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兴国

作品数:36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学

主题

  • 13篇牟宗三
  • 10篇哲学
  • 10篇儒家
  • 8篇新儒家
  • 8篇儒学
  • 6篇当代新儒家
  • 6篇文化
  • 4篇殷海光
  • 4篇中国哲学
  • 4篇孔子
  • 3篇地化
  • 3篇新儒学
  • 3篇自由主义
  • 2篇当代新儒学
  • 2篇道统
  • 2篇新外王
  • 2篇徐复观
  • 2篇研究方法
  • 2篇中国传统文化
  • 2篇中国文化

机构

  • 36篇深圳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6篇王兴国

传媒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深圳大学学报...
  • 3篇人文论丛
  • 2篇铜仁学院学报
  • 2篇当代儒学
  • 1篇求是学刊
  • 1篇文史哲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船山学刊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 1篇2022
  • 7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牟宗三与殷海光——兼论当代新儒家与自由主义(下)
2009年
牟宗三与殷海光之间的断交是中国当代学术史上的一桩重大公案,直接引发了中国当代自由主义者与新儒家之间的大论战,关联到众多学术人物与学派,尤其是与中国当代思想史以及现实社会的历史进程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文章以大量翔实史料为基础,对这桩学术公案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地考察与论述,回顾与反省了中国当代两大学派:自由主义与新儒家之间在思想上从交往互动到对立、冲突与论战,再到对立、冲突消解而趋于一致的历史和前景;指出:"‘一个继承五四自由主义传统,而不受五四反传统思想所囿的新时代的到临。’是当代新儒家与自由主义者的共同期盼。"
王兴国
关键词:牟宗三殷海光新儒家自由主义
牟宗三的象山学(之二)
2022年
牟宗三的象山学研究并非纯是重写一个中国哲学史的象山学案(尽管可以被视为一个新的象山学案),当是与他的整部“心体与性体”的统一之宗旨相贯通,而把哲学史与哲学结合起来的一个典范。在这个典范中,象山学重新焕发出青春与活力,从一种充满与贯注了现代哲学精神的作为“道德的形上学”的圆教意识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和意义,成为通向标志牟宗三哲学的“道德的形上学”的重要一环。牟宗三的象山学不仅是通向牟宗三哲学的一座桥梁,而且是通向当代和未来中国哲学的一座桥梁,但不是唯一的桥梁。牟宗三的象山学,是吾人通向象山学的一座桥梁,而且可能就是通向吾人所向往的哲学的桥梁。
王兴国
关键词:实处圆教
墨学研究之回顾、反省与再诂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对墨学研究历史的回顾与反省,尤其是对清代与20世纪墨学研究的贡献与缺失从方法论与诠释学的角度进行总结、分析与重估,以此来展望未来的墨学研究,寻求对墨学的客观了解与创造的诠释之间的平衡点,创建一套墨学诠释学。
王兴国
关键词:墨学研究
“全球化”与“在地化”的当代新儒家——以刘述先和蔡仁厚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在"典范转移"的大时代,当代新儒家在分化中走入了21世纪。当代新儒家第三代及其后续者继承了第二代和第一代的精神志业,顺乎世界潮流,呼应"全球化"与"在地化"的召唤,在不断地反省和批判中把当代新儒家的"儒学第三期"开展推向前进,从回应与对抗西方哲学走向了与西方哲学、宗教和伦理的多元对话,同时讲求与强调当代新儒家与中国自由主义和马列主义之间的三边良性互动,在学术、教育、政治与社会实践等多个领域掀起与推展儒学的"全球化"与"在地化"运动,改进了儒学世界化的策略,立足于"在地化",谋求与其他传统精神的会通之道,由此而使当代儒学从现代走向后现代,迎接与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和对话。作为当代新儒家第三代的两个代表人物,刘述先和蔡仁厚二先生都对儒学的"全球化"与"在地化"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与贡献,但是二人所关注的重点与方向则不尽一致,比较而论,刘述先可谓是儒学"全球化"的典范,而蔡仁厚则是儒学"在地化"的典范。
王兴国
关键词:当代新儒家会通
当代新儒学的新近发展及其面相被引量:6
2015年
当代新儒家在中西哲学会通融合的道路上,哲学地重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复兴了儒学,并在回应西方哲学、敞开与西方哲学对话的过程中使儒学走向世界,亦使儒家哲学的发展达到了现代的巅峰。第三代当代新儒家及其后续者继承了前辈的精神志业,顺乎世界潮流,呼应"全球化"与"在地化"的召唤,在不断的反省和批判中把当代新儒家的"儒学第三期"开展推向前进:从回应与对抗西方哲学走向了与西方哲学和宗教的多元对话;推动当代新儒家与中国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学术、教育、政治与社会实践等多个领域或层面推动了儒学的"全球化"与"在地化"运动;改进了儒学世界化的策略,重回经典,返本开新,立足于"在地化"谋求与其他传统精神的会通之道。
