树胡彦君
关键词:步态分析生物力学分析逆向运动学踝关节运动捕捉系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