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盼盼 作品数:28 被引量:15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天津市南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袁红霞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举隅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袁红霞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治疗胃痛,方用黄芪建中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胃痞,方用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加减,以补虚和中,降逆消痞;治疗反酸,方用旋覆代赭汤合小柴胡汤加减,以健脾和胃降逆,化痰下气。结果:上述脾胃病经经方加减治疗后均获满意效果。结论:经方治疗脾胃病效佳。 袁红梅 杜昕 于盼盼 袁红霞关键词:黄芪建中汤 旋覆代赭汤 六气淫盛配伍理论发微 2024年 六气淫盛配伍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该理论作为药性配伍理论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由于相对复杂,不易理解,至今仍未被普遍的运用于临床指导组方。此文在浅述《黄帝内经》中四气五味理论的基础上,对六气淫盛的配伍理论进行解析,而后论述历代医家对该理论的发挥及完善,以期为六气淫盛配伍理论广泛运用于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静宇 于盼盼关键词:配伍 黄帝内经 四气五味 临床中药学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探讨其主要症状与其他症状间的联系。方法:收集1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四诊信息,诊断中医证型,采用CONCOR迭代相关收敛法、可视化分析法等对其相对中心度、节点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等进行分析,并形成可视化图谱。结果:胃食管反流病患病几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年人>年轻人>老年人。1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有明显诱因者136例,其中与情绪相关者50例,与饮食相关者58例,与劳累相关者16例,与感受外邪相关者8例,另因手术或药物诱发者4例。1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肝胃郁热证38例,胆热犯胃证26例,气郁痰阻证32例,瘀血阻络证10例,脾虚湿阻证29例,痰气交阻证21例,寒热错杂证30例。嗳气、乏力、反酸、胃痛贯穿于各个证型中,与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关系密切,而嗳气在胃食管反流病的证候网络中相对中心度最高。子群2的内部密度数值最大,子群2的症状包括:乏力、反酸、口苦。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的关键病机为"脾胃虚弱,胃虚气逆",嗳气、反酸、乏力、胃痛与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关系密切,乏力、反酸、口苦三症状内部联系最为密切。 于盼盼 田晶晶 戚经天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社会网络视角 证候分布 肝胃郁热证 瘀血阻络证 寒热错杂证 奥拉西坦联合三七通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三七通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胶囊0.8 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七通舒胶囊0.2 g/次,3次/d,口服,疗程均为12周。计算治疗前、后Fl st ei 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日常生活评定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三七通舒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损伤。 李伟伟 王鸣池 于盼盼 王悦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奥拉西坦胶囊 三七通舒胶囊 临床疗效 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强壮穴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强壮穴"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强壮穴"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金匮肾气丸加减中药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疲劳量表(FS-14)、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脑力疲劳积分、躯体疲劳积分、疲劳总分两组之间比较,P<0.05,表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不同程度的减轻患者疲劳程度,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比较,P<0.05,表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程度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强壮穴"针灸能有效的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状态、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且安全、经济、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伟伟 于盼盼关键词:通督调神针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胃食管反流病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社会网络理论与胃食管反流病相结合,研究作为临床辨证基础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从而使得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更接近于证候内部反映的真实状况,并通过对胃食管反流病证候网络的分析,研究胃食... 于盼盼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社会网络 证候分布 临床诊疗 针药结合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滋肾养血中药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采用通督调神针法及滋肾养血中药治疗,针灸隔天1次,12次为1个疗程,中药方每天1剂,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6.7%,痊愈率为88.3%,治疗前后PSQI评分、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滋肾养血中药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 李伟伟 于盼盼 李显辉关键词:老年顽固性失眠 通督调神针法 滋肾养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保守治疗组38例、微创治疗组40例、微创针刺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促进脑代谢营养脑细胞,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微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针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并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结果:治疗21天后3组神经功能评定S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3组治疗后两两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3组治疗方法均有效,并且微创针刺治疗组疗效>微创治疗组疗效>常规治疗组疗效。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紧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能在手术成功后更好的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两者相得益彰,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王鸣池 李伟伟 于盼盼 王悦关键词:微创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收集整理胃食管反流60例患者,通过问卷以及临床观察,详细填写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量表,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后填写病历表格,判断疾病分期,确定证型诊断。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0例中,胃虚兼肝胃不和型30例(占50.00%);胃虚兼寒热错杂型13例,胃虚兼痰瘀交阻型13例,各占21.67%;胃虚兼胃阴不足型4例(占6.67%)。证型分布规律为胃虚兼肝胃不和>胃虚兼寒热错杂、胃虚兼痰瘀交阻>胃虚兼胃阴不足。结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之初胃虚兼肝胃不和及胃虚兼寒热错杂证型多见,病程日久,胃虚兼痰瘀交阻和胃虚兼胃阴不足证型多见。 刘菊 叶秋荣 于盼盼 袁红霞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证型 石膏在经方中的运用规律浅析 被引量:7 2016年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石膏的运用,皆会根据其证的轻重缓急、病体的虚实寒热而辨证论治、施量配伍。论文从《伤寒杂病论》中含石膏的方剂入手,系统地分析了石膏的配伍及用量规律,以期引起临床对石膏应用的重视,开拓经方中石膏配伍的新思路。 于盼盼 李伟伟 彭日盛 袁红霞关键词:石膏 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