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培

作品数:75 被引量:48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皮瓣
  • 15篇外科
  • 11篇缺损
  • 11篇骨折
  • 10篇外科皮瓣
  • 10篇关节
  • 10篇穿支
  • 9篇细胞
  • 9篇合金
  • 9篇成骨
  • 8篇手术
  • 7篇动脉
  • 7篇支皮瓣
  • 7篇外固定
  • 7篇显微外科
  • 6篇软骨
  • 6篇术后
  • 6篇组织缺损
  • 6篇骨细胞
  • 5篇钛合金

机构

  • 74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包头铁路医院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75篇韩培
  • 41篇柴益民
  • 19篇曾炳芳
  • 16篇康庆林
  • 15篇汪春阳
  • 14篇蒋垚
  • 11篇文根
  • 8篇嵇伟平
  • 6篇唐剑飞
  • 6篇徐佳
  • 6篇宋文奇
  • 6篇程鹏飞
  • 5篇张小农
  • 5篇邵俊杰
  • 5篇沈灏
  • 5篇张长青
  • 4篇朱轶
  • 4篇赵常利
  • 4篇徐铮宇
  • 4篇陆晟迪

传媒

  • 11篇中华创伤骨科...
  • 9篇国际骨科学杂...
  • 8篇中华显微外科...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二届华东地...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国外医学(骨...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家庭用药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肢组织瓣移植供区继发损伤的处理方法探讨被引量:35
2007年
目的探讨四肢组织瓣移植后供区创面处理的方法,为减少供区并发症提供新思路。方法在进行组织瓣移植的36例中,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来减轻或修复供区继发损伤。其中3例罡母趾甲皮瓣和2例足背皮瓣创面采用次要部位的游离皮瓣修复;5例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采用同侧腹股沟皮瓣逆转修复;3例躅趾腓侧皮瓣供区采用第一跖背动脉皮瓣逆转修复;3例足背皮瓣复合第二趾移植供区采用外踝上皮瓣逆转修复;7例肌瓣和筋膜瓣移至受区后表面植皮,供区直接缝合;13例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分离血管蒂时,保留皮神经在原位。结果所有治疗原发和继发损伤的移植皮瓣均成活,应用带蒂或游离肌瓣、筋膜瓣加表面植皮者,3例植皮完全成活,4例植皮大部成活,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供区及其以远感觉接近正常。结论四肢组织瓣移植后供区继发损伤的处理值得重视。在治疗原发损伤的同时,采用各种方法修复或减少供区损伤,是降低供区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康庆林曾炳芳柴益民韩培唐剑飞薛剑锋
关键词:显微外科组织瓣
不同浓度镁离子对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体外观察不同浓度镁离子下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生长情况.筛选出适宜这两种细胞生长的镁离子环境,为医用镁合金在体内降解速度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取兔肌腱细胞和兔扁骨细胞原代培养,经传代和鉴定后,在不同浓度镁离子培养液中分别培养,观察和比较在镁离子浓度分别为0、20、50、70、100、110、120、130、140、150mmol/L时成纤维细胞和镁离子浓度分别为0、30、40、50、60、70、80、90、100、110、120mmol/L时成骨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成纤维细胞在镁离子浓度为0~110mmol/L时生长良好,镁离子浓度为70mmol/L时细胞活力最高,与其他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细胞在镁离子浓度为0~70mmol/L时生长良好,镁离子浓度为30mmol/L时细胞活力最高,与其他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的镁离子安全生存浓度分别为0—110mmol/L和0—70mmol/L。两种细胞的最适镁离子生存浓度分别为70mmol/L和30mmol/L。通过调控镁离子浓度可调控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为医用镁合金在体内降解速度的控制提供参考。
吕一鸣韩培嵇伟平柴益民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
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的保肢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
柴益民孙鲁源汪春阳文根韩培
1、2间室伸肌支持带上动脉血管蒂骨瓣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舟骨骨不连伴缺血性坏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1、2间室伸肌支持带上动脉血管蒂骨瓣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舟骨骨不连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2007年3月-2013年12月间共收治舟骨骨不连伴缺血性坏死患者21例,均采用1、2间室伸肌支持带上动脉为蒂的桡骨远端背侧骨瓣对舟骨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并辅以外固定支架治疗。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2~14个月,平均为(5.0±3.4)个月。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12和18个月,通过腕关节活动度、影像学检查和Mayo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12、18个月分别有18、15、1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6.9±4.8)个月。患者术后3、12和18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分别为(1.4±1.1)、(0.8±0.3)和(0.3±0.1)分,均显著低于术前的(4.7±1.7)分(P值均d0.05)。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11~17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术后(13.6±1.5)周。术后3、12、18个月的舟骨月骨轴线交角分别为(49.9±3.2)°、(48。6±2.8)°、(48.3±3.0)°,均显著小于术前的(53.3±3.3)°(P值均d0.05)。术后3、12、18个月患者腕关节功能的优良率分别为9/18、10/15、13/13,均显著高于术前的14.3%(3/21)。术后3、12、18个月患者的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值均〈0.05)。结论1、2间室伸肌支持带上动脉血管蒂骨瓣能够治疗舟骨骨不连伴缺血性坏死,结合外固定支架,能使患者早期即可行腕关节功能锻炼。
