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明

作品数:63 被引量:280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7篇儿童
  • 38篇血压
  • 31篇高血压
  • 16篇原发性
  • 15篇原发性高血压
  • 12篇川崎
  • 12篇川崎病
  • 10篇成年
  • 9篇血管
  • 8篇儿童青少年
  • 7篇动脉
  • 7篇心血管
  • 7篇患儿
  • 6篇靶器官
  • 5篇心动图
  • 5篇器官损害
  • 5篇综合征
  • 5篇靶器官损害
  • 5篇超声心动图
  • 4篇蛋白

机构

  • 54篇首都儿科研究...
  • 23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北京大学首都...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郑州市妇幼保...

作者

  • 62篇张明明
  • 39篇石琳
  • 30篇林瑶
  • 24篇刘杨
  • 19篇米杰
  • 16篇李晓惠
  • 13篇侯冬青
  • 13篇赵地
  • 10篇梁璐
  • 10篇丛晓辉
  • 9篇王琍
  • 7篇王天有
  • 6篇程红
  • 6篇刘岩岩
  • 5篇王天有
  • 4篇郑彤
  • 4篇姜茜
  • 4篇曹爱梅
  • 4篇齐铁雄
  • 4篇郑春华

传媒

  • 4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北京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医生...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武警医学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高血压患儿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亚临床心血管损伤的关系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儿童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与亚临床心血管损伤的关系及其诊断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以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未经治疗的7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男61例、女16例,年龄(11.8±2.2)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心动图检测,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左心室肥厚(LVH)作为亚临床心血管损伤的评估指标,将研究对象分为cIMT增厚组(18例)和cIMT正常组(46例)(64例患儿cIMT资料完整);LVH组(27例)和正常构型组(5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FGF-23水平。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各组血浆FGF-23水平;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分析血浆FGF-23与cIMT及LVH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FGF-23对亚临床心血管损伤的诊断预测价值。结果18例cIMT增厚组患儿血浆FGF-23水平较46例cIMT正常组高[55.6(46.2,63.5)比48.6(39.4,57.3)×10^3 RU/L,Z=-2.143,P=0.032],FGF-23与cIMT正相关(r=0.222,P=0.032);ROC曲线显示血浆FGF-23为53.9×10^3 RU/L时,诊断cIM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5.6%和71.7%。27例LVH组患儿血浆FGF-23水平高于50例正常构型组[55.0(46.8,65.7)比48.2(39.5,56.0)×10^3 RU/L,Z=-2.375,P=0.018],FGF-23与LVH正相关(r=0.224,P=0.018)。向心性重塑者(10例)血浆FGF-2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构型者[56.9(49.6,66.3)比48.2(39.5,56.0)×10^3 RU/L,Z=-2.093,P=0.036]。ROC曲线显示血浆FGF-23为49.1×10^3 RU/L时,诊断LVH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4%和60.0%。结论血浆FGF-23水平与LVH及cIMT增厚正相关,并对其具有一定的诊断预测价值。
林瑶石琳刘岩岩张宏伟刘杨张明明黄小兰侯冬青崔小岱
关键词:高血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72例儿科住院高血压病人回顾分析
张明明石琳刘杨林瑶丛晓辉王琍齐铁雄陆萍
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三房心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三房心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三房心患儿超声心动图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并与心血管造影、手术结果对比分析,总结其诊断特点,找出漏诊的原因.结果:术前确诊12例,漏诊1例.其中Ban...
郑春华张明明任军梁璐曹爱梅刘波罗毅
关键词:小儿患者三房心超声心动图
