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皓

作品数:19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理学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背散射
  • 3篇STIM
  • 2篇日本鳗鲡
  • 2篇散射
  • 2篇汽车尾气
  • 2篇中药
  • 2篇鳗鲡
  • 2篇微量元素
  • 2篇尾气
  • 2篇污染
  • 2篇离子束
  • 2篇卢瑟福
  • 2篇卢瑟福背散射
  • 2篇颗粒物
  • 2篇环境污染
  • 2篇核分析技术
  • 2篇耳石
  • 2篇PIXE
  • 2篇车尾
  • 1篇第一性原理

机构

  • 17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9篇沈皓
  • 7篇宓詠
  • 5篇姚惠英
  • 4篇石贤峰
  • 4篇孙民德
  • 4篇刘波
  • 3篇郑怡
  • 3篇承焕生
  • 3篇徐华伟
  • 3篇李永强
  • 2篇张长明
  • 2篇魏凯
  • 2篇马济佩
  • 2篇宓泳
  • 2篇何立群
  • 2篇唐文乔
  • 2篇汤家镛
  • 2篇郭弘艺
  • 2篇杨福家
  • 2篇李忻忆

传媒

  • 3篇复旦学报(自...
  • 3篇核技术
  • 2篇物理学报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Zoolog...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第八届全国核...
  • 1篇第三届全国核...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9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核微探针的离子束分析技术
复旦大学的核微探针系统是由英国Oxford Microbeams公司的三元四极透镜来提供聚焦,已得到线度为微米量级的离子束。基于该系统,建立了常用的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 (PIXE)、卢瑟福背散射(RBS)、弹性反冲(ER...
李永强李忻忆郑怡杨明杰宓詠沈皓
关键词:PIXEERD
复旦大学新核微探针——系统建设与束流光学计算被引量:1
2002年
微束是由 9SDH 2串列加速器引出的高能离子 ,经过三元四极透镜聚焦后 ,得到线度为 μm量级的离子束 ;由多个探测器构成的探测系统 ,可进行PIXE ,RBS ,STIM等分析 ,便于核微探针系统开展与材料、环境、生物等学科交叉的研究 .为了获得尽可能小的束径 ,根据新核微探针系统的具体几何条件 ,进行了束流光学的模拟计算 ,找到了对不同能量、不同离子进行聚焦的合适的四极透镜参数 ,其结果直接指导新核微探针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
刘波贺勉鸿孙民德石贤峰孙传琛沈皓宓詠
关键词:核分析技术微区分析
核分析技术在环境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1年
通过对汽车尾气颗粒物、同一污染源的不同粒径飞灰样品的分析 ,以及稀土元素对人和动物的毒性研究 ,获得了环境监测和研究方面的特定信息 。
石贤峰沈皓刘波孙民德姚惠英周世俊宓詠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监测汽车尾气颗粒物毒性
环境镉接触区居民尿液宏量元素的改变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了解环境镉接触人群尿液宏量元素的改变。方法 利用质子激发X -线荧光法 (PIXE) ,同步测定华东某地镉接触人群及对照人群尿中 5种宏量元素含量 ,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当地土壤、大米和调查对象的血清、尿液中镉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环境接触镉人群尿钙、磷和氯排泄显著增加 (P <0 0 5 ) ,其中尿氯增加尤为显著 ,为对照组的 2 6倍以上。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镉与 5种元素之间均有显著相关关系 ;尿镉与硫、磷、氯之间存在偏相关关系。结论 慢性接触镉可使尿钙、磷和氯排泄显著增加 。
黄厚今沈皓宓泳金泰廙姚惠英徐华伟
关键词:宏量元素镉接触毒理学
真空中固液界面的离子束分析研究
2020年
原位实时地高精度测量固液界面的元素或离子(电荷)组成和动态变化对于界面反应和相互作用研究非常重要,但是传统的高分辨离子束分析实验在真空环境中不能直接测量液体样品。本文研制了一种固体-液体界面探针,该探针使用氮化硅-铝纳米复合膜作为真空密封窗和电化学电极,利用复旦大学核微探针成功开展了真空中固体-液体界面探针0.01 mol/L氯化钡和1 mol/L氯化镧溶液样品固体-液体界面的卢瑟福背散射(RBS)分析和粒子激发X射线(PIXE)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真空环境下,固液界面探针纳米薄窗可承受2 MeV He+离子注量为1.0×1018 ions/cm2的辐照。微区PIXE分析成功获得了固液界面探针结构的元素分布。通过对卢瑟福背散射能谱进行分析,获取了20 nm分辨的电极界面微米深溶液中的La, Cl元素浓度。在1 mol/L的LaCl3固液界面电极表面,负电压(–2.3 V)时电解质离子在电极表面高浓度聚集,正电压(+2.3 V)时电解质在电极表面呈低浓度分布,在约1 250 nm深处电解质溶液趋向于体浓度。
李晓月余涛毛光博郭金龙李亚宁张海磊吴汝群吴汝群赵靖刘文静沈皓赵靖
关键词:固液界面卢瑟福背散射
H,He对Ti_3SiC_2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层状三元化合物Ti_3SiC_2兼具陶瓷与金属的优良性能而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关注.本工作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氢、氦对该材料解理断裂行为的影响,以期探讨Ti_3SiC_2作为核应用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Si—Ti相对较弱的化学键使之相应的原子层间成为解理断裂面.氢与氦都易在此原子层间聚集.氦的聚集严重降低材料的解理断裂临界应力促使材料的断裂,而氢则对该临界应力影响不大.两者的差异源于这两类原子与材料中晶体原子相异的电子杂化行为.
姚宝殿胡桂青于治水张慧芬施立群沈皓王月霞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辐照损伤解理断裂TI3SIC2
高能离子背散射研究钇离子注入H_(13)钢的抗氧化特性
1995年
用5.8MeV4He离子和3MeV质子背散射研究了强束流钇注入的H13钢的高温氧化特性,由直接测定氧化层中氧原子面密度得知经钇离子注入后在800℃氧化45min条件下抗氧化能力提高了25倍.观察到了元素铬在注钇氧化层中的富集以及氧离子在氧化过程中的扩散与未注入时有明显的区别.
承焕生何文权沈皓汤家镛张通和谢晋东姬成周陈俊
关键词:H13钢离子注入抗氧化特性
核微探针技术在ICF靶丸研究中的应用
2013年
利用核微探针系统,结合离子束分析技术,对ICF靶丸参数进行表征。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量靶丸掺杂元素钙(Ca)的空间分布,采用卢瑟福背散射(RBS)分析测量靶丸组成元素碳(C)、氧(O)的相对含量和空间分布,采用扫描透射离子显微术(STIM)获得靶丸面密度二维分布图像。该方法灵敏度高(可达到10 6量级)、无损,可以对靶丸中多种元素同时进行分析,不但可给出元素组成及含量信息,还可精确表征元素在空间中的分布信息,空间分辨率可达微米量级。
王敏李永强刘学李忻忆沈皓
STIM实验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微观物质表面形态,化学组成和空间结构研究的需要,各种显微分析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核微探针(Nuclear Microprobe)就是其中之一。核微探针是利用加速器产生能量为MeV的粒子,经准...
李永强沈皓
关键词:离子束STIM能量损失密度分布
高能离子和重离子背散射发展现状(摘要)
本文综述近几年来高能氦离子(2.0—9.0MEV)与重离子(入射离子质量 M>4)的发展情况.采用高能氦离子入射做背散射分析,由于核共振散射效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分析轻原素的灵敏度,可以提高分析深度和分析精确度,...
承焕生沈皓李向阳杨福家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