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建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258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针灸
  • 5篇灸疗
  • 3篇针刺
  • 3篇针灸疗法
  • 3篇热敏灸
  • 3篇面瘫
  • 3篇灸疗法
  • 3篇灸治
  • 2篇针灸疗效
  • 2篇中风
  • 2篇神经麻痹
  • 2篇热敏灸治疗
  • 2篇周围性面瘫
  • 2篇疗效
  • 2篇面神经
  • 2篇面神经麻痹
  • 2篇脑梗
  • 2篇灸法
  • 2篇风池
  • 2篇风池穴

机构

  • 16篇江西省中医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昌市第一医...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6篇黄建华
  • 5篇陈日新
  • 4篇王柏阳
  • 3篇付勇
  • 3篇张波
  • 2篇周珊玲
  • 2篇陈明人
  • 1篇许金水
  • 1篇黄小彬
  • 1篇赵建玲
  • 1篇余航
  • 1篇刘敏勇
  • 1篇王玲
  • 1篇张举玲
  • 1篇洪恩四
  • 1篇黄春华
  • 1篇程立红
  • 1篇康明非
  • 1篇聂容荣
  • 1篇李伟

传媒

  • 6篇江西中医药
  • 4篇中国针灸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199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灸法治疗日光性皮炎1例被引量:4
2009年
日光性皮炎中医称"日晒疮",是由于日光曝晒而引起的。通过热敏灸三阴交穴可以温热局部气血,激发经气,发动感传,开通经络,调理脾胃气血及运化功能,谨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古训,固卫护表,驱邪外出,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毛细血管扩张,促进炎症细胞的吸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提高机体免疫力,以达到清热凉血、解毒止痒之疗效。
李伟王芳黄建华
关键词:热敏灸日光性皮炎三阴交
周围性面瘫发病季节与针灸疗效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季节因素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程、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00例面瘫患者按季节分为春、夏、秋、冬4组,每组100例,均进行常规针刺治疗,穴取患侧风池、翳风、牵正、颊车、地仓等,每日1次,共观察2个月,以面部症状、体征及功能活动为疗效观察指标,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所需平均疗程。结果:春季组有效率为78.0%(78/100),夏季组为82.0%(82/100),秋季组为89.0%(89/100),冬季组为92.0%(92/100),秋季组和冬季组优于春季组和夏季组(均P<0.05);春夏秋冬4组平均疗程分别为(47.6±22.3)天、(43.7±18.4)天、(31.5±11.3)天、(22.6±9.2)天,除春季组与夏季组平均疗程无差异以外,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风寒袭络型愈显率为80.1%(161/201),风热郁结型为53.5%(61/114),湿热疫毒型为36.5%(31/85),风寒袭络组优于风热郁结型和湿热疫毒型(P<0.001,P<0.05)。结论:不同季节周围性面瘫证型分布与疗程疗效不一,故临床也需考虑"年之所加,病之所起"而采取因时因证而异的治疗。
许金水聂容荣刘敏勇黄建华黄春华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发病季节针灸疗效临床治愈率证型分布有效率
通督醒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38例被引量:3
2006年
何兴伟黄建华王柏阳周珊玲吴建华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
穴敷疗法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植物神经及某些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1998年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而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几年来笔者用白芥子穴敷治疗该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1],同时对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植物神经功能测定及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
王玲黄建华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穴敷植物神经内分泌激素
腧穴热敏化临床研究
陈日新康明菲陈明人田宁黄建华付勇张波等
该课题研究总结了腧穴热敏化的规律,提出了腧穴热敏化新理论。在继承传统艾炙疗法的基础上,创造了腧穴热敏化艾炙新疗法,大幅度提高了艾炙感传激发率和临床疗效,充分展示了炙疗学的特色与优势,有可能振兴中国临床炙疗学。腧穴热敏化新...
关键词:
关键词:腧穴热敏化
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灸感与灸效关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3
2011年
目的:通过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探讨灸感与灸效的关系。方法:选择4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神庭、大椎双点温和灸,每次治疗50分钟,每天1次,连续治疗7天。根据艾灸治疗时有无热敏灸感、出现热敏灸感的次数分为热敏灸感组和无热敏灸感组。分析灸感与灸效关系。结果:艾灸治疗时有无热敏灸感均有疗效,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热敏灸感组在总分项、眩晕项、颈肩痛项明显优于无热敏灸感组(P<0.05)。热敏灸感与疗效密切相关。结论:重视热敏灸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陈日新陈明人陈明人付勇黄建华
关键词:热敏灸椎动脉型颈椎病灸感
悬灸热敏化风池穴对脑梗塞恢复期大脑中动脉脑血流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悬灸热敏化风池穴对脑梗塞恢复期左、右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速度的变化,采用计分法观察悬灸热敏化风池穴对脑梗塞恢复期上、下肢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梗塞恢复期在双侧风池穴有热敏化现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悬灸热敏化风池穴+针刺疗法),对照组35例(单纯针刺疗法)。运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两组疗程前后左、右大脑中动脉(MCA)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并组间比较,同时采用计分法观察两组疗程前后上下肢瘫痪的临床疗效,并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大脑中动脉左、右收缩峰、舒张末及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左、右收缩峰、舒张末及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别(P<0.01);左、右收缩峰、右侧平均血流速度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左、右舒张末、左侧平均血流速度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上、下肢瘫痪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上、下肢瘫痪疗程后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悬灸热敏化风池穴加针刺疗法与单纯针刺疗法均能明显改善脑梗塞恢复期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但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悬灸热敏化风池穴加针刺疗法与单纯针刺疗法对上、下肢瘫痪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两者作用相近。
洪恩四陈日新张波黄建华李元琴王红袁世伟
关键词:脑梗塞恢复期大脑中动脉脑血流热敏穴风池穴针灸疗效
痿证从督脉论治探讨被引量:46
2008年
对痿证的发病部位、病因、病机与督脉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皮肉筋脉骨节"是行使机体运动功能的基本结构,依赖于气血津液精髓的濡养;"精亏髓枯""气血亏虚"是痿证发病的病机关键;"督脉虚损(或痹阻)""督阳失运"是痿证发病的经络学基础。在临床上,通调督脉可促进督脉(脑、脊髓)形态结构和功能修复,并可重建脑髓-督脉(脊髓)-脏腑经脉气血功能活动调控系统,从而使气血津液精髓的敷布转输复常,以濡养皮肉筋脉骨节。
何兴伟黄建华
关键词:督脉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被引量:85
2007年
目的:观察采用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为主要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简称试验组)、单纯针刺组(简称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取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等穴,试验组在与对照组取穴相同基础上给予命门、腰阳关、委中加用艾条温针灸,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沿针体传入穴位深层为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8%(P<0.01)。试验组中,循经感传现象出现率为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4%(P<0.01)。结论: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为主要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何兴伟黄建华曾利元
关键词:温针灸法腰椎
针刺行气通督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与方法对比观察运用针刺行气通督法和传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结果行气通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7%,传统取穴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1%,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气通督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对照组传统治疗方法优。尤其对顽固性面瘫效果佳,说明用本法治疗可明显缩短顽固性面瘫疗程,提高治愈率。
缑燕华黄建华王柏阳程立红张举玲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针刺疗法选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