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莹

作品数:47 被引量:245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老年
  • 6篇血管
  • 5篇细胞
  • 5篇康复
  • 4篇蛋白
  • 4篇动脉
  • 4篇胃癌
  • 4篇结肠
  • 4篇老年人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短暂性
  • 3篇短暂性脑缺血
  • 3篇短暂性脑缺血...
  • 3篇血管造影
  • 3篇血管造影术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造影
  • 3篇造影术
  • 3篇评分

机构

  • 45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南宁市妇幼保...

作者

  • 45篇刘莹
  • 11篇林瑶光
  • 10篇叶子明
  • 9篇秦超
  • 8篇蒋敦科
  • 8篇陈晖
  • 7篇井洁
  • 6篇陈相任
  • 6篇许建文
  • 6篇林翠婷
  • 5篇邓晓
  • 5篇李素艳
  • 4篇程鹏
  • 4篇苏义基
  • 4篇黄雪
  • 4篇王天保
  • 3篇张君红
  • 3篇赖铭裕
  • 2篇张莉
  • 2篇吴原

传媒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微创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蛇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方式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本文将对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方式进行研究。方法:将接收的80例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患者均处于围手术期,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3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达到正常血糖水平(2.52±0.26)d短于对照组(4.94±0.44)d;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7.2%明显低于22.5%。结论:针对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刘莹
关键词:结肠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胰岛素泵
老年人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4年
目的 检测老年人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 ,探讨其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老年人肝硬化和对照组的血清瘦素、肝功能、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血氨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分析各组间瘦素与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人肝硬化组的血清瘦素、胰岛素、FBG、血氨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 ,血清瘦素和血氨水平在Child -PughA和C级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 ;Child -PughB、C级的BMI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肝硬化组的瘦素与BMI、胰岛素和血氨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老年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升高 ,并随肝功能的逐渐恶化而升高 ,与BMI、空腹胰岛素和血氨明显相关。
林瑶光陈远能陈晖刘莹李素艳韦凤仙
关键词:老年人肝硬化瘦素
胃癌前病变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5例不同病理类型胃活检组织中MVD的表达,观察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MVD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GFR的关系。结果 MVD在正常对照组、胃癌前病变组、早期胃癌组和进展期胃癌组中的表达均数分别为35.500±7.348、59.765±6.987、78.600±18.669和108.063±22.210,呈逐渐增加趋势,各组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也呈逐渐增加趋势,MDV与EGFR值呈正相关(r=0.772,r<0.01)。结论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MVD和EGFR存在过度表达,两者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前病变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李素艳林瑶光蒋建坤刘莹蒋敦科李萍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血管密度免疫组化
IL-6通过STAT3/Notch信号通路调控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细胞株对硼替佐米的化疗敏感性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调控多发性骨髓瘤(MM)耐药细胞株对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的化疗敏感性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临床BTZ耐药MM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样本,体外培养人KM3和KM3/BTZ细胞,ELISA法检测MM患者外周血、KM3和KM3/BTZ细胞中IL-6的含量,CCK-8法检测KM3和KM3/BTZ细胞对BTZ的药物敏感性。将KM3/BTZ细胞分为KM3/BTZ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48 h),IL-6中和抗体Anti-IL-6组(500 ng/ml Anti-IL-6处理细胞48 h),BTZ组(300 ng/ml BTZ处理细胞48 h),BTZ+Anti-IL-6组(300 ng/ml BTZ和500 ng/ml Anti-IL-6处理细胞48 h)。采用CCK-8法检测KM3/BTZ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KM3/BTZ细胞周期分布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KM3/BTZ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KM3/BTZ细胞IL-6、Notch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KM3/BTZ细胞IL-6、Notch1、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BTZ耐药MM患者外周血中IL-6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KM3/BTZ细胞中IL-6含量显著高于KM3细胞(P<0.05)。KM3/BTZ细胞对BTZ的敏感性显著低于KM3细胞(P<0.05),耐药指数(RI)为19.62。Anti-IL-6和BTZ均可抑制KM3/BTZ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P<0.05);与单一药物处理相比,Anti-IL-6和BTZ联合处理对KM3/BTZ细胞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且显著下调KM3/BTZ细胞IL-6、Notch1、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拮抗IL-6可以增加BTZ的化疗敏感性,IL-6可能通过STAT3/Notch信号通路降低MM细胞对BTZ的敏感性。
刘莹隋靖喆朱丽华戴益蕫海群程鹏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化疗敏感性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对大肠癌转移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对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影响。方法 60例大肠癌患者根据局部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淋巴结远处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每组各30例。另选正常大肠粘膜4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和免疫组学法分别检测血清中s ICAM-1水平和肿瘤组织中CEACAM1的表达。结果大肠癌中CEACAM1的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大肠癌患者血清中s ICAM-1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1),大肠癌中有淋巴结远处转移的患者血清中s ICAM-1的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 CEACAM1是防治大肠癌及其浸润转移的有效靶点,与大肠癌淋巴转移显著相关,检测血清s ICAM-1的水平能够有效预测肿瘤的转移情况。
蒋敦科刘莹
