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秋香
- 作品数:31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及其参数与凝血功能、血小板指标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参数与凝血功能、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并接受TEG检查的1260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液标本。比较正常标本与溶血标本、脂血标本的TEG参数,比较不同检测时间、取样量的TEG参数,分析TEG参数与凝血功能、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溶血标本反应时间短于正常标本,凝固时间长于正常标本,α角和最大振幅小于正常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血标本反应时间短于正常标本,α角和最大振幅小于正常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后2.0、3.0 h的凝固时间短于采集后0.5、1.0 h,采集后2.0、3.0 h的α角大于采集后0.5、1.0 h,采集后1.0、2.0、3.0 h的最大振幅大于采集后0.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ml取样量的凝固时间长于2.0 ml取样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与反应时间、凝固时间呈负相关(r=-0.672、-0.710,P<0.05),与α角、最大振幅呈正相关(r=0.531、0.707,P<0.05)。全血血小板计数与反应时间、凝固时间呈负相关(r=-0.706、-0.854,P<0.05),与α角、最大振幅呈正相关(r=0.650、0.789,P<0.05)。结论溶血、脂血对TEG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TEG应在血液标本采集后1~3 h内严格遵循操作程序进行检测,纤维蛋白原、全血血小板计数在血栓形成中充当正向调节的作用,与TEG参数密切相关。
- 卞良单彪雷秋香王佩显左江华胡小倩李书君
-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溶血脂血凝血功能血小板
- 血清COL10A1、TK1、MIP-3α水平与胃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血清X型胶原α1链(COL10A1)、胸苷激酶1(TK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MIP-3α)水平与胃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作为恶性组,其中有腹膜转移27例,无腹膜转移69例;选取同期收治的104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病变组,选取1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OL10A1、TK1、MIP-3α水平及不同病理特征、有无腹膜转移胃癌患者血清COL10A1、TK1、MIP-3α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OL10A1、TK1、MIP-3α对胃癌患者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血清COL10A1、MIP-3α、TK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良性病变组,良性病变组血清COL10A1、MIP-3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未分化、有脉管浸润、肿瘤临床病理分期(TNM)分期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COL10A1、TK1、MIP-3α水平高于高/中分化、无脉管浸润、TNM分期Ⅰ~Ⅱ期患者(P<0.05)。有腹膜转移胃癌患者血清COL10A1、TK1、MIP-3α水平高于无腹膜转移患者(P<0.05)。血清COL10A1、TK1、MIP-3α单项及3项联合检测诊断胃癌腹膜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2(95%CI:0.621~0.809)、0.749(95%CI:0.651~0.832)、0.736(95%CI:0.637~0.821)、0.853(95%CI:0.766~0.917),3项联合检测诊断的AUC大于3项单独检测(Z=1.990、3.617、2.986,P<0.001)。结论胃癌的发生导致患者血清COL10A1、TK1、MIP-3α水平升高,同时随着胃癌患者病情的进展,血清COL10A1、TK1、MIP-3α水平升高,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胃癌患者腹膜转移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王佩显单彪张倩倩吴殿超雷秋香
- 关键词:胸苷激酶1病理特征腹膜转移
-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D-D、TAT与PAP水平检测及意义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与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集7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及63例COPD急性缓解期患者静脉血,检测凝血三项及D-D、TAT、PAP水平。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凝血三项水平与缓解期患者无明显差异,血浆D-D、TAT、PAP水平均明显高于COPD缓解期患者(P均<0.01)。结论 D-D、TAT、PAP在COPD急性加重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三者水平有助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早期判断。
- 雷秋香陈均平冯素芳吕洋李军单彪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 血清外泌体微小RNA-181-5p在胃癌外泌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微小RNA(miR)-181-5p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就诊于邢台人民医院普外科且前期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标本,收集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分离血清外泌体,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miR-181-5p的相对表达量,通过t检验比较胃癌组与正常体检组之间,及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外泌体miR-181-5p的表达差异。通过χ^(2)检验比较血清外泌体miR-181-5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81-5p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外泌体miR-181-5p表达量低于健康体检者(5.325±0.594比17.390±2.095,t=7.642,P<0.01)。胃癌患者术后血清外泌体miR-181-5p水平高于术前(8.993±0.696比5.325±0.594,t=4.010,P<0.01)。肿瘤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81-5p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呈负相关,Ⅰ/Ⅱ期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81-5p术前表达量高于Ⅰ/Ⅱ期患者(6.977±0.871比3.672±0.699,t=2.959,P<0.01)。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81-5p高表达组总生存时间少于低表达组(35.23个月比44.68个月,χ^(2)=4.286,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181-5p的表达显著降低,其表达量与肿瘤临床分期及预后呈负相关。
- 张小冲王丽赵肖灵田晓鹏雷秋香刘登湘
- 关键词:胃癌微小RNA外泌体
- miR-6775-3p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背景与目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探讨miR-6775-3p在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4种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53、MDA-MB-468和BT-549中miR-6775-3p的表达水平,选取miR-6775-3p表达水平最低的乳腺癌细胞系过表达miR-6775-3p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采用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iR-6775-3p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系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4,CDK4)和CDK6,以及侵袭转移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7和MMP24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RTFQ-PCR结果显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53中miR-6775-3p的表达最低,在MDA-MB-453细胞中转染miR-6775-3p mimics后,miR-6775-3p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MDA-MB-453细胞过表达miR-6775-3p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MDA-MB-453细胞过表达miR-6775-3p后,细胞的迁移(P<0.001)和侵袭能力(P<0.01)明显降低。RTF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CDK4、CDK6及MMP17、MMP24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miR-6775-3p可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 齐正薛云李宗良张小冲雷秋香张提景立红刘登湘
- 关键词:乳腺癌增殖迁移
- 血清指标无创评价肝静脉压力梯度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与肝病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 HVPG)是诊断PH的金标准,但其有创性、放射性和经济花费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普及。因此寻找门脉高压的无创诊断方法一直是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本综述旨在对各类血清学指标在诊断PH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 李金龙陈亚南王婷婷雷秋香
- 关键词:血清学指标生物标志物门脉高压症肝静脉压力梯度
- 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50例手术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及术后7 d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结果手术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较术前有显著性增高(P<0.05),尤其是术后1 d和术后3 d患者血清中两者的增高显著,术后5 d、7 d开始下降,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可作为监测手术前后机体的免疫功能的良好指标。
- 雷秋香刘文利李朝鹏
- 关键词:外科手术C反应蛋白质白细胞介素18
- ELISA法对HIV抗体的检测被引量:2
- 2007年
- 雷秋香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分析
-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状态,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表达和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FC...
- 冯素芳雷秋香王征军仝慧杰阮联英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流式细胞术
- EB病毒核酸测定在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探讨EB病毒核酸测定在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96例儿童疑似EB病毒感染患儿,进行EB病毒核酸测定。分析测定的结果和患儿的临床特征表现。结果 可疑EB感染患儿中,阳性率(病毒载量≥50拷贝/ml)为50.00%。EB病毒载量最高为4.56×106拷贝/ml,最低为4.32×102拷贝/ml。结论 EB病毒核酸测定在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鉴定儿童病情,值得推广。
- 张二朋雷秋香赵建英陈科
- 关键词:儿童EB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