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计彤

作品数:1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北京市教委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城市
  • 6篇城市化
  • 4篇聚落
  • 2篇心理
  • 2篇社会
  • 2篇社会需要
  • 1篇心态
  • 1篇至诚
  • 1篇人居
  • 1篇人类中心主义
  • 1篇社会建设
  • 1篇社会心理研究
  • 1篇深层生态学
  • 1篇生态伦理
  • 1篇生态思想
  • 1篇视阈
  • 1篇伦理
  • 1篇马克思生态思...
  • 1篇蒙古族
  • 1篇经济模式

机构

  • 1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党校

作者

  • 11篇计彤
  • 2篇李东松
  • 1篇马桂英

传媒

  • 2篇兰州学刊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理论研究
  • 1篇第十二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化困境的聚落心理考量
2008年
城市与乡村是聚落存在与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模式。但是在乡村不断消减城市不断扩张的境况下,城市化困境越发突出。城市化困境并非只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自然问题与心理问题。因此,厘定聚落演变的社会心理特征,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揭示聚落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期为走出城市化困境提供哲学层面的指导。
计彤
关键词:聚落社会需要
建构后城市化聚落的可能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城市化困境导致学界一致认同的城市化模式受到质疑。人居聚落由于聚落主体心理的变化,必须要由城市化的高度集中模式走向适度的分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为人居聚落由城市化模式走向后城市化模式的复归提供物质条件。聚落主体的心理演变是人居聚落后城市化复归的基本动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动向也表明,尽管从集中走向分散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聚落发展方向,但由于聚落心理的复杂性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艰难性,都揭示出人居聚落后城市化趋势不是一次可以完成,从集中到适度分散的后城市化聚落是一个充满反复的振荡过程,过程的复杂性往往使得人们对后城市化聚落的复归难以置信。因此,建构人居聚落的后城市化模式,设想其基本维度,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为后城市化聚落的走向提供可能,将会为城市化困境的解决提供一个全新的答案。
计彤
城市化困境中的节约型聚落构想
人居聚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同一的。当人居聚落进入到城市化发展阶段时,带了物质极大的繁荣,但随着城市化负面效应的大面积暴发,质疑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浪潮逐步高涨起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城市。但随着城市的无...
计彤
关键词:城市化
文献传递
社会建设视阈中的节约型聚落构想
正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的发展与其空间载体始终保持着历史统一性.当下城市化发展成为世界普遍认同的社会发展模式.城市化效应的大面积暴发,节约型聚落的建构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在社...
计彤
关键词:社会建设城市化
人居聚落城市化前景的争论
2011年
人居聚落城市化进程中的高效生产率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物质的匮乏状态,降低了劳动强度,但聚落主体在享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经受着创造性的丧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果。因而学界关于城市化发展前景产生的激烈论争聚焦于城市化道路是否还要继续深化。分析反城市化趋势的产生,深究城市化困境的实质,探讨城市化进程中聚落主体需求的异化,考察人类中心主义在人居聚落问题上的缺陷,可为实现聚落主体的全面发展和人居聚落的后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一种合理的设想。
计彤李东松
马克思生态思想对两个“中心”的超越
2013年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也有人称之为自然中心主义)之争,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超越了单纯的"人类中心"或"自然中心",表现出"两个中心"的辩证统一。正确理解这一点对于指导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李东松计彤
关键词:生态思想
中国聚落城市化道路的困境解析
2011年
中国人居聚落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特别是进入城市化发展时期,表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聚落城市化发展是被动地受工业化进程牵制而逐渐形成的,其路径的独特性取决于推动聚落城市化的基本矛盾的独特性。中国的聚落城市化是建立在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的交叉点上,这是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巨大的人口压力不仅挑战着城市的容纳力并压迫着城市系统内的资源水平,因此中国的聚落城市化中的根本矛盾,从根本上说,是既要实现工业化又要实现生态化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在聚落主体的心理层面则表现为城市人的反城市情结与农村人的望城心态的矛盾。特别是庞大的农业人口,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涌入城市,也带来如人口、交通、生态等诸多现实问题,更加剧了中国聚落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困境。
计彤
聚落演变中的社会心理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城市与乡村是聚落存在与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模式。但是在乡村不断地消减,城市不断扩张的当下,城市化困境越发突出。城市人的困境并非只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自然问题与心理问题。因此,厘定聚落演变的社会心理特征,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指导聚落发展的根本动力,为走出城市化困境提供哲学层面的指导。
计彤
关键词:聚落社会需要
论人居聚落发展的“适度分散”趋势被引量:1
2012年
城市化困境迫使聚落主体由高度的集中走向"适度分散"。城市化发展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为聚落主体选择"适度分散"聚落模式提供了物质条件。聚落主体是自然人与"经济人"的统一,城市化发展在极大满足聚落主体的"经济人"需要的同时,抹杀了聚落主体的自然人需要。所以,聚落主体会自发地建构"适度分散"来缓解自然人需要的缺失。因此,人居聚落逐渐地形成了"适度分散"的趋势。事实上,人居聚落由"集中"到"高度集中"再到"适度分散"是一个不断反复的多元化过程。这预示着后城市化时代的来临。
计彤
城市化困境中的节约型聚落构想
人居聚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同一的。当人居聚落进入到城市化发展阶段时,带了物质极大的繁荣,但随着城市化负面效应的大面积暴发,质疑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浪潮逐步高涨起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城市。但随着城市的无...
计彤
关键词:经济模式城市发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