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文宇

作品数:52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1篇动脉
  • 13篇冠状
  • 13篇冠状动脉
  • 11篇心肌
  • 10篇动脉硬化
  • 10篇血管
  • 10篇移植物
  • 9篇移植物动脉硬...
  • 8篇手术
  • 8篇外科
  • 7篇心脏
  • 7篇主动脉
  • 7篇外科治疗
  • 7篇疗效
  • 6篇细胞
  • 5篇血流
  • 5篇置换术
  • 5篇术后
  • 5篇缺血
  • 4篇手术治疗

机构

  • 45篇山东大学
  • 6篇山东医科大学...
  • 5篇山东省胸科医...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51篇孙文宇
  • 21篇毕研文
  • 13篇庞昕焱
  • 11篇吴树明
  • 9篇宋光民
  • 8篇张运
  • 8篇张梅
  • 7篇张供
  • 7篇宋惠民
  • 6篇赵鑫
  • 6篇谷兴华
  • 6篇李跃华
  • 5篇张希全
  • 4篇王磌
  • 4篇姚桂华
  • 4篇邢艳秋
  • 4篇江巨棋
  • 4篇张园园
  • 4篇孟祥斌
  • 4篇周志强

传媒

  • 9篇山东大学学报...
  • 5篇山东医药
  • 5篇山东省第十一...
  • 4篇中华超声影像...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山东省第五届...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视微创法在获取冠状动脉搭桥移植血管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索直视微创下获取冠状动脉搭桥的备用移植血管的外科方法。方法 32例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全部采用直视微创技术获取大隐静脉或桡动脉作为搭桥的移植血管,简称"打洞法"。3例采用体外循环不停跳下行CABG,余均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下行CABG。5例取左侧桡动脉和下肢大隐静脉,余仅取下肢大隐静脉。结果从下肢多个小切口寻找大隐静脉容易;所取上段大隐静脉内膜厚、内径粗大;缝合简单,术后刀口无渗液、无愈合不良,下肢浮肿少见。术后4 d内拔除上下肢皮下负压引流管,无皮肤紧皱感,膝关节活动不受影响。所有患者术后7~15 d康复出院。结论 "打洞法"取冠脉搭桥移植血管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微创外科技术。
周璐赵鑫孙文宇毕研文邴卫东白霄
关键词:微创大隐静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68例分析
目的:探讨68例行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行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68例。对68例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本组68例患者2例术中放弃手术,无手术死亡。结论:1、...
庞昕焱吴树明曹广庆谷兴华孙文宇赵鑫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王燕张运张梅安丰双姚桂华仲琳孙文宇丁士芳张鹏飞王荣
关键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
二尖瓣置换术保留与不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5
1999年
目的比较常规二尖瓣置换术(MVR)与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VRP)对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术中是否保留瓣下结构分为3组。Ⅰ组:常规MVR,切除全部二尖瓣瓣叶及其瓣下结构;Ⅱ组:保留后瓣及其瓣下组织;Ⅲ组:全部保留二尖瓣装置。术后4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分别采用Swan-Ganz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肺血管阻力(PVR)、外周血管阻力(SVR)、心脏指数(CI)和左心室每搏作功指数(LVSWI)。结果术后Ⅰ组MPAP,PVR和PCWP均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而CI和LVSWI则低于Ⅱ组和Ⅲ组。结论保留瓣下结构可改善MVR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
孙文宇李守先宋惠民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保留瓣下结构血流动力学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被引量:14
2009年
孙文宇毕研文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壁动脉硬化动脉中层
经典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005年
孙文宇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经典手术血管桥温盐水罂粟碱
