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斌

作品数:18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5篇细胞
  • 4篇教学
  • 3篇生物化学
  • 3篇肿瘤
  • 3篇外科
  • 3篇MTA1
  • 2篇蛋白
  • 2篇学法
  • 2篇再灌注
  • 2篇生化教学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树突状细胞诱...
  • 2篇四氢巴马汀
  • 2篇缺血
  • 2篇热休克

机构

  • 18篇西安医学院附...
  • 12篇西安医学院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渭南职业技术...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8篇李斌
  • 12篇陈鹏
  • 5篇常彦祥
  • 5篇廖和和
  • 3篇陈武科
  • 3篇王甲林
  • 2篇弥曼
  • 2篇郑建云
  • 2篇李寒春
  • 1篇曹伟
  • 1篇孙利平
  • 1篇张恩
  • 1篇郭慧芳
  • 1篇黄慧云
  • 1篇黄兵

传媒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中国医药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小细胞肺癌Flt-1和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以及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机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56例肺癌标本和20例癌旁组织进行上述2种指标检测并分析。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Flt-1和GST-π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8%、81.3%,Flt-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但与组织类型无关;GST-π的过表达与肿瘤细胞组织学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腺癌和低分化癌组织中GST-π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Flt-1和GST-π在未行放化疗的肺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且与肺癌某些生物学行为有关,联合检测有助于化疗药物选择及预后判断。
廖和和常彦祥李斌王甲林李寒春齐京鹏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多药耐药性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尼莫地平组(I-R+Nim10mg·kg)、L-THPI组(I-R+L-THP50.0mg·kg-1)、L-THPⅡ组(I-R+L-THP25.0mg·kg-1)、L-THPⅢ组(I-R+L-THP12.5mg·kg-1),每组10只。除sham组外,其他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大鼠进行行为缺陷评分,测定脑梗死范围、脑水肿体积、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致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水肿体积增加,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高。L-THP可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其中L-THPI、Ⅱ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L-THPⅢ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L-THP可减轻大鼠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减轻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害有关。
陈鹏弥曼李斌
关键词:梗死水肿
开拓生化教学新思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被引量:1
2010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类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使其在医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
陈鹏李斌
关键词:生化教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教学基础课
如何提高学生外科实习质量被引量:1
2010年
外科有着独特的医疗特点,外科实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学教育与外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系到医疗事业的发展。
李斌陈鹏
关键词:外科医学教育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66例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口服卡培他滨2 500 mg/(m2&#183;d).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口服亚叶酸钙200 mg/m2;微量泵输入氟尿嘧啶2 400 mg/m2,共46 h.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4.5%(1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88±8)分比(65±7)分;对照组:(79±9)分比(6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外周神经毒性、恶心呕吐、腹泻等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3%(10/33)比3.0%(1/33)、27.3%(9/33)比0.0%、21.2%(7/33)比0.0%、24.2% (8/33)比0.0%、24.2%(12/33)比0.0%、21.2%(7/33)比0.0%](P<0.05).2组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能有效地治疗晚期胃癌,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慧云黄兵李斌常彦祥王甲林
关键词:胃肿瘤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以病案为导入的教学法在生化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8
2009年
目的进行生化教学改革。方法将07年临床大专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取以病案为导入的教学法,对照班仍以传统模式教学。结果实验班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学期末统一命题考试,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以病案为导入的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生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为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陈鹏李斌郭慧芳
关键词:生物化学病案教学法
多媒体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在外科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比传统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但需要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
李斌陈鹏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外科教学效果
p42/44MAPK抑制剂U0126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U0126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测定U0126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U0126对SGC-790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 blot分析p42/44和p38以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10、15、20μMU0126均能够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可使S和G2/M期肿瘤细胞比例减少,G0/G1期肿瘤细胞比例增加,其中20μM浓度的U0126作用最强(P<0.01);U0126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中20μM浓度的U0126凋亡作用最强(P<0.01);U0126使p-p42/44下调而使p-p38上调。结论 U0126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抑制p-p42/44表达,并使p-p38表达增强。
李斌陈鹏
关键词:增殖凋亡U0126胃癌
乳腺癌中MTA1、MMP-9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MTA1、MMP-9mRNA表达量与乳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初步探讨MTA1、MMP-9 mRNA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侵润性乳腺导管癌中MTA1表达进行检测,原位杂交法对MMP-9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中MTA1、MMP-9 mRNA(肿瘤细胞)、MMP-9 mRNA(间质细胞)阳性表达率为71%、49%、58%。MTA1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与年龄、肿瘤大小、ER、PR、c-erbB-2无相关性;MTA1蛋白定位变化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MP-9 mRNA(肿瘤细胞)与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MMP-9 mRNA(间质细胞)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与PR呈负相关(P<0.05);MTA1阴性时肿瘤细胞内MMP-9 mRNA表达率为38%,MTA1阳性时MMP-9mRNA表达率为50%,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TA1高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MTA1蛋白定位变化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MTA1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导致肿瘤细胞内MMP-9 mRNA表达下降的因素。
李斌陈武科陈鹏廖和和
关键词:乳腺癌MTA1MMP-9原位杂交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I-R)、L-THPI组(I-R+L-THP50mg/kg)、L-THPⅡ组(I-R+L-THP25mg/kg)、L-THPⅢ组(I-R+L-THP12.5mg/kg),每组又分为缺血3h再灌注3、6、24h。每组15只SD大鼠,每时间点5只SD大鼠。采用11分法分别对大鼠进行行为缺陷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神经行为学评分、TNF-α、IL-1β的表达均增加,数值6h较3h增高,24h最高,与3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THP各剂量组能明显改善上述指标,L-THP大、中剂量与模型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h内,以24h损伤更为严重。L-THP对脑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陈鹏李斌弥曼
关键词:脑缺血炎症左旋四氢巴马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