嵇伟平韩培柴益民
关键词:舟骨外固定支架显微外科手术
内镜辅助单纯病灶刮除治疗手指内生软骨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单纯病灶刮除治疗手指内生软骨瘤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8年5月,18例20指手部内生软骨瘤,在内镜辅助下行单纯病灶刮除而未行自体骨或人工骨植骨。术后摄X线片观察骨愈合,肿瘤复发以及骨折、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12.5±10.2)min,住院时间(4.2±1.2)d。18例随访9~34个月,平均13.4月,术后骨愈合时间(12.2±0.8)月;术后无肿瘤复发;2指由于病灶与关节面毗邻,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结论内镜辅助下单纯病灶刮除治疗手指内生软骨瘤,由于借助内镜的放大作用而彻底清除髓腔残存的瘤细胞,因而术后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郑宪友史其林韩培邵雷杨明杰
关键词:指骨内生软骨瘤内镜植骨
游离腓肠神经营养穿支皮瓣在截肢残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游离腓肠神经营养穿支皮瓣覆盖截肢残端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06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对6 例行膝下截肢术后残端皮肤坏死及炎性病变的患者采用游离腓肠神经营养穿支皮瓣覆盖残端,术中端侧吻合腘动脉或膝降...
韩培
关键词:截肢残端腓肠神经穿支皮瓣
带抗生素可活动关节骨水泥间隔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总结带抗生素可活动关节骨水泥间隔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经验。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4月,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57~75岁,平均67岁。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假体,置入带抗生素可活动关节骨水泥间隔物。术后患者早期部分负重,关节屈曲活动。术后选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6周,感染控制后再植入高限制性假体。结果患者中3例基础病因为类风湿关节炎,其中2例长期服用激素;余2例基础病因为骨关节炎,都有糖尿病。所有患者术前都曾出现过窦道,其中2例有窦道封闭现象。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与骨水泥间隔相关的骨折、脱位及不稳定。两次手术间隔期为12~20周,平均15周。在间隔期,5例患者都能扶拐行走和屈曲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95°,平均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societyscores,KSS)81分。再植入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目前尚未发现复发和新的感染。结论采用带抗生素可活动关节骨水泥间隔可以成功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在间歇期能保留关节活动度,最终可有效处理感染并使再植入手术更加方便。
蒋垚沈灏张先龙陈炀邵俊杰韩培宋文奇邵雷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成形术
生物可降解镁合金作为骨科植入物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近年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再次成为研究热点,与其作为骨科植入物的先天优势有关。近年开发出不含机体有害元素的镁合金,并经表面改性技术提升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预示新型镁合金材料在未来骨科临床的巨大优越性和应用潜力。该文就近年来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材料作为骨科植入物的研究作一回顾与总结。
吕一鸣柴益民韩培嵇伟平
关键词:镁合金骨科植入物生物相容性表面改性
Gastilo Ⅲ型小腿开放性骨折的治疗策略
目的回顾性探讨 Gastilo Ⅲ型开放性小腿骨折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借鉴经验。方法 2000年2月~2005年10月治疗的 Gastilo Ⅲ型开放骨折56例,方法包括:1 清创后,一期内或外固定,血管神经...
康庆林曾炳芳柴益民韩培薛剑锋潘尧唐剑飞
关键词:开放性骨折胫骨内固定皮瓣移植
文献传递
钛合金表面纳米化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钛合金表面纳米化对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分化和成骨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塑性变形和化学处理方法在Ti6Al4V合金上制得一种新型多孔纳米晶体的表面结构。将原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与纳米表面、光滑表面及粗糙表面钛合金共培养。分别通过细胞计数、扫描电镜、MTT比色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don,RT—PCR)分析和钙结节荧光染色等方法观察成骨细胞在3组钛合金表面的黏附、增殖、分化及成骨能力,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黏附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早期纳米表面黏附的成骨细胞数多于其它两组(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纳米表面上成骨细胞可以较其它两组更早的伸展黏附。增殖能力实验显示,3组细胞的生长曲线大体形态基本相同,但纳米表面成骨细胞的指数增殖期比光滑表面和粗糙表面长3-10d,且最高峰更高。RT—PCR研究表明,共培养14d后,纳米表面黏附的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和骨钙素mRNA的转录量均升高(P〈0.05)。另外,与光滑和粗糙表面相比,纳米表面形成钙结节面积显著增大(P〈0.05)。结论纳米多孔表面技术能促进成骨细胞的体外早期黏附、增殖、分化和成骨能力,为纳米技术进一步应用到人工关节提供新的方向。
嵇伟平韩培蒋垚顾新丰张先龙王琦沈灏邵俊杰赵常利张小农
关键词:成骨细胞体外研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