王兴国
关键词:当代新儒家现代新儒学
“儒学工夫论研究”专题被引量:2
2012年
《孟子》“知言养气章”在东亚儒学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千百年以来,对于此章的注解争议最大。我们在读《孟子》的时候,必须面对和重新理解、诠释“知言养气章”。在中国哲学史或心学史上.孟子的不动心之道与告子的不动心之道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工夫论的道路和方向.显示出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异趣,具有不同的重要意义。但是,孟子的不动心之道不仅不同于告子的不动心之道.并且超越了告子的不动心之道;孟子为自己的不动心之道,从理论上、价值伦理上和工夫践形的实践上奠定了一个儒家的心性学的坚实基础。
王兴国
关键词:工夫论告子
孔子的两翼--牟宗三论孟子与荀子(修订稿)
中国先秦所有的哲学流派在这个时代都诞生出世了,中国哲学中最主要的一个流派,一般所谓的儒家学派,又名为先秦儒学,正是在这个时代出现和奠基的.其中,最耀眼的巨星,当然是儒学的开创者孔子,以及孔子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分化出来的两...
王兴国
关键词:先秦儒学荀子哲学思想
也论孝与腐败——以《孟子》中的孝“以天下养”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尊亲”之孝与“直养”是根本不同的。孟子所说的“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的“养”并非“直养”或供养。对孝子来说,最大的孝不是对父母的“直养”,而在于“尊亲”和以天下人的孝养为父母“养志”、明“道”,使父母享受到最大的尊敬。孟子关于孝“莫大乎以天下养”的思想,是对孔子和曾子孝道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很大的综括性和超时代的前瞻性,不仅有将“仁、义、礼、智、信、强”相结合与统一的特征,而且透露出我国古代社会的生态孝道文化的特征,这是东方文明所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孟子的观点,或儒家的孝道思想,不仅不是“腐败宣言”,而且是有助于抵制与预防社会滋生腐败的一剂“良药”,值得我们重新认识。
王兴国
关键词:儒学孝道腐败
“不相应行法”与“执的存有论”--论牟宗三哲学以儒摄佛和援西入中被引量:1
2015年
"执的存有论"依据佛教的"执"而建立,而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相应行法"。牟宗三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佛学史上第一次创造性地比较和会通康德知识论的范畴与佛学的"不相应行法",不仅逼显出佛学中深刻的知识论思想,而且经过与儒学的融合,构建了中国哲学史上前所未见的"执的存有论",不可不谓有开天辟地之功。牟宗三认为经过他批判损益后重新考订的"不相应行法"("十七法")足以成为识心的认知活动的形式条件,因而可以成为知识以及知识对象的可能之条件;从佛教的材料讲中国哲学的知识论问题,与一般所说的"佛敎有它的知识论"的意思根本不同,牟宗三所讲的佛教中的知识论问题,与俄国著名大学者舍尔巴茨基所讲的佛教的逻辑和知识论即"认识论逻辑的体系",也截然不同。在这一前提下,东方或中国的哲学就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识论系统,走出一条既有取于西方知识论、更有别于西方知识论的道路。这无论对牟宗三哲学来说,抑或对于未来的中国哲学来说,都是无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开启了中国哲学研究的新天地。牟宗三对"不相应行法"的知识论问题的研究不是泛泛的研究,也不是孤立地从佛教的宗教性出发,而是把它与西方哲学的知识论、尤其是比较集中地把它与康德知识学的范畴论做了系统精深的比较研究,揭明与阐释了佛学"不相应行法"的知识论意义,使它从佛教的泛心理学主义的笼罩中解放出来,在哲学知识论上获得了新鲜的积极的意义。这虽然仅仅是牟宗三众多的融合会通中西哲学的一个案例,但是它提供了一个值得玩味、鉴赏和研究中西哲学会通的典范,可以用来考察中西哲学会通的可能性和意义。在这个意义上看,对中国哲学来说,固然需要援西入中和以西释中,但是对西方哲学来说,自然也会需要援中入西或援印入西与以中(印)
王兴国
关键词:知识论会通
当代新儒学的新近发展及其面相
2016年
自牟宗三先生辞世后,当代新儒学的发展进入了'后牟宗三时代',当代新儒家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众所周知,台港新儒家被区分为所谓'护教的新儒家'和'批判的新儒家',尽管这一区分是否准确与恰当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这一区分道出了新儒家走向分化的事实。
王兴国
关键词:儒家儒学分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