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景斌

作品数:30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甲状腺
  • 9篇腺癌
  • 8篇乳头
  • 7篇乳头状
  • 7篇甲状腺癌
  • 6篇乳头状癌
  • 5篇手术
  • 5篇肿瘤
  • 5篇甲状腺乳头状...
  • 4篇内皮
  • 4篇甲状腺炎
  • 4篇肠癌
  • 3篇血管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切除
  • 3篇外科
  • 3篇内皮衍生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机构

  • 30篇吉林省人民医...
  • 10篇长春中医药大...
  • 3篇九台市中医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四平市中心医...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三...

作者

  • 30篇张景斌
  • 5篇姜鑫
  • 4篇陈志仁
  • 4篇梁妍
  • 3篇佟颖
  • 3篇姜春浩
  • 3篇张丹木
  • 3篇李凤霞
  • 3篇李斌
  • 3篇黄兴
  • 3篇邸军
  • 3篇孙亚东
  • 3篇鲁海宏
  • 3篇毛海英
  • 2篇田立波
  • 2篇邰建东
  • 2篇方昊
  • 2篇李明华
  • 2篇孙平
  • 2篇马彦

传媒

  • 11篇吉林医学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世界复合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生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1
  • 1篇199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甲状腺切除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术式分析
2009年
张景斌孙清阳孙涛
关键词:全甲状腺切除乳头状甲状腺癌
肝脏肿瘤行精准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总结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施行精准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手术操作的技术关键、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行精准肝部分切除术40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B超、CT或MRI检查,明确肿瘤大小、位置,与第一肝门和第二肝门的关系。常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和甲胎蛋白(AFP)。术中采用Pringle第一肝门阻断法,区域性肝门阻断法或不阻断肝门法等完整切除肝脏肿瘤。结果:成功完成精准肝部分切除术40例,无术后并发症,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病理诊断肝细胞癌32例,肝血管瘤6例,肝脂肪肉瘤2例。随访1个月~3年,无肿瘤复发。结论:为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施行精准肝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该术式的适应证包括所有可切除的肝脏占位性病变,以肝脏恶性肿瘤多见。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肝脏肿瘤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白秀峰张景斌
关键词:肝脏肿瘤精准肝切除外科学
低剂量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评价低剂量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multislice CTcolonlgraphy,MSCT)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经临床拟诊为结直肠癌患者行结肠充气的低剂量50mAs16层螺旋CT扫描(MSCT),利用工作站的后处理软件可获得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三维表面遮盖显示(shaded-surface display,SSD)和透明显示像及CT仿真结肠内镜图像(CTVC)及结直肠黏膜剖开图像,将低剂量MSCT诊断结果与结直肠镜或手术病理进行对比。结果37例经手术或结直肠镜病理证实结肠癌29例和非结肠癌8例,低剂量MSCT正确诊断29例结肠癌病例(包括并发病灶及转移灶)中的28例和8例非结直肠癌中的5例,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55%(28/29),62.5%(5/8),89.19%(33/37)。结论低剂量MSCT是安全、无创、快速、全面评价结直肠癌的方法,可以完全替代钡剂灌肠检查,是结直肠癌筛选、术前分期、预后评估及术后随诊的首选方法。
梁妍陈志仁毛海英黄兴张景斌李凤霞于洋李斌吴祥才佟颖马子军
关键词:结直肠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5-FU门静脉插管化疗预防大肠肝转移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邢曰传周立忠孙清阳王洪波曹春远张景斌史美龙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5-FU门静脉插管化疗是否可以改善大肠癌病人的长期生存率。5-FU的药物动力学特点是,半衰期短,只有十分钟左右,因而进入机体后血药浓度下降很快。另外,由于它主要作用于增殖期的癌细胞,其抗癌作用并不呈现...
关键词:
关键词:大肠癌门静脉插管化疗肝转移
30例女性乳头状甲状腺癌综合性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张景斌姜鑫鲁海宏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病理报告病理确诊病理活检
低剂量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梁妍陈志仁张景斌吴祥才李凤霞毛海英邰建东张丹木黄兴李斌王闯王嗣华张维权阎宏岩孙述臣
通过对结肠癌患者进行低剂量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MSCT)检查,从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成像(SSD)、透明像及仿真内窥镜(CTVC)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性的表现,探讨不同剂量扫描与图像质量的关系,对比CT仿真内窥...
关键词:
关键词:CT结直肠癌低剂量结肠成像
女性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血清和甲状腺组织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寻找有利于预测桥本氏甲状腺炎向甲状腺癌癌变发展的新型肿瘤标志物,为甲状腺癌的筛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检查的3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3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及20例正常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桥本氏甲状腺炎组(A组)、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组(B组)及对照组。留取所有研究对象血清及甲状腺组织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化学发光法(CL)检测雌孕激素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的表达情况。结果 B组与A组患者血清TGF-β、SIL-2R及雌激素E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甲状腺组织ER及HER-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具有恶变为甲状腺癌的潜能,TGF-β、SIL-2R、HER-2、E2及ER有可能参与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女性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向甲状腺癌癌变发展的早期预测指标。
张景斌王昱骄李达曹语桐包圆圆
关键词:桥本氏甲状腺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雌孕激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乳头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乳腺癌术后保留乳头。方法: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乳头20例。结果: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乳头坏死。1例4年后肋骨转移,其它19例患者健康生存至今。结论:对于不适合保乳手术、瘤体无皮肤浸润、瘤体不在乳晕区的乳腺癌患者采取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局部复发率低,取得了良好的美容效果。
张景斌姜鑫毕得义
关键词:保留乳头乳腺癌保乳手术
P53蛋白和VEGF在老年人胃腺癌组织中表达意义的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腺癌组织中 P53蛋白和 VEGF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对 40例胃癌和 2 0例正常胃组织进行P53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微血管密度 (MVD)检测 ,研究老年人胃腺癌组织 P53蛋白和 VEGF的表达与肿瘤组织中 MVD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正常胃组织中 P53蛋白和 VEGF表达全部阴性 ,胃癌组织中 P53蛋白、VEGF阳性率分别为 52 .5%、62 .5%。2 P53蛋白、VEGF的阳性表达强度与 MVD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与细胞组织学分级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3 P53蛋白表达强度与 VEGF表达强度亦呈显著正相关 (P<0 .0 5)。结论 突变的 P53蛋白可以通过增加 VEGF的产生引起瘤内 MVD增多 ,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P53蛋白。
房学东张海山张景斌
关键词:P53蛋白胃腺癌免疫组化S-P法微血管密度
“双一流”背景下如何加强校、院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被引量:4
2022年
“双一流”建设是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我国医疗事业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医院对教师、医学生培养,医院如何加强校、院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探讨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双师型”队伍对高校“双一流”战略目标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期望为医学师资队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张景斌王诗洋李明华李明华
关键词:师资队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