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慧

作品数:49 被引量:490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工业园区疾病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代谢
  • 15篇代谢综合
  • 15篇代谢综合征
  • 15篇综合征
  • 9篇肥胖
  • 6篇血压
  • 6篇腰围
  • 6篇高血压
  • 5篇代谢异常
  • 5篇多代谢异常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心血管
  • 4篇血管
  • 3篇单核
  • 3篇单核苷酸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机构

  • 29篇苏州工业园区...
  • 27篇苏州大学
  • 14篇江苏省疾病预...
  • 10篇常熟市疾病预...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苏州市疾病预...
  • 2篇苏州卫生职业...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义(北京)...
  • 1篇墨尔本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金坛市卫生局

作者

  • 45篇周慧
  • 19篇郭志荣
  • 13篇武鸣
  • 8篇周正元
  • 8篇陈冯梅
  • 8篇胡晓抒
  • 7篇姚才良
  • 7篇雷婷
  • 6篇张均
  • 6篇陈小芳
  • 6篇康国栋
  • 6篇孙国祥
  • 4篇刘海波
  • 3篇刘仕俊
  • 3篇史祖民
  • 3篇翟静
  • 2篇丁素琴
  • 2篇郭璐
  • 2篇麦峰
  • 2篇秦立强

传媒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第8届中国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评价肥胖相关健康风险效果分析被引量:19
2006年
陈冯梅胡晓抒郭志荣武呜杨婕周慧康国栋姚才良
关键词:肥胖慢性疾病体质指数BMI死亡率
苏州工业园区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愈情况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苏州工业园区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改进工作措施,更好控制结核病。方法资料来自2000—2006年上报国家统计局(卫统35表)的结核病人登记调查表及《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病案信息和《苏州工业园区统计年鉴》。病人发现和登记方法均按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规定执行。所有数据整理后均输入计算机,用SPSS11.5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6年共发现涂阳病人399例,其中新发涂阳病人359例,新发涂阳病人年发现率分别为24.40%、19.45%、22.96%、52.60%、64.25%、70.73%、75.96%;涂阳病人年治愈率分别为72.22%、80.00%、96.00%、98.11%、85.71%、92.08%、92.73%。2003—2006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年登记率(1/10万),男性依次为27.70、36.00、37.39、45.70,女性为8.76、12.13、20.22、21.57;登记初治涂阳病人男女之比为2.30:1,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中,15~24、25~34和65岁以上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较高。结论该工业园区涂阳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都持续保持在要求水平。流动青壮年和该地老年男性应为结核病高危人群,对这部分人群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将有助于转诊率、系统治疗管理率的提高,更有利于结核病的防治。
周慧薛丽平麦峰李凤莲
关键词:涂阳肺结核发现率治愈率高危人群
饮食和体力活动与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苏州工业园区居民饮食和体力活动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苏州工业园区5310例35岁以上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析饮食和体力活动与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劳动和鱼类摄入量偏多是血糖异常的保护因素(OR=0.604和0.251,P<0.05);较多的禽畜肉类、蔬菜、大豆和坚果类摄入量及较少的鱼类摄入量是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OR=1.007、1.002、1.821及2.333,P<0.05)。结论降低糖尿病患病率,应对劳动少、鱼类摄入量少以及禽畜肉类、蔬菜、大豆和坚果类摄入过量等方面加强防控。
沈琴张婷婷韩淑芬周慧
关键词:糖尿病影响因素
网络培训考评系统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资源,设计和研发适用于"三基"训练考核的网络培训考评系统,实现"三基"培训弹性化、考试无纸化,通过提升兴趣、课程学习和评估能力三位一体的融合达到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理论及实践技能的目的。
陈小芳俞璐刚周慧
关键词:网络考评系统疾病预防控制
三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在江苏人群中的适应性研究
目的:比较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专家组(NCEP-ATPⅢ)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3个既便于操作又有中国人肥胖指标的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在江苏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江...
周慧胡晓抒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文献传递
三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在江苏人群中的适用性研究
本文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MS综合防治研究)以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为研究终点,进行不同MS(代谢综...
周慧胡晓抒郭志荣武鸣孙国祥周正元
关键词:多代谢异常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
文献传递
浅谈社会事业局在苏州工业园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中的作为
目的 阐述社会事业局在苏州工业园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中的作为;方法 介绍苏州工业园区总体情况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情况,阐述社会事业局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管理措施;结果 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承担着...
雷婷邵光方周慧
江苏省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分析江苏省代谢综合征(MS)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江苏省12个地区的5888名成年人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计算MS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MS患病率、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9.07%(男性11.10%,女性25.7204)和17.4804(男性11.49%,女性22.8604)。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性别(OR=1.91)、年龄增加(OR=1.15)、久坐活动少(OR=1.94)、高血压家族史(OR=1.99)、肥胖家族史(OR=6.24)是MS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MS已成为江苏省成年人群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尽早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武鸣郭志荣杨婕周慧王培桦史祖民胡晓抒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流行病学
三种肥胖相关指标与糖尿病关联强度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三种主要肥胖相关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与中国居民糖尿病发生的关联。方法对检索并入选的国内35篇有关糖尿病三种主要肥胖相关指标(BMI、WC和WHR)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 BMI、WC和WHR与糖尿病(DM)的关联合并OR值(95%CI)分别为1.232(1.208-1.255)、1.137(1.086-1.191)和2.278(2.134-2.432)。结论 BMI、WC和WHR均为DM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WHR与DM的关联强度高于其他两种指标。
俞璐刚周慧雷婷陈小芳陈国崇
关键词:糖尿病肥胖META分析
苏州工业园区成人体质指数、腰围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研究苏州工业园区成人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围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及两者在不同水平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比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按苏州工业园区的4个街道进行分层,每层随机选取一个社区进行整群抽样,共完成6219人的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同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5.9%;超重率为36.6%,肥胖率为9.6%,中心性肥胖率为49.5%.男性在体重过轻、体重正常、超重以及肥胖组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13.6%、30.2%、47.7%和59.0%,女性在体重过轻、体重正常、超重以及肥胖组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17.2%、27.3%、38.6%和48.8%,男性和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随着BMI的升高而升高(趋势χ2=139.848,P〈0.001;趋势χ2=92.387,P〈0.001);男性腰围超标组和不超标组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50.2%和30.9%,女性腰围超标组和不超标组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40.8%和23.8%,男性和女性腰围超标组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不超标组(χ2=108.669,P〈0.001;χ2=110.642,P〈0.00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BMI呈正相关(r=0.153,P〈0.001;r=0.227,P〈0.001;r=0.192,P〈0.001),与腰围呈正相关(r=0.138,P〈0.001;r=0.234,P〈0.001;r=0.159,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BMI呈负相关(r=-0.189,P〈0.001),与腰围呈负相关(r=-0.185,P〈0.001).在调整了年龄后,与BMI和腰围均不超标者(BMI以24.0 kg/m2为切点,腰围以85 cm、80 cm为切点)相比,男性腰围单独超标者、BMI单独超标者和两者均超标者患病风险的OR值分别为1.602、1.834和3.064;女性腰围单独超标者、两者均超标者患病风险的OR值分别为1.703和2.381,�
丁素琴周慧周靓玥胥保辉俞璐刚
关键词:血脂异常腰围体质指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