关键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
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对外伤性脊髓损伤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外伤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9月—2018年11月SCI患者225例,按其接受的康复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训练、理疗和针灸等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阳极tDC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同对照组);为探讨SCI部位和程度对康复疗效的影响,进一步按照损伤部位(颈段、胸腰段)和程度(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进行亚组分析;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 d后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功能独立性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并用运动诱发电位对运动功能进行客观评估。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48.26±6.57)分]、功能独立性量表评分[(60.68±6.05)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68.73±7.57)分]均较其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第7颈椎棘突旁、皮质手区、腓骨小头、皮质腿区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9.20±0.42)、(17.81±0.56)、(3.24±0.47)、(23.06±0.98)ms]以及上肢、下肢中枢运动传导时间[(6.08±0.50)、(18.06±0.99)ms]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以损伤部位及程度两个因素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显示,治疗30 d后观察组运动功能、功能独立性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运动诱发电位上、下肢中枢运动传导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阳极tDC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显著促进SCI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可能成为SCI神经功能障碍康复干预的新方案。
刘莹桂裕昌许建文廖媚黄潇潇胡金翠樊继波苏义基
关键词:外伤脊髓损伤康复
CBL联合OSCE的方法在康复医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
2021年
探讨CBL结合OSCE的方法在本科生康复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探寻一种适合本科生康复医学临床带教的途径。方法纳入2016~2018年由我院康复医学科进行临床带教的本科生2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CBL教学法。两组均采用OSCE系统评价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后,两组均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从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理解、促进知识记忆、增进知识掌握、提高分析能力、增强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协作能力等9方面,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问卷均统一发放并当场收回。将2组OSCE的评价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和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理解、促进知识记忆、增进知识掌握、提高分析能力、增强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协作能力等9方面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L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本科教学中能显著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结合OSCE系统的评价能提升教学效果,CBL结合OSCE的方法值得推广。
刘莹张莉李敏苏义基许建文
关键词:案例中心教学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康复医学本科教学
基于“学习通”线上线下教学在血液内科见习中的实施与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学习通”线上线下教学在血液内科见习中的实施与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一个班为观察组,选取2018~2019学年下学期2015级的一个班级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基于“学习通”平台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病房实地见习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学生在血液内科见习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测试成绩及病历书写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学习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血液内科见习教学中,授课极具灵活性、导学作用突出、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刘莹程鹏
关键词:临床见习血液内科
三叶因子1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三叶因子1(TF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TFF1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正常组织、66例癌旁组织和66例胃癌组织中TFF1和VEGF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测定MVD.结果:TFF1表达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中呈逐渐减弱趋势(209.40±16.00,199.12±16.68,189.17±16.2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VEGF的表达和MVD呈逐渐上升趋势(69.7%,40.9%,35.7%;38.90±6.74,28.68±5.08,25.13±4.46).MVD值与TFF1灰度值呈正相关(r=0.811,P<0.01),即MVD值与TFF1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TFF1作为一种胃癌特异性抑制因子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并未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
赖铭裕廖晓霞林瑶光梁志海陈晖李素艳蒋敦科刘莹
关键词:三叶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胃癌免疫组织化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等4项指标对溃疡性结肠炎内镜活动度的判断价值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lymphocytes ratio,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s ratio,M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判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内镜活动度的价值。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住院的112例UC患者,87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数据,依据改良Mayo评分及蒙特利尔分型分组,并采用改良Mayo评分评估UC患者内镜活动度,探究NLR、MLR、CRP、ESR对UC内镜活动度的判断价值。结果(1)UC组NLR、MLR、CRP、ESR均高于IBS组;(2)UC活动期组NLR、MLR、CRP、ESR均高于愈合期组,NLR、MLR、CRP、ESR水平与内镜下改良Mayo评分呈正相关,除ESR外,NLR、MLR、CRP水平在不同病变范围组中无差异;(3)根据ROC曲线分析,四者中NLR判断UC内镜活动度的效能最佳,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95,当截断值为1.56时,敏感度为0.844,特异度为0.687;NLR、MLR、CRP、ESR联合较各指标独立判断效能更佳,其AUC为0.850,当截断值为0.88时,敏感度为0.667,特异度为0.937。结论NLR、MLR、CRP、ESR均可判断UC内镜活动度,可用于UC内镜活动度的监测,其中NLR判断效能最佳,四者联合效能更佳。
李琛妮蓝华施佳伶刘莹井洁黄雪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