大鼠模型动脉硬化形成中多种周期蛋白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表达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通过大鼠胸主动脉腹腔移植模型 ,进一步探讨移植物动脉硬化形成过程中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理。方法 健康纯系Wistar大白鼠为供者 ,SD大鼠为受者 ,均为雄性 ,体重 12 0~ 35 0g。共分为 3组。A组 :急性排斥组 ,共 90只 ,分别于术后 2 ,4,8周处死。每小组各 30只。B组 :慢性排斥组 ,共72只 ,分别于术后 4,8,12周处死。每小组各 2 4只。C组 :同系对照组 ,供受者均为Wistar大白鼠 ,共 72例。建立同种异体大鼠胸主动脉腹腔移植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血管排斥程度 ;Masson三色染色法判断动脉硬化程度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α actin表达的阳性细胞数 ,以及这些阳性细胞表达PCNA、cdk1/cyclinB1、cdk2 /cyclinE、cdk4/cyclinD1的表达程度。 结果 A组整个血管壁均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 ,外膜病变比内膜更重。外膜α actin阳性细胞数随着时间推移、病程进展明显增多。这些α actin阳性细胞高度表达PCNA、cdk1/cyclinB1、cdk2 /cyclinE和cdk4/cyclinD1,并随病变进展其表达程度增高。B组造成外膜炎性细胞浸润也比对照组明显 ,纤维化程度也高 ,也明显表达cdk’s/cyclins;内、外膜增生程度大致相当 ,动脉硬化的发生较急性排斥晚 ,进展缓慢。滋养血管在A、B两组早期表达cdk’s和cyclins,而且炎性浸润愈重 ,其表达愈?
孙文宇袁桂荣宋惠民于仲芬
关键词:移植物动脉硬化周期蛋白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平滑肌细胞增殖
CABG术后冠状动脉竞争血流对LIMA血流ET、NO含量的影响
2006年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分流(CABG)术后冠状动脉竞争血流对左乳房内动脉(LIMA)桥血流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动脉桥血管早期衰坏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猪CABG术后桥血管竞争血流动物模型,利用血流闭塞器造成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测量桥血管血流量及方向变化,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LIMA桥血流中ET、NO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近端狭窄程度越轻,LIMA桥血流量越少;LAD近端未完全闭塞时,LIMA桥均出现双向血流。CABG术后LIMA桥血流ET含量明显高于移植前(P<0.05),NO含量明显低于移植前(P<0.05)。LAD近端冠脉竞争血流越大,LIMA桥血流NO含量越低。LIMA桥血流NO含量与LIMA桥血流量呈正相关(r=0.957,P<0.05)。LAD近端30%狭窄时,NO含量明显低于LAD近端90%狭窄及全部闭塞时(P<0.05),LAD近端50%狭窄时,NO含量明显低于LAD近端全部闭塞时(P<0.05)。LIMA桥血流ET含量有随LAD近端冠脉竞争血流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自未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的竞争血流可引起LIMA桥血流量下降,产生双向血流,并导致桥血流中NO含量显著下降。
付强毕研文于建民刘蔚孙文宇庞昕焱乔丽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竞争血流内皮素
冷缺血损伤促发移植物动脉硬化的研究
为探讨4小时冷缺血损伤能否导致移植物动脉硬化,利用同种大鼠胸主动脉腹腔移植模型产生动脉硬化病理改变。实验分为慢性排斥组、慢性排斥冷缺血组、同系冷缺血组和对照组,冷缺血组移植前先将供体胸主动脉放入4℃生理盐水中浸泡4小时。...
孙文宇周志强宋惠民
文献传递
核因子κB的小干扰RNA防治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术后血管内膜增殖及相应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n=10);自体静脉移植组(B组,n=18);空载体组(阴性质粒脂质体医用蛋白胶复合物转染移植静脉,C组,n=26)和基因转染组(NF-κB siRNA阳离子脂质体医用蛋白胶复合物转染自体移植静脉,D组,n=26)。B、C及D组需制作大鼠自体颈外静脉--腹主动脉移植模型,每组4个时点(3,7,14,21d),相应时间点取移植静脉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CR测定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含量,Western blot测定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自体静脉移植术后,B、C和D组移植静脉血管桥均出现内膜增生变厚,新生内膜有大量PCNA阳性细胞,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活跃。术后3d,B组和C组MCP-1mRNA及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但D组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7d,B、C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与C组相比,D组NF-κB p65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NF-κB的基因表达产物和M CP-1mRNA、TNF-αmRNA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自体静脉移植术后新生内膜增生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在不同时相点呈动态变化。转染NF-κB siR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可抑制NF-κB的表达,减少MCP-1及TNF-α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和VSMC增殖,减轻再狭窄。
孟祥斌毕研文冯进波张建平岳韦名宋光民孙文宇
关键词:静脉移植核因子ΚB小干扰RNA再狭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