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并发症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比较传统的冠状动脉(冠脉)内径绝对值诊断标准和Z值法诊断标准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合并冠脉扩张的检出率,为KD合并冠脉并发症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KD患者。分别依据1988年《中华儿科杂志》标准(1988年标准)、2015年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标准(2015年标准)及2017年版《川崎病的诊断、治疗及远期管理—美国心脏学会对医疗专业人员的科学声明》推荐的2种Z值法(Kobayashi、Dallaire)诊断标准,计算KD合并冠脉并发症患儿的冠脉扩张检出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KD合并冠脉扩张患儿共89例。分别采用1988年标准、2015年标准及Z值法(Kobayashi、Dallaire标准),1岁以内小婴儿右冠状动脉扩张的检出率依次为53.85%、15.38%、26.92%、19.23%;其中1988年标准明显高于其他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冠状动脉扩张的检出率依次为34.62%、34.62%、42.31%、34.62%,Z值法(Kobayashi标准)冠脉扩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余3种诊断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以上患儿右冠状动脉扩张的检出率依次为25.40%、12.70%、12.70%、12.70%,其中1988年标准检出率高于其余各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冠状动脉扩张的检出率依次为17.46%、34.92%、14.29%、14.29%,其中2015年标准的检出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988年《中华儿科杂志》标准检出右冠状动脉扩张比例较高;2015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标准在>1岁患儿组检出左冠状动脉扩张比例偏高;Z值法(Kobayashi、Dallaire标准)结合了患儿体格变化的影响,能较准确地反映川崎病合并冠脉并发症情况,2种Z值计算方法结果一致性好。
张明明李晓惠石琳任军林瑶刘杨陆萍
关键词:川崎病
儿童至成年体质指数变化对成年血压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儿童到成年体质指数(BMI)变化对成年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987年"北京儿童血压研究"队列人群于18年后(2005年)追访,进行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和高血压相关器官功能检测等。结果①受试对象儿童期超重肥胖检出率8.7%,有86.1%的超重肥胖儿童成年后仍然超重肥胖;BMI正常的儿童中,成年后超重的比例为25.8%,成年后肥胖的比例为8.8%。②控制年龄、性别,儿童、成年两时期BMI均正常组和儿童期超重或肥胖成年BMI正常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值水平基本一致,明显低于成年超重或肥胖组;儿童至成年持续超重肥胖组成年SBP/DBP均值水平最高,其次为儿童期BMI正常成年肥胖组和儿童期BMI正常成年超重组。③调整儿童时期血压对成年血压的影响,无论儿童期BMI是否正常或超重,只要成年BMI正常后,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低于成年超重或肥胖组,其中儿童期BMI正常,成年肥胖者和儿童至成年持续超重肥胖者,成年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④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至成年持续超重或肥胖,成年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最强,是两时期BMI都正常者的31.5倍(95%CI=7.5~132.8);儿童期BMI正常,成年肥胖或成年超重,高血压患病风险亦明显增强,分别为是两时期BMI都正常者的22.9倍(95%CI=6.0~86.6)和6.0倍(95%CI=1.8~19.9);儿童期曾经超重肥胖,成年BMI转为正常者成年高血压患病风险与两时期BMI都正常者比较为零。结论儿童期曾经超重肥胖,成年BMI恢复正常后,血压仍可恢复正常;儿童到成年期持续超重肥胖以及BMI的过快增长均可导致成年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患病率增加,因此,防治儿童期超重、肥胖,尤其是预防儿童期超重肥胖向成年延续以及由儿童至成年BMI的过快增长是预防成人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手段。
赵地张明明王天有王琍梁璐侯冬青米杰
关键词:体质指数儿童青少年队列研究
儿童至成年血压变化对成年期心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儿童、成年血压状态对高血压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987年开展的"北京儿童血压研究"队列人群(6~18岁儿童共2505人)于2005年进行追访,追访病例412人,包括血压测量和心血管相关因素的健康体检。结果该队列...
赵地张明明王琍梁璐王天有米杰侯冬青
文献传递
儿童高血压对成年期罹患高血压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讨儿童高血压对成年期高血压患病危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987年(基线)“北京儿童血压研究”队列人群(6-18岁,2 505人)于2005年进行追访,进行血压测量及心血管相关因素的临床检查。结果儿童期血压水平位于<P...
张明明米杰王天有侯冬青王利程红
关键词:高血压儿童青少年队列研究
文献传递
儿童原发性高血压诊治进展
2012年
近年来,国内外多项队列研究[1~4]显示儿童时期高血压可持续到成年,并出现高血压相关的靶器官损害表现。儿童原发性高血压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密切相关,随着超重及肥胖儿童增多,儿童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亦呈上升趋势。
张明明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儿童时期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肥胖儿童靶器官损害队列研究
儿童高血压对成年期罹患高血压的预测作用
张明明米杰王天有侯冬青王利程红
北京地区儿童和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肥胖相关性分析
目的总结北京地区3-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及其年龄性别特征,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04年对北京地区21,912名3-18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流行特...
张明明王琍米杰汪芸赵地石琳王天有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